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 上海疫情感想(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上海疫情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外滩游览区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的东方明珠游览区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全长1300米的中山东一路两侧区域。
外滩游览区的主要景点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中最高的海关大楼,在外滩门面最宽、占地最广、体量最大的汇丰银行大楼,充满中华元素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外白渡桥,以及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黄埔公园,还有世博会前夕竣工的四大广场。(周边的景点有百老汇大厦和正在进行综合改造的外滩源。)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俗称"黄浦滩"。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这块地方,就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依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沿江开筑道路称"黄浦路、黄埔滩路"。上世纪初前后,就有国内外银行入住,并逐步发展成为"东方的华尔街"。直到1945年,才改名为中山东一路。
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和20xx年世博会前夕外滩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经过世博会前夕的改造,外滩游览区全面提升了外滩滨水区域的环境品质、更加凸显了"万国建筑"的历史文化风貌和特色、充分演绎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具标志性、最经典的城市景观区域。
20xx年,外滩游览区以"外滩晨钟"之名,被评为"新沪上八景"之一。
总之,我们说:外滩游览区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西方古典风情和中国现代风情相得益彰,是上海都市旅游中经久不衰的经典旅游景区。是国内外游客到上海游览必到的一个旅游景点。
好,各位游客。由于时间关系,有关外滩游览区的概况就暂时说到这里。下面,我们就去参观景点吧。
对于上海疫情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交错的立交桥,繁忙的轨道交通,快节奏的生活,充满活力的上海。
明珠塔观景
对明珠塔我早有耳闻,听说塔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的电视塔,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坐在客车里远望,在一排排的建筑中,明珠塔尤为突出,塔尖上方直入云霄。随车行近,我细细观察:塔底是三根擎天柱撑着一个巨大的红色圆球,其上是五个作为豪华空中房间的小球,小球之上有一稍小的红球。球连着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在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后,我们乘坐每秒7米的电梯来到上百米的观光走廊,电梯里鼓膜堵塞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的奇妙。
走上观光走廊,踩在离地面263米的透明玻璃上,心中充满了恐惧与喜悦。我如一个没见过世界的童孩般趴在玻璃上,欣赏着如画般完美映入眼帘的上海外滩的景象。那奔流壮阔的黄浦江,映衬着两岸座座高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那建筑排列整齐,毫无杂乱之感;高低相间,富有立体层次;花木丛生,夹杂自然之韵。
我看着,走着,想着。上海,聚集了各国友人,汇集了世界文化,彰显着中国魅力。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中国情,正在感染着世界,中国心,正将世界的距离拉近。
游世博园
世博会,今年世界的焦点,也是我们心中的渴盼。在两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了园。一进园,巨大的,庄重的鲜红色中国馆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无比的欣喜与新奇让我们睁大了眼睛,把相机快门按个不停。
看完中国馆,我们开始了分头行动,我们四个女孩一组,从美洲区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游历。世博园真大,不必说体貌庞大,实力雄厚的usa;不必说造型独特,如蘑菇林般的墨西哥;也不必说充满奇幻,遍布种子的英国馆;更不必说藏宝无数,科技发达的俄罗斯;单是那小小的古巴,就蕴藏着无数的魅力。走进古巴馆,浓郁的异国风情直入心田,我小心而激动地在馆内行走参观,红、蓝、绿三色大胆的搭配,给人以刺激的视觉享受。
这,也许就是世博的魅力!
