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 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说(五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4月下句至9月底,在全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按以下时间节点进行。
(一)动员部署。镇党委、各村(社区)召开全村“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工作动员会,专题传达学习省委彭清华书记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讲话精神、成都市委范锐平在全市局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讲话精神,对全村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行动员部署。
时间安排:5月上旬
(二)开展“大学习”。学习要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十个方面内容”。在学习载体上,将党的十九大报告、新党章、新宪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之卷)纳入学习内容;收集整理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公报、全国两会精神、清华书记在读书班上的讲话精神锐平有关讲话精神,编印成册,纳入学习内容;待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后,将会议精神纳入学习内容。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个人自学、领导讲学、专家辅学、集中研学、示范带学、督导促学等多种方式进行,鼓励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及开展演讲、征文等读书活动。
时间安排:4月下旬至9月底
(三)开展“大讨论”。讨论要着力聚焦主题,要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及中央、省委、成都市委和彭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我镇党委决策,认真开展“大讨论”。在讨论主题上,要突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产业生态圈、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加强党的建设等主题;在讨论方式上,将学习和讨论统筹起来,注重通过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村(社区)干部会、村民议事会、坝坝会等方式开展研讨。
时间安排:4月下旬至9月底
(四)开展“大调研”。调研要突出解决问题,要站在彭州、成都、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看升平发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深入调研,为升平发展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根据本镇自身产业发鱼展、重点特色工作等,选择一个课题,镇党委6月上旬前形成书面调研报告,并向市委提交综合性调研报告。
时间安排:5月上旬至6月中旬
(五)宣传报道。围绕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充分运用标语、横幅、展板、微信等宣传载体,开辟活动专栏构建立体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本村(社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成效,大力营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及中央、省委、成都市委和彭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浓厚氛围。
时间安排:4月下旬至9月底
(六)检查督导。镇党委将组建专项督导组,采取集中检查、个别抽查等方式,对全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情况进行检查。
时间安排:5月下旬至9月底
对于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一)学用政策方面
1.办班培训宣传政策。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建设富裕和谐生态新***”大讨论活动以来,共到东起乡、长安镇大洲村、泗顶镇三坡村开展政策宣讲活动,与县直工委、县农业局、县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政策宣讲培训班、研讨班共6期,培训党员、干部460多人。
2.编印资料宣传政策。以党和国家惠农政策为主要内容,编印500份《***惠农信息》,发给各乡镇、县直部门及部分村屯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
3、利用调研宣传政策。在开展《***县解放思想发展环境研究》、《***县解放思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五惠党课”促增收》等课题调研活动中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
4.利用演出宣传政策。协调县文化局,利用全县138支农村宣传队的文艺演出、传统歌会广泛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如钣榄镇的“三月三”歌节、大将镇龙妙村会期,通过山歌、对歌、“唱比”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
5.出版板报宣传政策。通过出版专题板报宣传党的惠农富民政策。
(二)“千名干部入乡驻村”方面
***县“千名干部入乡驻村”活动开展以来,千名入乡驻村干部深入村屯调查研究,为各村理清发展思路,牢牢抓住促农增收主线,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三农”健康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入乡驻村干部为当地村民办实事、好事730余件,共协调争取资金1500多万元、捐助水泥等物资价值60多万元,除分别投入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帮扶、引导村民在稳保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金桔、甘蔗、桑蚕和竹木等特色经济产业。
1.处级领导干部进村扶贫攻坚成效显著。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村活动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确定的重要举措。对扶贫攻坚工作,县委高度重视,县四家班子领导成员和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每人挂点联系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实施“十个一”工程帮扶贫困村,狠抓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着力加强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以及相对落后的交通道路和农业生产状况,重点扶持地方特色产业,力争形成一村一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截止4月30日,在县委兰登书记的带领下,3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村屯调查民情196人次,为民办实事157件,落实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42期。
2.干部挂点包村力争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结合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每个贫困村都安排有一名处级以上干部、每个行政村都安排有一名科级干部挂点包村,每个单位驻村干部都安排联系帮扶一个以上贫困户,负责联系、指导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助农增收。全县共安排37名县处级领导干部、147名科级领导干部、1367名驻村干部指导农民按照“八大增收工程”(即甘蔗扩种提单产促增收工程、金桔优果增效工程、蔬菜产业促增收工程、特色养殖促增收工程、林产业促增收工程、中药材种植促增收工程、新兴产业促增收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促增收工程)实施增收计划,促进农民增收。如县统计局沈秀仁局长带领全体班子成员深入泗顶镇儒南村调研,发现正值种植甘蔗繁忙时节,泗顶镇农机比较少,农民群众不知要等多久才能请到农机来机耕,等久了就会错过最佳种植时节。了解这一情况后,局领导班子当即决定出资6300元买了一台甘蔗中耕机送给儒南村委,既解决了农民能即时种下甘蔗又能增加村委的收入,解决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2012年,种植早稻12.56万亩,蔬菜3.88万亩;新扩种金桔2591亩、水果5896亩、甘蔗20660亩、桑园1600多亩、葡萄1460亩、中草药11000亩、油茶1100亩;完成毛竹低改9930亩,造林54219亩,为全县实现农民致富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带动“三农”全面发展。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的部署,今年继续选派305名区、市、县、乡机关干部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4月10日前,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已全部驻村开展工作,依据全县实际情况,以“南糖、北果、中桑蚕”为产业布局,科学引导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经济产业,认真按照“六大员”(即:方针政策的宣传员、经济发展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基层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创先争优的示范员)职责,积极指导、协调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活动开展以来,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为农民办好事实事579件,资助贫困学生37人,落实项目资金300多万元,举办各种培训班233期。
4.实施干部挂职多岗锻炼强素质促发展。实施***县干部挂职锻炼计划,从县直机关、乡镇选派干部到乡镇、县直机关、市直机关交流挂职。通过选派干部到市、县、乡镇机关,以及信访、维稳部门挂职和任职,推进干部双向、多向交流锻炼。2012年,推荐了1名科级干部到自治区发改委挂职锻炼,3名科级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安排8名乡镇科级干部到县信访局挂职,安排20名年轻优秀干部到村党组织任第一书记挂职锻炼,选送3名科级干部到市直机关跟班学习,进一步提升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5.开展“十企联十村”实现互惠互利共发展。开展“十企联十村、服务新农村”活动,动员华海木业公司、万德七星水泥公司、桂华茧丝绸公司、县第二建筑公司等10个企业与板榄镇东岭村、大将镇板茂村、浮石镇隘口村、长安镇隘面村等10个行政村结对共建,通过开展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育文明乡风、共助农民转移的“五共”活动,积极引导非公企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投入15000多元扶持沙子乡桐木村群众种植中草药,金亿果业公司投资100万元在大将镇东潭村建立起了200多亩无公害金桔科技园,万德七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捐赠100吨水泥给大将镇板茂村修建了0.86公里的水泥路。活动开展以来,非公企业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培训、技术帮扶等形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做到双向合作,双方受益,促进互惠,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三)宣传、弘扬“广西精神、柳州精神”方面
1.“千名干部驻村活动”宣传力度大、形式好。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及“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活动启动以来,我大讨论宣传组加强了对此活动的宣传力度,对领导干部深入村屯,切实帮助基层和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健全完善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等活动中涌现突出的事迹和典型人物进行深入宣传并追踪报道。据初步统计,自调研活动开展以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简报、板报等媒介进行报道的信息达到100多条(含图文),通过对先进经验、先进典型的宣传带动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达到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的
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 大讨论大家谈心得体会和方法怎么说(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