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守护家庭心得体会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留守儿童守护家庭心得体会一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所有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所有留守儿童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2、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懂得孝敬长辈、感恩父母,在家自觉干家务的在70%以上。
3、留守儿童的节俭意识普遍增强,在学校的号召下,学生积极储存零用钱。
4、留守儿童学习积极性高涨,大部分留守学生学习成绩进步显著。
5、多数留守儿童能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经典诵读、各种讲故事比赛等。
6、学好样、讲正气、求进步是留守儿童中的主流,一学期来,留守儿童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大家远离不良习气,争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靠前指挥,带头做留守生工作,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具体,有利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底子清楚,工作起来有的放矢,各班主任负责全面摸查后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确保了工作有对象、有重点、有关键。
3、教师全员参与,形成合力。我们把全体教师分到各班,分人包干,对口帮护,不留缺口,让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关爱。
4、勤家访、勤沟通,调动家校等方面的积极性。各位老师或上门或电话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做到管理不出现真空。
5、发动学生互帮互助,每班都为留守生安排一名品学兼优的非留守与之结对,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习惯上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共同进步。
6、开展有益的活动,用活动育人,学校不定期专题召开留守学生大会,校主要领导经常在会上为留守儿童作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报告,使学生感慨良多。各班也常召开留守儿童主题班会,让每位留守生倾诉自己的心声,大家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受到了教育。
三、存在的问题
1、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做他们的工作,我们缺乏经验。
2、极少数教师缺乏耐心,工作中有犯冷热毛病的现象。
3、留守儿童面较大,工作中有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关爱意思,把关爱留守儿童当作老师们的自觉行动。
2、加强研究,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寻找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做好留守生的管理、培养工作。
3、规范地操作各项捐赠、资助行动,学校也将尽力筹措资金给予贫困留守生一定的扶持。
做学生工作难,做留守学生的工作更难,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我们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百倍的耐心开展好留守儿童的系列工作。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对于留守儿童守护家庭心得体会二
根据湖北省《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实施意见》和仙桃市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小学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一 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庆祝第33个教师节开展 师恩情深,感谢有您 感恩祝福活动方案)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六年级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的建设与管理
学校克服困难,办好六年级寄宿制。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六年级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免收杂费、书本费。学校积极与社会各届联系,争取社会资助,以结对帮扶、捐助、办春蕾班、“社会妈妈”等形
留守儿童守护家庭心得体会 关爱留守儿童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