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教学研讨大会心得体会和感想(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教学研讨大会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庞大,知识点多且分散,学生若不亲自动手梳理主干知识、整理要点,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保证细致、全面的复习,同时没有学生的广泛参与也难以保证良好的复习效果。针对以上情况,第一轮复习阶段实施学案式复习模式。第一轮复习的特点是以课本为中心,落实“双基”,构建学科知识结构。将每章所涉及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并以作业形式布置下去,学生依照课本即可自行回顾和整理其内容,我通过收查作业、课堂提问、课堂测试等手段落实情况。经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整理之后,课堂上我所做的是点击要点、解疑答惑、拓展深广度。这样做节省了时间,解决了有限的课时与繁多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既保证了课堂容量,又确保了教学进度。

一轮复习重要的是准备复习学案,这项工作其实难度是很大的,因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和旧教材完全不同,所以对xx 年的复习提纲需要进行很大的改动,前期工作是高二上来的几位老师完成的,我参与了提纲的后续编写,由于对教材不熟,我将新教材几册书利用假期仅有的时间通读了一遍,其实无论在哪个年级教学,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是非常必要的。

一轮复习除了用好提纲,练习册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选择的是侧重基础的《步步高》,针对xx年高考的难度也相应的增加了一轮复习的深广度。14年高考试题一出炉,我们很庆幸复习导向的正确性,这也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因素。

20xx年化学试题难度与20xx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全卷试题以能力立意为核心,注重对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情景与设问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选择题部分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但非选择题计算量比20xx年增多,这样学生在整个答题过程中用的时间就会长些。主观性试题与20xx年一样,强调了化学学科内的综合能力考查,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26题无机框图推断题涉及到化合物黄铜矿(cufes2)是现教材没有出现的内容;28题第(5)小题,液体体积v字母较多,使学生难以抓住在保持氢离子浓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硫酸铜浓度对氢气生成速率影响的问题分析;选修题36第(4)、(5)小题涉及计算,在学生紧张的考试中容易出错;选修题38题的有机题,合成路线中烯烃与苯的加成、芳香烃的氧化、苯酚与酮的反应等是现教材不要求学生掌握的,这几道题对中等以下学生而言,失分的几率很高。27题、28题相对比较简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来自教材内容,但高于教材,设问新颖,全面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分析能力。

对考题的研究是复习备考的另一重要环节,今年由于领导的信任,我入选为出题组成员,这不仅锻炼了出题能力而且对考纲的深入研究和高考命题方向的把握促使我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试题的质量,对我个人而言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辱使命,每次的命题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

要想将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教师则必须深入题海潜心研究,抓特点、求新意、寻变化。先从大量的习题中选题,再精选,工作量很大,有时关于这一部分的习题需要去做两三本的书,更不用说套题了,这样做虽很辛苦,但选出的题目难度适中、针对性强,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从14考题看,传统常规考题仍然应该作为训练的重点。另外还根据考情的变化对试题及时更新,保持题目常考常新也是必要的。

首先,“回归教材”。认真重读教材,寻找“弱区”和“盲区”,如教材中的数据、图象、图表及习题等,经过整理来指导学生看书、复习。

其次,“回顾错题”,发挥“错题本”的功效。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有错必究,及时整理,随时记录,一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厚厚的“收获”。学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体会知识的积累过程。考前让学生翻阅自己的错题本,理清思路,总结经验,防止重犯,一改过去“不知所措”的考前状态,使考前的复习效率得到保证。

(1)关于回归教材。

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都是回归教材,但每年到最后时间都非常紧,另外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引领学生回归教材,我认为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的意识问题,二是有效的操作问题。今年我们将回归教材的时间调整在一轮复习之后,我认为对高考成绩的提升应该会有所帮助。

(2)关于试卷讲评。由于工作繁忙,考试卷能全批,但我总觉得总结分析不够,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准备环节:①记录答题情况,统计答对率; ②找出错解原因,将问题归类。二是讲评环节:①巧妙公布成绩;②讲评要有侧重:侧重错误原因的分析,侧重思想方法的建立,侧重解题思路的优化,侧重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③讲评要让学生参与。三是巩固、反思环节。

