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最新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0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教学内容:书88页--89页,练习十六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24时计时法的来历,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能计算不超过24时的中间经过时间。

3、能够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进行换算。

教学重点:掌握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对话: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7时播“东方时空”。

不!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7时播“新闻联播”。

他们谁说得对?( 生争议)

实际上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早上7时播“东方时空”,

晚上7时播“新闻联播”。

为了简明不易出错,邮电、交通和广播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出示3副挂图

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时。第一圈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撕到晚上12时,也是12时。

用钟面演示上午12时,在演示到下午1时。

问:刚才是几时?现在时针又走了几时?

议一议:

下午 1时是13时,下午2时是(  )时,下午6时是(  )时,晚上12时(  )时,也是第二天的(  )时。

三、应用24时计时法

例1     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

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在钟面上拨一拨

15时    21时     20时40分    23时17分

例2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

出示邮局挂图

指导画图分析,介绍中间经过时间的概念。

方法指导:减法

四、课堂活动

对口令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间的兑换

五、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出示3副挂图

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时。第一圈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是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撕到晚上12时,也是12时。

用钟面演示上午12时,在演示到下午1时。

问:刚才是几时?现在时针又走了几时?

议一议:

下午 1时是13时,下午2时是(  )时,下午6时是(  )时,晚上12时(  )时,也是第二天的(  )时。

三、应用24时计时法

例1     用24时计时法说一说

下午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什么时候放学?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在钟面上拨一拨

15时    21时     20时40分    23时17分

例2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

出示邮局挂图

指导画图分析,介绍中间经过时间的概念。

方法指导:减法

四、课堂活动

对口令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间的兑换

五、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1题

2、练习十六2题

找朋友     把表示时刻相同的用线连接起来。

3、练习十六3题

芳芳的一天      连线

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

计算中间经过时间

教学内容:书90页例3练习十六4--8题

教学目标:掌握由已知时刻求中间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一天共(  )时         

下午3时是(  )时

晚上8时是(  )时

二、教学新知

出示小名睡觉、起床的时间挂图

问:小名什么时候开始睡觉?

问:小名什么时候起床?

问:小名一共睡了多少小时?

用前一节课学习的方法能解决吗 ?

那应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

先计算第一天24时前睡了多少小时?

再计算第二天谁了多少时间,加起来。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计算自己一天的睡觉时间,同方交流。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4题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5题

观察,分析题仪,先计算在比较

时间短的车速较快

3、练习十六6题

读题,分析独立解决

四、课外作业

7、8题

实践活动

做一个家庭年历

目标:

1、通过自制家庭年历,巩固与年月日有关的所有知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过程:

一、交代目标任务

二、调查

1、家中重要的纪念日

2、自制活动经费预算计划

3、选者年历纸

4、调查制作年历的每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

5、设计年历的外观

6、完成年历

三、展览交流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今天的课堂,因为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课堂非常顺利。

上课了,我先讲解昨日的节节清试卷。本来不准备这一节开始就讲练习。可是,不讲,没有办法对年月日中的平年闰年做以了结,于是,那就讲吧!在讲的过程中,有5个男生不听讲,我让他们搬着凳子坐到讲台前,我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题讲完了,我准备再让学生做一遍,一会第3节,原题再来一遍,看有多少100分的。这是第一次节节清,我给了基础分86分,明确告诉学生这是给你认真上课积极发言的奖励,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卷子上的14分得到,你就是100分。学生很受鼓舞。都表示下一次一定可以得100分的,一会第三节课就做,一定要让孩子体验到高分的感觉!学生才可能对数学感兴趣!

正式开始上课了。我先出示数学书上的图,让学生写时间。大部分学生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完成的很快。我转了一圈,指导了几个。小组内互相帮忙对对答案。接着,了解时分秒的换算进率。又引出24时是一天。接着我指出8幅图中有3个表示12点,如果不说清楚,就搞不清是什么时间的12点,由此引出24时计时法。

学生看自己的钟表模型,用手指出钟表时针走两圈才过一天,第一圈是0时到12时,第2圈如何表示呢?学生指出下午1时是13点,下午2时是14点……以此类推,知道了加上12就是24时的表示法。那么给出24时计时法怎么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几点呢?学生想到用这个时间减去12,就可以知道了。

掌握了这个方法,重新去填写8幅图的时间,学生经过了自己换算的过程,小组内交流后确定全部都会了。高潮来了,一个小组挑一名学生上台,请其他小组的人给他出题。出题的人我不叫他的名字,直接叫他王老师,刘老师,周老师。这一称呼老师不打紧,学生的热情顿时就起来了,纷纷要给台上的学生出题。不用维持纪律,也不用招呼学生向前看,所有学生的注意力空前集中。台上的学生大都是学困生,上台时还有点紧张,可是因为掌握住了方法,很快放松下来。即使有不会的,也请老师教一教,再出题就能完成了,我也给他们组记上了10分,他们也都高高兴兴的下台去了。到最后一组,我出题,我说请指出28点在哪里,台上的学生一愣,说没有28点呀?台下有人说有28点,不就是4点吗?台上的学生就指着4说是4点。我笑了,说一天有24小时,有28小时吗?人家问的这道题就有问题,你要大胆的说没有!这个学生也笑了,我又问他,25点在哪里?他说:没有。全班一阵掌声。

这一轮过后,学生对换算已经没有疑问了。做练习题一,还是先自己完成,然后小组订正,全班交流。

这一节课,完成的很好。下一节要能根据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个难题,还得好好备课。

上了4节数学课了,学生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了。我每天都领着学生完成数学日记。实际上就是对昨天知识点的复习和总结。学生写起来非常简单。比如昨天写的是“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句话的意思是 ”。今天写的是“平年有 天, 年是平年,因为 。闰年有 天, 年是闰年,因为 。”下一周还要领着写。我主要是利用经典诵读的时间完成。经典诵读时间背5遍古诗,接下来再用5分钟就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

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2、会进行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4、感受和体验时间,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师:你的反应最快。你说说看。

师:嗯,你是这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情境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听一段音乐(播放新闻联播开场曲)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你知道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吗?

