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称图形心得体会 对称图形的收获和体会(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对称图形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想象。

2、课件出示教材主题图1(半个小房子)。

a:你能想象一下它的另一半吗?(学生想象)

b:课件出示淘气画出的房子另一半。

教师提出问题:和你想象的图案一致吗?和同桌说说哪里不一样?

3、揭示问题:如果要你画,你想怎样画?

【设计意图:由于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所以不能只停留在在简单的直观认识上,因此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是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前提。所以课的伊始创设了一个观察图片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观察和想象的重要作用,有意识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生活情境的引入到抽象的图形的引入,是引导学生逐步抽象的过程,借助淘气的错误认知进入下一环节更深入的学习。】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活动一:

1、出示题卡,学生独立完成活动一。

2、展示成果并汇报方法。

3、师生总结画法。(根据轴对称图形来画)

(二)活动二:

1、题卡出示教材第二幅图。

2、学生充分想象图形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

3、借助先前的经验画出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汇报交流画法。

(三)活动三:

1、题卡出示活动三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图形的特点:图形相同,只是对称轴的位置不同,那么对称图形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行画图。

2、汇报画法,说发现。

(四)活动四: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三幅图。

2、学生独立画图。

2、汇报画图方法。

3、说发现。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对轴对称图形的直观认识,再认识实质上是进入分析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刻画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载体――画,所以在本环节设计了多个画的环节,就是通过画图让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每一次活动的不断深入,都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五)活动五:

1、课件出示活动五内容,学生独立画图。

2、汇报画法,集体交流。

3、师生小结。

(六)活动六:

题卡出示活动六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发现规律。

2、完成画图。

3、交流想法和画法。

【设计意图:这两道习题的设计,实际是借助学生先前的经验,进行的更深一层的探究,如活动五的内容,设计了三道小题,是点、线、面三个方面的尝试与考验,让学生体会三者的不同,有力于学生跟好的理解轴对称图形,形成空间观念。而第二道习题则是让学生将细致的观察想象与轴对称的特征相联系,发现规律,同时也不乏趣味性。】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是怎样发现的?

最新对称图形心得体会

三年级轴对称课件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能够用等边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发现与证明

学习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 的应用

学习方法:探索、归纳、交流、练习

三、合作探究(同学合作,教师引导)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

(2)等腰三角形 、 、 互相重合

2、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是 三角形,即叫等边三角形。

3、思考:

(1)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到等边三角形,能得到什么结论?

(2)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就是等边三角形?

(3) 你认为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归纳: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四、精讲精练

精讲:

例1、△abc是等边三角形,de∥bc,交ab,ac于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例2、探究:等边三角形三条 中线相交于一点。画出图形,找出图中所有 的全等三角形,并证明它们全等。

精练:

教材p54练习第1、2题(完成于书 上)

五、课堂小结: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判定

六、作业

1、△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be=dc

2、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n交ac于d,求∠dbc的度数 。

教后反思:在新知识学习时, 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是什么和等腰三角形对 称轴的条数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学生的不 同见解或不成熟的看法的争 论得到强化。

利用几何画板展示问题,能够更好地进行题目的变化,在图形的变化过程中感受研究方法的不变,几何量关系的不变;更好地揭示了图形中的旋转变化,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最新对称图形心得体会

(一)教材的内容

“图形的旋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的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的旋转”这部分教材是在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够较为准确的判断出某一物体的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并让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知识点,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是后续学习中心对称图形及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的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利用旋转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三)说学习目标

根据上面

对称图形心得体会 对称图形的收获和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