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师德师风宣誓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师德师风个人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6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师德师风宣誓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等;xx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2、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推荐师德师风宣誓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我是来自基层的乡村教育人。抓师德师风,我们一直没有松懈,因为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是根本保障。可以说,一方教育兴盛,短期靠干劲激情,中期靠精细管理,长期靠师德师风。

因此,学校拥有一群师德高尚的老师,就是拥有了一座金矿,使学校熠熠生辉,学生闪闪发光。乡村教育振兴,高质量教育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之本,核心在于师德。个人认为,抓师德师风,有三个关键词很重要。

一、定位。一个人,如果定位不清,一辈子辛辛苦苦,也很难活出自己的精彩。因此,我们根据教师年龄结构,对全镇201名小学及幼儿教师,进行定位分析,区别引领。

1、学习型教师。主要是30岁以下教师。这一类教师年轻气盛,充满朝气,但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我们对这个群体教师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工作的关系,尽快适应教师职业的规范与要求。对此,我们主要通过”愿景激励、过程督导、重点面谈、成长分享、价值观考核”五步引导法,围绕“我是什么,我追求什么,我坚持什么,我放弃什么”四个问题,进一步增强年轻教师对职业岗位的理性认识,提升师德修养。

2、成长型教师。主要是30至40岁的教师。这一类教师工作娴熟,善于钻研。虽然对工作的敬畏感有所增强,但对学生的仁爱之心却逐渐淡漠。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平等、和谐、尊重、互爱的师生关系。对此,我们实施“师生关系评定考核”,每学年对这个群体的教师全员考核,评定师生关系等级,促进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学生。

3、经验型教师。主要是40至50岁的教师。这一类教师有经验积累,成熟稳重。但也存在固步自封,不善合作的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同事的关系,树立团队理念与利他思想。对此,我们实施金牌领航机制,倡导在成就同伴中发展自己的师德理念,评选金牌教师,以带动同学科教师的进步作为最高荣誉,从而打开教书育人的视野、胸怀、格局,做深受学生爱戴、老师赞许的“大先生”。

4、精神型教师。主要是50岁以上教师。这一类教师长期坚守,具有精神影响力。但也存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问题。我们对这个群体教师的定位,是处理好自己与心态的关系,修养身心,保持教育的阳光、积极、奋进之气。对此,我们开展老教师微讲堂、老教师微电影、老教师教育故事展播等活动,树立师德先进人物,使老教师所独具的人格魅力作为一种传统向后延续。

二、选择。管理中最难的,就是选择。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如何落地?我们按照遇见最好的自己,做有力量的敎育的价值追求,选择了三条教师评价标准。

1、师德表现第一。师德表现很虚,但把虚的做实,就会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按照“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条师德标准,综合各方面意见,设计考核细则。每学期全镇统一师德考核,占教师考核评价的50%,每一条细则按照标杆、合格、破底三个等次取分,根据自评陈述、他评比较、领导沟通的要求,把师德考核做实,为努力者加油,给奋斗者鼓掌。

2、师生关系第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把建立平等、和谐、尊重、互爱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每年政治业务学习,开展全员师生关系面谈考核,占教师考核评价的10%。虽然分值不高,但放在第二,就是强调教师无形的影响,胜于有形的成果。

3、教学业绩第三。我们不唯分数,但要赢得分数。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数也是师德表现的具体成果。但是,愚蠢的教学靠折磨学生拿分数,聪明的教学靠启发学生拿分数,智慧的教学靠唤醒学生拿分数。因此,我们采用“小组评价+教学成绩”双考核形式,考核教师教学业绩,占教师考核评价的40%。

三、协同。师德修炼,既有个人的自律提升,也有集体的协同影响。因此,抓师德师风,不能忽视团队的协同能量。我们主要实施横纵一体化师德建设协同体系。

1、横向学校联动。全镇11所校园,各推选师德模范,通过“宣传、学习、反思、分享、行动”五个步骤,集体修炼,共同成长。

2、纵向行政驱动。通过中心学校总支每周师德巡察,每月师德专题校长研讨会,每期学校中层师德管理问题测试,每年教师师德大宣讲。明确任务,逐步推进,全镇一体,不断提升。

3、横纵管理撬动。主要实施“1234”师德建设体系,1是全镇一体化管理,增进交流,同步推进。2是两个运动,每天3公里行走运动,改善状态,提振精神,每天半小时读书心智运动,开阔视野,打开格局。3是三项修炼,课堂修炼,开展每周每校“一节优秀课”评选活动,以课堂亮师德,展风彩。劳动修炼,每周组织教师集体劳动半小时,在劳动中修养身心,增强服务意识,激发爱岗敬业的情怀。党性修炼,把党日主题活动做出影响力,以锤炼党性美化师德。4是四条问题主线,教学线抓进取精神,德育线抓师德表率,校园文化线抓精神品格,家校共育线抓为民情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以上是我的发言,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推荐师德师风宣誓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我们是人民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愿意做如下师德承诺:

1

师德师风宣誓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师德师风个人体会(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