游览过程中,我们买了一本世博护照,在上面可以盖上世界各国的章印,以留作纪念,在某馆的荧屏上打出有章鱼章,于是来到出口。出口处是一位中国叔叔,我们说明了来意,他很亲切地说让我们等一下,等一个人为我们盖章。我们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感动,晓不断地向他道谢。虽然后来因为盖章的人太多并没有如愿以偿。但那位叔叔成了我游世博中抹不掉的温暖回忆。
下午,我们排队进入了城市生命馆,这是世博主题馆,在馆内,我深刻体会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含义。一进馆,漆黑的环境中,奇幻的激光荧屏,让我怀疑是在水中还是陆地,小心地踩着“冰凉的泉水”来到城市管道区。一条条红的,蓝的管道在头上空纵横交织,我看到地下写着新陈代谢等字样,不由地说:“这是不是人体?”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了旁边志愿者阿姨的注意,她笑着向我们介绍;“这是城市垃圾管道,这条红的是天然气管道……这些有着不同作用的管道,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它们蕴藏着城市灵魂。”听着介绍,我开始明白这次世博主题的含义,于是,道谢后,我顺着地上的脚印,开始寻找城市灵魂。
我与心舒来到了360度影厅,观看寻找城市灵魂的电影,我看到各国的人民,不同的风俗,奇特的动物,和谐就是城市灵魂。走出影厅,来到小电脑前,风力发电,循环使用……,节能环保就是城市灵魂。还有……,在这个城市生命馆里,城市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生命的,每一部分都蕴含着城市灵魂。
游世博一天,腿很酸,心里很充实。
在上海,城隍庙里,南京路上,餐桌边,火车上,总有几种情谊充斥在空气里,让心暖暖的。
购物之旅
第三天,是购物,我带足了钱,睡足了觉,做好了一切准备,想不枉上海一游,可事与愿违,没买东西,精神却消耗尽了,还好,有同学,有友谊。
第三天,一直在下雨,很大。城隍庙里,我与宁同打一把伞,雨打湿了我的左膀她的右臂,我们在雨中穿梭,共同寻找九曲桥下哪一只金鱼最美,脚底“一月”是什么花,文物店里画中四大美女哪个不像,玻璃柜中那个有趣的东西是什么。我们共同与售货员讲价,将标价1480元的水晶讲到150元,在小摊上将15元一个的缠线娃娃讲到两个。我们为我们的砍价水平而高兴,为雨中拾宝而欢呼雀跃,更为在上海结交挚友而欣喜。
下午,天晴了,我们来到了上海外滩,隔着黄浦江,曾在明珠塔上俯视过的建筑又一次映入眼帘,这次看,却又别有一番感触。隔着水汽朦胧,明珠塔与周围的建筑是那么高大,耀眼,可望而不可及。看过外滩,踏上南京路,这条路是一条笔直的购物街,建筑为欧式风格,本以为这是一次游览,没想到,因时间不够,背包太沉使路途单调无聊而冗长。一路上就是在赶路,我的斜挎包在那时变得好沉,肩膀被压得一按就疼,这时男生们担当重任,帮助女生背包拿东西,我好感激。所以肩膀得到解脱的我也帮男生拿了一些不算太沉的物品,从这起,大家互相帮忙,互相鼓劲,你帮我我帮你,不分彼此,使路途充满了温馨,每个人都因友谊而充满了力量。
福根精神
吃苦、奋斗、成功、奉献一直是我们的校训,但我一直没有体会到它真正的含义。这次在共富酒店,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我蓦然明白。
吃饭时,满满一桌菜,很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俱全,也许口味不同我们吃不惯,每当有个蔬菜上来时,几秒钟立即搞定。正当我们盼着下一个是蔬菜时,一位阿姨端来了一盆汤,汤很热,她显得很小心,她用布包着,轻声的让我们闪一下,小心翼翼的放下,接着热情洋溢地说:“这是酒酿丸子,来,我给你们乘上。”我们问她好吃吗,她说:“我也不知道,我是山东淄博的”,一听是山东人,我们立刻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了家。我们与她交谈,她一直很耐心的倾听,真的很感激她。饭后,校长作了一番讲话,几句话我铭记在心,他说:“这里的饭菜也许与我们的口味不同,但是人家真心的做了,并且做得很好,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我们对须总又没有什么报答,而他却将自己吃苦奋斗成功的果实奉献给我们,这是一种无私与伟大,我们来就是体验学习福根精神的,这种精神从须总员工的身上就可以找到,我们应该并必须尊重他们,向他们学习,发扬福根精神。”
是的,我们去就是要学习,更深刻的体验福根精神,回校后,将它发扬光大!
这次上海之游让我更近的感受世界,看到了大都市的魅力,寻找到了城市灵魂,领略了各国文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更体验了福根精神。此次之游,怀恋一生。
对于上海疫情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大家好!
