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文章只心得体会 新教育有感(六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新教育文章只心得体会一
新教育实验强调:教育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追寻理想,超越自我。要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要重视师生的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只要行动,必有收获。我们提倡学生写日记、老师写随笔,意在让本校师生思考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反思自己,在思想中促进师生超越自我、丰富人生。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使师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会表达,乐读书,提高欣赏及写作能力。充盈师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积累生命的点滴感悟与体验。
2.锻炼师生的意志和毅力,养成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并通过自我反思,自我鼓励,自我认识,自我鞭策,起到自我教育的功能。
3.在师生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写作”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用教育随笔的写作,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在教育随笔的写作过程中,实现“教育随笔,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
三、具体措施
(一)教师随笔:随笔内容为教学一得或教学失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方法的反思、学习教育理论中的心得、教学中令人感动的事、师生情感的抒发、生活感悟等。教师每周1篇教学随笔或教育叙事,1篇教学反思。学校定期对随笔进行检查,评比。并编订成集。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征文评比活动,并在中心学校网站,县教育局网站,《随县教学研究》.教育在线,有关的报刊杂志每人每周至少发表一篇相关文章或精华帖。
(二)学生日记:一、二年级学生每周至少1-2篇写绘日记(可用拼音、图画),三、四年级每周不少于2篇,五年级每周3篇并倡导每天一篇,内容上除了读写随笔以外可以每周安排一次摘抄名家名篇名言警句等。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科活动,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内容,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启发他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作为日记内容:学生生活方面、家庭生活方面、读书心得、对老师的情感或教学方法的看法、一种思想或方法的获得、摘抄名言警句、学习心得或对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的认识等。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日记,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校每两周检查一次写绘作业、日记的批改情况。
(三)学校、班级主题帖的建立。实验教师要在“教育在线”建立“毛虫与蝴蝶”实验班级专题帖。及时上传自己的教学随笔,学生的读书感悟,以及各种读书活动的精彩记录,并鼓励学生们在教育在线注册,要求他们关注班级主题帖的动态,随时上传自己的感悟以及书画作品。学校的主题帖“点亮耙徽敌牡”由实验教师轮流管理,保证每天都有更新。实验教师随时关注学校工作动态,关注新教育动态,经常与论坛上的优秀教师探讨,交流。
四、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张红梅
副组长:易光荣
成员:全体实验教师。
五、活动安排
9月份:
1,学习学校制定的《新教育实验工作方案》。
2,实验教师建立个人博客:
3,确定班级主题帖主题,建立班级主题帖。
10月份:
1,优秀教师随笔评选活动;
2,在学生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3,优秀写绘作业,优秀日记展览活动;
11月份;
1,实验教师交流随笔书写心得;
2,开展优秀班级主题帖展示活动;
12月份;
1,优秀教师随笔集评选活动;
2,“日记之星”,“写绘之星”评选活动;
3,年度“优秀教室”评选活动;
元月份;
各项目活动总结,相关资料的收集、归类、整理
主题新教育文章只心得体会二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园。
在这教育的伊甸园里我看到了五个光芒闪耀的花环悬挂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它们的名字叫作德、智、体、美、劳。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一位叫布罗迪的英国退休教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它们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习作,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
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
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
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
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教授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
今天,我终于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找到了追寻已久的答案。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要挖掘你生活中、职业中的内在魅力。”
教师,作为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榜的最前列,但是我相信,一个优秀的、理想的教师,一定会在自己的内心把它排在最前列!
是啊!细想一下,我们的心态一般都比同龄人要有活力很多,这是我们的职业,我们的孩子给予我们的美丽,是孩子们影响着我们,带动着我们,年轻着我们,使我们的青春延续再延续......
拜读了《新教育之梦》一书之后,我不再怕自己老了怎么办?不再问自己还要教多少年书?因为我知道了“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朱教授说“一些人,他教了一年,然后重复了五年,十年,及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追求作一个实实在在的教师: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一个自信、自强、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挑战自我的老师;一个善于合作,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我相信那必将是一个永远年轻老师。
花儿不会因为畏惧凋谢而后悔绽放,小溪不会因为畏惧干涸而放弃流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命中最精彩的“一阵子”,它们都知道抓住每个最精彩的“一阵子”去赢取一辈子的生存价值。
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怀着“新教育之梦”谱写自己辉煌的“一辈子”!
主题新教育文章只心得体会三
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依法治教。
全体教师都要树立一个干好教育的使命感、紧迫感和压力感。要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规范性,要做到爱岗、乐教、善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要树立教育新观念,打破旧思想、旧观念,要以新的风貌塑造我校教师的新形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切实加强我校的政治学习的制度落实,并开好每周的总结会和周前会。另一方面加强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并依法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方案,更广泛地开展“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活动。
新教育文章只心得体会 新教育有感(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