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教授讲座的心得(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9月7日上午9点,在庄严的国歌声中,“相约城环,携手前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xx级新生开学典礼”正式开始。院长傅伯杰院士,党委书记刘耕年教授,常务副院长贺灿飞教授,副院长刘鸿雁教授、李双成教授、李本纲教授,党委副书记樊志等学院领导出席了本次开学典礼,学院1983级院友、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一处处长冷疏影研究员,1988级院友、深圳铁汉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水先生受邀参加。出席典礼的还有新生班主任代表,城环铁汉奖教金、奖学金获奖教师代表、获奖学生代表以及部分学院行政老师。本次开学典礼由副院长金鑫主持。

傅伯杰首先致辞,为大家展望了地理学的前途与未来,并建议新生同学们多问自己“要做什么”和“怎样做好”这两个问题,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地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冷疏影代表院友发表致辞。她回忆了自己求学时、工作后与北大的种种联系,并展示了求学期间的一些老照片,还以她的老师崔海亭老先生70岁仍然笔耕不辍、写作地理学书籍的例子激励城环新生努力学习,永攀科研高峰。

随后,新生班主任代表、生态学系研究员朱彪老师进行了发言。朱彪对新同学们表示了欢迎,并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的期望。

老生代表20xx级硕士研究生马昕琳同学和新生代表20xx级本科生侯懿同学分别发言。马昕琳同学希望新生能在明辨真伪、敬畏科学的同时积极实践、传承热忱的“城环精神”。侯懿同学表示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期望,争做一名优秀的城环人。学院还向全体新生赠送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60周年纪念册,让诸位新生能够直观地回顾当时的历史、感受前辈们的精神。

典礼上还举行了“20xx年度城环铁汉奖教金、奖学金颁奖仪式”和“20xx年度城环铁汉奖教金、奖学金捐赠仪式”。捐赠人刘水先生亲自为获奖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颁奖。贺灿飞教授代表学院接受了刘水捐赠的20xx年铁汉奖教金、奖学金。刘水表示非常感谢学院对自己的培养,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城环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为国家贡献更多有用人才。

刘耕年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刘水心系母校的情怀,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永攀高峰。学院还精心为刘水制作了一段视频,采访了刘水在北大读书时期的老师和同学,回忆了他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对他毕业多年之后仍然心系母校、心系城环,为学院、母校、乃至于国家社会的人才培养作出的巨大贡献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对刘水院友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之后,学院向刘水赠送刻录的感谢视频光盘和城环文化衫作为纪念。

最后,全体师生合唱《燕园情》,主持人金鑫宣布典礼圆满结束。相约城环,携手前行,20xx级新生将从此出发,发扬城环人的光荣传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推荐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唯一的听众》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他的敬佩、感激之情。因此,课堂中,在出示导学提纲的基础上,让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训练提升的模式进行学习。

教学结束后,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我想从得与失这两方面反思一下:

我认为这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是:

一、学生在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的环节中,积极思考,配合默契,讨论积极。

二、读写整合,合理想象“我”的情感:

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及对比等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及时进行肯定与点拨,让学生们深入的体会到老教授给予“我”的鼓励以及“我”对老教授的敬佩。

课堂永远充满遗憾。我认为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

一、整节课,尽管采用的是较新的教学模式,但主流仍是师生的对话。我现在追求的课堂是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评价(互动),必要的时候,我再出场。要想实现这样的课堂,有待我和孩子们一起去努力,一起去寻路。

二、朗读形式较少。学生们虽然能够理解老教授是一个懂得关心、爱护年轻人成才的慈祥的老人,我对老教授心存感激,但是对角色的情感把握还不够大胆,所以朗读时,放不开,朗读语气不够。有些重点词句,学生读出来了,但我未及时创设情境,让他们再美美的感悟。

三、课堂上的捆绑式评价语太少。我时时告自己,不要吝啬自己的评价,也不要让学生吝啬他对同伴的评价,但实施起来,就出现了问题。

虽然这节课上的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它能让我思考的东西却很多:

一、教师的基本功对于上好一节语文课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过渡语的衔接、阶段的小结。因此我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多读书,多学习,博采众长。

二、六年级的语文课,篇幅较长,在教学第二课时时,经常会时间到了,课还没有结束的现象。如何做就能达到轻负高效?它是我现在仍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能蜻蜓点水。希望自己和孩子们一起努力,朝着轻负高效的课堂迈进!

推荐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农业部原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毛达如同志,因病于20xx年1月7日4时30分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82岁。

毛达如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xx年1月10日上午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

毛达如同志治丧委员会

20xx年1月7日

毛达如同志治丧委员会

主 任:姜沛民 柯炳生

副主任:张东军 李召虎

委 员:王 涛 龚元石 张福锁 吴文良

潘志华 李培景 洪海燕 孟超英

于嘉林 葛树林 张海涛

治丧委员会办公室:(资源与环境学院)

(离退休工作处)

推荐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xx大学数学科学系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xx年12月5日5时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先生,1929年12月5日出生,汉族,黄陂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xx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1955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55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1960年-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微分方程教研室主任,1984年-1995年担任xx大学应用数学系主任,曾任第四、第五届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首届理事长。

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享誉海内外的应用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淡泊名利,品德高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学术和教育事业,是教书育人的楷模。萧先生对xx大学数学科学系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溘然长逝,我们深表哀痛,愿先生一路走好!

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xx年12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时在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希望萧先生的亲属及生前好友、学生届时参加。需致唁电、送花圈挽联的单位和个人请与治丧工作组联系。

治丧工作组联系

教授授课心得体会总结 教授讲座的心得(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