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中实践的和方法 实践的体会和收获(7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心得体会中实践的和方法一
以前曾听一些已经到部队工作的学长们说:“学校里学的专业课到部队里几乎没什么用。”通过本次实习我感觉这句话是不对的。像我所在的主炮班的工作是每天对主炮进行维护检修,保证其在战时能正常运转。我们在学校虽然没有针对性的学习过主炮的相关知识,但是我们在学校学的专业课是机械方面的基础,基础打好了,到部队后无论是从事主炮工作还是其他相关的机械类工作我们都能轻松快速的掌握。我们国防生与军校学员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拥有母校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一个开放广阔的学习平台上学到了更多更新的知识,广博的知识将是我们在基层部队建功立业的根本。通过这次实习,我感受到基层部队为我们发挥专业知识特长、施展自己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上舰前自己的心情是紧张和激动的。舰上的生活对于那些没有踏入的人来说永远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孩童般的好奇心驱使我要探个究竟,即使不能入骨子,也要知皮毛。曾无数次幻想过舰上的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但当你真正在舰上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舰上的生活是简单的,甚至有点单调。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好像是前一天的复制一样,到什么时间就做什么事情,天天如此。在这单调简单的生活中,我发现战士们都是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每天的生活,很少有人抱怨生活的枯燥性,这是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精神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海军这条路就要学会忍受寂寞,坚定信念,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让外面繁华的都市生活扰乱了我们的心智。
通过这次在舰队的当兵锻炼实习,我看到了自身的优势,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不足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明确了下一步我要改进和努力提高的方向。
首先我们已经了解了部队的生活,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试着去调整心态,做好在艰苦环境工作的心理准备,从我们接到海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毕业后要去部队基层工作就应该做好思想准备。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也基本了解了基层部队的工作环境,虽然部队生活简单枯燥不像都市生活那样丰富多彩,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怨无悔的走下去,每天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劲头,相信在基层部队我们海院的兄弟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干出一翻事业。
然后我们要利用剩下的不到两个半月的时间里多提高自己的军政素质,多加强自己的体能锻炼,我们毕业后可能会有人去部队带兵搞政工,这就需要我们多加强自己的管理组织能力和政工写作能力,为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最后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会被分配到技术岗位,那么我们应该在剩下的时间里多去图书馆看看相关知识专业的书,学校的图书馆是很好的一个免费学习地方,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书籍,趁我们现在还没走上工作岗位没有工作压力的时候,多去看看书,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提前充电加油。
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部队,什么是当兵,什么是军人,还有勇敢、坚强、吃苦、忍耐、服从......,学到了许多我们在学校不知道的东西,很庆幸有这样一次机会,我想不管以后走向什么岗位,这些知识对我们都会很有帮助的,这对我们以后第一任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这一个月收获的无形资产是我们可能一生也难得获得的。
对于心得体会中实践的和方法二
《论语》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与他的学生日常言语所撰写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思想上主张仁,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因为有孔子才会有今天的《论语》。《论语》集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于一身,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所在。宋人赵普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一书的用处之大了。 《论语》的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孔子对政治的见解、对社会的设想、对教育的主张,也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事方法。
《论语》语句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不少语句历代沿用,已成为格言或成语,如:吾日三省吾身、见义勇为、既往不咎、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举一反三、任重而道远、欲速则不达等。有些片段,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颇具抒情意味。 《论语》教了我们许多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是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还教了我们许多修身做人、为人处事的态度,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说: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这就是我们学习这本书后,我们应该追求的和谐。
孔子教育学生时态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
谈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给别人干。而仁解释是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当看到这里我不敢问自己我对别人做到仁了吗?我只问自己对自己学习、交友做到仁了吗?我真的从心里关爱我的身边的人吗?真的做到了解每一个身边人吗?我认真的审视并认真反省了自己。
二、心灵之道
于丹在心灵之道中这样说道: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而且要用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弥补遗憾。因此我们在与人接触的时候要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绪传染给别人。平静自己烦躁的心情,于丹是这写到的当不幸降临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尽快的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
不仅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态,还要把这种好的心态传播出去。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更加重要。要明白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坦荡荡的胸怀。
三、处世之道
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是相对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如何和自己周围的人相处呢?如何适应这样的社会?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是这样说的: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确的交际观点,我们在为人处世上还要自我做起。在与别人交谈或评价他人时要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有资格去评价他人。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上应该时时刻刻要遵循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在学习中努力做到少说多做,做事要积极,说话要谨慎。在遇到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用这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处世心态要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贯穿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从自己的观念中提前适应社会。无论以后在社会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谈了自己的三点认识,她认为作为君子要具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种境界是无恒产而有恒心。第三种境界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首先是第一种境界,我认为做一个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应具有的境界。而且还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做人的标准。可能我们无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让我们的有限生命在苛责外在的世界中度过。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环境,我们自己的身上也需要这种苛责。
五、敬孝之道
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
心得体会中实践的和方法 实践的体会和收获(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