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故事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二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乡村振兴故事心得体会总结一
>
自“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开展以来,镇党委以村企需求为纽带,以产业项目为抓手,以共赢为目标,主动牵线当“红娘”,共谋村企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引擎。一是双向清单解需求。组织力量对全镇56个村(社区)开展专项调研摸排,汇编各村(社区)区位优势、资源要素、产业结构、集体收入、组织建设、创业需求等,建立“村情清单”。走访全镇各类企业,收集各企业优势特点和结对“下乡”意向,实现精准对接。通过“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联村联企抱团方式,为有意向的“下乡”企业和村(社区)牵线搭桥。召开“村企联建”项目过堂会20余次,逐村逐项目进行研讨,落实合作意向,共在46个村(社区)建设项目80个。二是组织保障解烦忧。以推进党组织共建为抓手,实现村企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和合力共赢。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当地村、社区建立党支部。积极探索“支部 企业 农户”“支部 合作社 基地”等多种运行模式。镇党委选派镇村两级党员干部74人作为村企联建联络员,协调解决村企共建难题50余个,为企业在村、社区落地生根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三是项目落地结硕果。依托镇各村(社区)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状况,多样发展村企联建项目。下口村、宋口村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连云港市瑞祥海洋食品有限公司和连云港三惠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为其提供了海产品加工和紫菜加工等项目;老埃、里沙社区则充分利用江苏省海洋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落户了高端材料设备生产线项目。落户的80个联建项目占地总面积9066亩,有效带动就业人数7505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
20-年,镇党委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企业 基地 电商 农民“4 1”模式,不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力度。依托本镇紫菜等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示范基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产业基地 特色农户”或“龙头企业 农民合作社 特色农户”的发展格局。今年青口镇龙头企业已达1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完成4个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约3.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丰富和完善了我镇农副产品精加工产业链,增加了我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农村新业态焕发活力。组织利用“连天下”农产品交易平台、快手、抖音直播带货等手段,推介我镇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下单采购、线下统配送货服务,深度发展线下农业 电商物流发展模式,涌现出大盘、里沙、墩后等一系列特色电商村,带动了1.6万人增收,为我镇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20-年,青口镇培育农业网上营销主体累计达1360个,网店达1.77万家,网上销售涉农产品12亿元。三是传统农业稳中有进。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66万亩,产量达2.9万吨,生猪存栏与出栏量分别为1.1万头、1.5万头,建设高标准农田1.8万亩,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52.99%。
>
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结合创文主阵地,积极推进农户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原则,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缓解生活垃圾对农村面源污染压力。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目前全镇共
乡村振兴故事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乡村振兴的心得体会(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