总之,在一年的复习备考中,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与高三组老师精诚合作,尽心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夯实基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不足,比如学困生的辅导方面,化学实验的教学也应加强。

优美的教学环境,互助的教学群体,和谐的干群关系,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些促使我不断进步,我将在xx0中学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勤恳工作,为xx0中学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教学研讨大会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四省市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9。

懂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文字题。

(一)准备题练习。

1.出示图。

师:用我们学过的.倍的知识说明图意。

生:黄花有2朵,红花有3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生:还可以说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红花有多少朵?用2×3=6(朵)

2.出示

师:蓝珠子和白珠子各有几个,看仔细。[师再操作计数器成右图]

师:把2个蓝珠子看成一份,6个白珠子可以怎样说?

生:6个白珠子可以分成这样的3份。

生:也就是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为什么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生: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说白珠子数是蓝珠子的3倍。

师:这一点很重要,谁再来说一次。[生重复说]

3.书面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1题。

批改讲评后,将这题在投影仪上改编成:

○○○○○○○○○

○○

师:现在把上边和下边的皮球各拿走一个,又怎样说?

生:把下边的2个皮球看成一份,上边的8个皮球可以分成这样的4份,8里面有4个2,所以上边皮球是下边的4倍。

师:刚才上边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现在都拿走了一个,怎么反而是4倍?

生:现在把2个皮球看作一份,8里面有4个2,所以是4倍。

师:[把题改编成上边12个皮球,下边4个皮球]又怎样说呢?

生:上边的皮球数是下边的3倍,因为12里面有3个4。

(二)教学例题。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

例9 有8只小鸡,2只小鸭,小鸡的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师:[指名读题]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求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边出示图]

师:例题是关于倍的知识的一个新内容,新在哪里?

生:题目告诉了小鸡的只数,还告诉了小鸭的只数,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

生:它要求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不是求小鸡有多少只。

师:对呀!题目告诉了两个数,一个是小鸡的只数,另一个是小鸭的只数,要求的是小鸡只数是小鸭的几倍。要解答这题应该怎样想?同座同学讨论,再阅读课本11页例题下面的“这样想”。

[生先讨论后阅读课本]

师:怎样想,请汇报

生:小鸡有8只,小鸭有2只,8里有几个2,小鸡只数就是小鸭的几倍。

[将例题图演示成2只小鸭看作一份,8只小鸡有这样的4份,添上集合圈,并再指名一学生汇报]

师:这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8÷2=4(倍)8里有几个2就是几倍,用除法算。

师:这个4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所以在算式中“倍”一般可以不写。[把得数上的“倍”字擦去]

师:再看一题[课本第13页练习五第2题,要求列算式并且解答]学生解答后批改,并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三)归纳小结。

师:刚才讨论并且解答的两道题里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点?解题时怎样想和解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告诉了我们两个数,都要我们算他们的倍数关系。

生:求两样东西的倍数,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算。

师:今天我们学的新内容是:知道了一个数与另一个数,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答的方法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组织练习。

1.课本第12页,练习十五第3、4题。

2.(出示一盒)

师:盒内放了好些纸蝴蝶,要求一种颜色的蝴蝶数是另一种颜色蝴蝶的几倍?这题我们让小明来解答。[出示皱着眉头的小明头像图]小明为什么皱起眉头?他有什么困难?

生:因为不知道盒子里有哪几种颜色的蝴蝶?

生:而且也不知道每种颜色的蝴蝶有多少只?

师:说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要知道哪两样物品数,求倍数。

生:要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

[师打开盒盖]

生:还是不能解答,因为不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这又说明了这类题还必须弄清楚什么?

生:要弄清楚求谁是谁的几倍。

师:讨论得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必须知道一个数是几,另一个数是几,还必须知道求谁是谁的几倍,也就是谁和谁比,这是很重要的。

3.全班练习:课本第12页练习五第5题。

批改讲评。

师:第一题一个数都是15,为什么第1小题得数是5倍,第2小题得数是3倍?

生:第1小题求15是3的几倍,第2小题求15是5的几倍,两次15

最新教学研讨大会心得体会和感想(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