上海长风公园始建于一_六年,一_九年国庆节建成开放。面积36.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14.3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山水公园。
公园借鉴了北京颐和园园林风格和杭州、苏州的造景手法,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银锄湖面和30米高的铁臂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园中的青枫绿洲、夕阳晚照、岁寒三友、迎春池、睡莲池等20余处园林景点姿态万千。公园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各种游乐设施,水上项目有:电动船、手划船、脚踏船、水上轿车、游览船等可供1000余人同时乘坐游玩;陆上游乐项目有:碰碰车、海盗船、小火车、双人飞天、豪华转马、漂流船、爬山车、卡丁车等。一九九九年新建的“长风海底世界”坐落在园内银锄湖西岸湖底,是中国首家有主题新概念的海洋水族馆,其规模一万多平方米,展出海洋生物300多种,一万多尾(只),是全国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海洋世界二期项目“白鲸表演馆”已对外开放。园中还有“地下少先队”群雕和“雷锋”铜像等纪念性景点,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风公园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西部。公园第一期建设始于1957年4月四日,1958年七月第二期开工,1959年国庆节建成开放。现有总面积36.4万平方米,是上海市大型的综合性公园,唯一的山水公园。
建设初期定名为“沪西公园”,1958年7月1日部分建成开放,更名为“碧萝湖公园”,1959年9月29日,魏文伯同志取《宋书·宋壳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把公园改名为“长风公园”,并把公园内上海最大的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最高的人造山命名为“铁臂山”公园建成后,聂荣臻、刘伯承、陈毅元帅于1961年春、1963年、1964年秋先后来公园垂钓和游览。
本园设计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借鉴了北京、杭州、苏州的造园经验,结合现代城市公园功能需要,从上海市和建设基地的实际出发,由原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柳绿华工程师负责总体规划设计、地形设计和绿化种植设计。公园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湖面和26米高的铁臂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至今,湖畔山侧的景点己建成20余处,主要景点有:铁臂石景、银锄碧波,青枫绿洲、夕阳晚照,岁寒三友、迎春池、睡莲池、荷花池、钓鱼池、黑松山、牡丹苑、杜鹃苑、月季苑、玉兰苑、樱花苑、曲廊、画廊等,还建有“地下少先队”群雕、“雷峰”铜像等市、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建成的大洋海底世界,是中国首家有主题新概念的海洋水族馆,建设规模一万多平方米,展出海洋生物300多种,一万多尾(只),是全国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1992年4月在长风公园举办了上海·四川自贡艺术灯会,盛况空前。1992年10月,举办上海市第五届菊展。1997年、1998年、20_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暨首届中国花卉交易会、第一届、第二届上海国际花卉节,花团锦簇、游人如织。
1998年,长风公园被国家建设部、中国公园协会选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园址原是吴淞江(苏州河)古河道中的西老河河湾地带。湾内地势高处有一村落名宋家滩,俗称老河滩,村旁为坟地。这里因低洼易涝,农民耕种所获无几,是一处有名的穷滩。1956年初市人民政府决定征用这块滩地辟建公园,同年10月由西郊区、普陀区、曹杨乡等区、乡人民政府和市园林管理处等组成的征地小组开始工作,征地范围为华东师范大学以西,大渡河路东的西老河地区全部,涉及七一、陈渡、四中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11个生产队。征地工作于1957年3月结束,共支出拆迁、青苗赔偿费24.5万元。建园工程由上海市园林管理处设计科柳绿华负责总体规划,主要建筑由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设计。由公园筹建组组织施工。公园布局模拟自然,因低挖湖,就高叠山,山体坐北朝南,可眺望宽阔的湖面。水面采取以聚为主、以分为辅的布局,巧妙的保留了原有的一条西老河,它从铁臂山的东南向北再西折,恰好环绕整个山体。铁臂山有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余脉,隔河的黑松山向东延伸,与铁臂山西北余脉有连贯趋势,从而增添园林空间层次,避免山型轮廓相同。
第一期工程于1957年4月4日动工,施工面积212亩(14.13万平方米),约占全园总面积的40%。工程主要项目是改造地形,建桥筑路,并种植树木5.6万株,于12月3日竣工,投资额为30.1万元。1958年7月1日,公园局部试行开放。同月第二期工程开工后,普陀区党政领导干部带头,每天发动上千干部、工人、学生、家庭妇女参加建园义务劳动,有时甚至挑灯夜战,先后共有27万人次参加。此地原来只有占地69亩(4.6万平方米)的西老河,新挖的大湖将水面扩大为214亩(14.27万平方米)、平均水深1.5米。施工挖出的约30万立方米泥土,分别堆成占地15亩(1万平方米)、高26米的铁臂山,和占地5.5亩(3667平方米)、高11米的黑松山,还把95%的低洼地填高1米,从而解决了这一带长期存在的积水问题,改善了种植条件,工程提前两年完成。1959年10月1日,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在筹建时名沪西公园。1958年局部开放时改名碧萝湖公园。在1959年全园开放的前夕,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将园名改为长风公园;又取《送瘟神》诗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句,将园中人工湖命名为“银锄湖”,大土山命名为“铁臂山”。公园初建时面积537亩(35.8万平方米),1959年5月增至555.5亩(37.03万平方米),1967年10月减为548.36亩(36.56万平方米)。
由于建园工期一再压缩,而且过分强调因陋就简,公园开放时园景平淡,设施简单,因此开园后数年仍处于边开放边建设状态。1968年为铁臂山加土700立方米,在银锄湖边筑石驳岸3500米。鉴于铁臂山水土仍然流失严重,1972年在山北坡和东坡建造了十层梯田式的挡土墙,1984年春至1985年又投资24万元,将大部分山坡驳石。1980年以前,全
上海疫情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 上海疫情感想(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