描写患者更换晶体心得体会和感想(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患者更换晶体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您们好,首先对贵院培养出刘明强这样德才兼备的医生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因篮球运动,前叉韧带断裂,手术后一直恢复不佳,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经病友介绍,来到贵院康复科刘明强医生处接受康复治疗。
一开始我感到焦虑和迷茫,总是不断咨询刘明强医生,他却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午休还是周末,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答复我,让我非常感动。康复和生活上的帮助和宽慰让我慢慢重拾了康复的希望,专业上通俗易懂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很多医学知识,帮助我对自己的情况有了更深更专业的认识,更让我坚定了恢复的信心,其一言一行都让人切身感受到他完全是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真心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少受身心之苦。
在医术上,刘明强医生更是技术精湛,每个康复阶段前,他都会提前告知我后面将会出现的一些情况,让我更安心的进行锻炼,更神奇的是这些情况言之必中。在其指导下,恢复速度比预期快了好多。当我有不适或者迷惑时,刘明强医生总是很快一针见血的指出原因,并在康复计划上做出调整,不适状况很快得到改善,不论是对患者的康复指导,还是对实习医生的真心相授,都让我认识到刘明强医生是一位经验丰富、专业扎实,有着开拓创新精神的好大夫。
还有一次治疗让我记忆犹新,刘明强医生感冒生病,却依然带着口罩为我做康复手法,虽然他对病况说得轻描淡写,但我依然能看出那因病痛而带来的深深的疲惫,我便要求手法到了就可以了,但他却认真到位的为我做完整个手法康复,让我非常的敬佩和感动。
如今已和常人无异的我深知健康的可贵和医生工作的不易,在此我再次致上对贵院和刘明强医生诚挚的感谢,祝刘明强医生和贵院的全体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刘彬
20xx.7.1
描写患者更换晶体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摘要:目的探索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应用。方法选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本院肿瘤晚期9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对照组,前组安宁护理,后组常规护理,对两组在护理时的不适症状、幸福感、疼痛程度做好对比。结果在观察组及对照组中,前组的不适症状率更低、疼痛程度更低、幸福感更高,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应用,有利于其不适症状的缓解,降低疼痛,提高其幸福感。
关键词:临床护理;肿瘤患者;晚期;安宁护理
引言:在人体中,当正常细胞在分化异常、增生后,便会形成肿瘤,当肿瘤到晚期后,细胞会转移,让人体的各脏器受到损害,让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并使其出现食欲差、失眠等不适,对其生活质量、精神健康有着严重影响。在安宁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针对治愈希望渺茫的患者,做好生理、情感等的护理,让患者的各需求得到满足,使其疼痛得到合理缓解,提高其幸福感。在护理肿瘤晚期的患者时,安宁护理的应用意义显著,本研究对此做了详细探讨,具体如下。
>
1.1一般资料
选2019年7月到2020年7月,本院肿瘤晚期9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人数均等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23例男25例女,年龄47~75岁,平均(60.73±3.28)岁,病程6~19个月,平均(12.58±2.34)月。其中有5例胃癌、10例肺癌、8例乳腺癌、13例结直肠癌、12例淋巴癌;观察组29例男19例女,年龄49~76岁,平均(61.53±3.78)岁,病程7~20个月,平均(13.78±2.45)月。其中有10例胃癌、5例肺癌、12例乳腺癌、9例结直肠癌、12例淋巴癌。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且本研究已由院内医学伦理会所批准。
排除标准:3月以下生存期限的患者,精神疾病或表达障碍的患者;纳入标准:经病理学、影像学,确诊是肿瘤晚期患者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实施3个月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如健康宣教、药物镇痛、心理干预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安宁护理,如下:
①病情告知;在治疗护理的方案拟定后,参考各患者真实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合理方式,将真实病情、预计的生存期限告知患者[1];②思想引导:引导患者、家属,使其正确认识死亡及病情,将生老病死观做好传递,让患者能对此现实尽快接受,使其保障死亡观的正确,尽量降低如恐惧、愤怒等情绪;③饮食干预:让患者摄入高营养的食物,在对其饮食喜好考虑后,对其食量合理控制,避免其每顿过多摄入[2];④生活干预:确保病房的舒适环境,保障病房的温馨及整洁。定期帮患者完成头发、指甲的修剪;⑤不适症状护理:对患者在服药后的状况及时观察,处理其不适症状,让患者能更换更为舒适的如棉质等衣物,帮助其做好皮肤清洁,促使其不适得到改善;⑥心理干预:主动交流于患者,保障病房氛围的和谐,对其做好关怀,参考其心理做好疏导情绪的工作,对其临终愿望及时倾听,并确保能尽量满足;⑦疼痛护理:从患者的个人痛感出发,通过针灸、给药、播放音乐等各类形式,使得患者的疼痛得到缓解。
1.3评价指标
在护理中,对两组的不适症状做好记录,包括如头晕无力、食欲不振或恶心犯呕等;对两组干预前后的幸福感、疼痛程度做好记录。幸福感以幸福度量表完成评估,分值在0~48分内,分值、幸福感为正比关系。疼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价量表作评估,即nrs量表,分值在0~10分,分值、疼痛程度为正比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处理数据,非独立样本t对计量资料组件比较作检验,组内比较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x²检验计数资料,p<0.05则差距有统计学意义。
>
2.1疼痛程度
2.2不适症状
在干预时,观察组的不适症状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在观察组中,头晕无力15例(31.25%)、食欲不振13例(27.08%)、恶心犯呕17例(35.42%);在对照组中,头晕无力8例(16.67%)、食欲不振8例(16.67%)、恶心犯呕7例(14.58%),差异明显。
2.3幸福感
>
当患者的肿瘤发展至晚期时,其生存期限往往在6个月左右[3]。在临床上,在尽可能让患者生存期限得到延长的同时,针对患者做好一定的临终护理,使其能降低负面感受,也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在护理时,应将重点放在缓解患者不适、降低疼痛、幸福感提升的几点上。
在传统护理中,对患者当时的疾病症状更为关注,而在安宁护理时,对患者更为尊重,要对其归属、爱等的需求尽量满足,使其提高生存质量及幸福感。在本研究时,通过干预,观察组出现的不适症状更少,且组内疼痛程度相对更低,幸福感更高。而究其原因可知,在安宁护理时,医护人员能从患者的承受能力出发,对其高职预期结果,让患者能对疾病有所心理准备,且在对家属的思想干预后,患者、家属能对死亡提高认识,避免其对死亡有着较大恐惧,让患者心境保持平和;在病房环境的改善下,患者的身心均能感到舒适,最终能心情平和,在护患间的沟通下,患者能减少孤独感,感受到被呵护及被尊重的感觉;在干预患者饮食后,让患者能食用所喜爱的食物,在保障其营养的基础上,也确保了患者的一定幸福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增长。经此表明,在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落实,能让患者充分缓解痛感,减轻不适,提高生存幸福感,最终使其得到安宁,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安宁护理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结束语:结合以上,在护理肿瘤晚期患者时,安宁护理的落实,能促使患者有效缓解痛感,避免存在强烈不适,导致其幸福感受到影响,具备推广应用的较高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娟,徐枭喻,黄焜."一核多元"团队照护模式在晚期肿瘤患者安
描写患者更换晶体心得体会和感想(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