生:7点半。师:7点半看完了啊!

生:7点看!

师:什么时候的7点?说完整。

生:下午的7点。

师:还可怎么说?

生:晚上的7点

师:新闻联播开始的时候天黑了,我们把它叫做晚上7:00。

老师把它写下来。

板书:晚上7:00

师:老师在新闻联播刚开始的时候截取了一个画面,上面显示的时间是19:00。(出示画面)。

师:这19:00和大家说的晚上7:00一样吗?

师:19:00与晚上7:00指的都是一天中的同一时刻。晚上7:00就是19:00。

2、找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

生自由说,教师出示生活使用24时计时法计时的情况。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揭示课题

师:像19: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为24时计时法。(黑板上贴出2);像我们平时所说的晚上7: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一般称为为普通计时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学生齐读。)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1、揭示研究内容:名称、关系、区别、转化

师:对于24时计时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评价:嗯,你们想知道吗?

这是一个好问题,值得大家去探究。

嗯,值得研究。

你很有想法。

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a、出示0时:

师:同学们,钟面上现在是几时?夜里12时也叫0时,它是一天的开始。想一想,这时你在干什么?是的,新的一天就在我们甜蜜的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b、出示1时

师:时针继续转动,走过了一大格,现在是几时?

生:1时

师:你说得对,现在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时(板书:1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凌晨1时”。(板书:凌晨1时)新的一天刚过了1小时,我们依旧在睡梦中。

生:凌晨1时

师:你说得对,凌晨1时(板书),凌晨1时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时板书。(1时)那么钟面上现在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几时?(1时)

c、出示7时

d、出示12时

师:时针继续转动,红日当头,现在是几时?(中午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板书:中午12时 12时)想一想,时针从夜里的12时开始到中午的12时,转了几圈?经过了几小时?一天结束了吗?到中午的12时一天刚过了一半,时针还要继续再转一圈。

e、第二圈1时

师:注意观察,时针开始走第二圈了,现在是几时?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副板书:13时、下午1时)

生1:下午1时

生2:13时

生3:1时

师:你同意谁的观点?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同意生1:你为什么同意他?他说得有道理吗?是啊,现在的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就是下午1时。(板书:下午1时)

同意生2:为什么是13时?是啊,第二圈又出现了1时,为了跟第一圈的1时进行区别,我们从中午12时开始接着往下数,12接着往下数一个12 1就是13,下午1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3时。

生3:用1时表示,有没有道理?

f、第二圈2时

师:现在是几时?下午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又是几时?你是怎样想的?

生1:接着往下数一个是14时。

生2:12 2=14时

师:为什么要加12?你真会动脑筋!

师:用我们同学刚才的方法,你知道下午4时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那晚上9时呢?

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时针的转动,一起来用24时计时法来数一数钟面上下午的时刻。

g、24时

师:又回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是几时?(24时)到24时,一天就结束了,24时是一天的结束,同时它又是新一天的开始,这时也是0时,它是今天的24时,又是明天的0时。

h、揭示名称

1)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来回想一下刚才时针转动的情况,时针从凌晨0时开始转,到中午12时正好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开始再继续转一圈到夜里12时,又是12小时,一天一共几小时?也就是1日=24小时(课件出示)

在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共24时,这种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24时计时法。

i、比较内外圈关系

师:仔细观察钟面,钟面上外圈的数表示什么?是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数;表示下午和晚上的时刻)

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内圈的数 12=外圈的数)

师:它们为什么会相差12呢?

师:原来是这样!30()班的同学真了不起,头脑灵活反应快。

3、研究两种计时法的关系

a、师:知道了这个关系,那我们来看看黑板上的两种计时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先仔细观察再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b、反馈: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1、普通计时法有时间词,24时计时法没有。)

师:为什么普通计时法要有时间词,而24时计时法不需要?

小结:是啊,24时计时法是从0时到24时来表示时间的,每个数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普通计时法中的每个数在一天中都会出现两次,必须加上时间词进行区分。

(2、下午1时前:两种计时法的数一样;下午1时开始:普通计时法 12=24时计时法)

c、练习:

师: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如果告诉你一个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你能把它改成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吗?好,上午10时?晚上11时?(生个别回答)像这样,同桌两人,每人出一题考考你的同桌。如果你的同桌回答对的,请你为他鼓鼓掌。

小结:24时计时法方便、简明、不易出错,在电视上、银行里等公共场所用得比较多,而普通计时法由于和钟面上显示的一致,在平时生活、交流对话时应用的较多。

4、综合练习

出示部分学校作息表

投影反馈。

5、计算经过的时间

a、师:同学上午8时左右到校,中午11时左右吃中饭,那么我们同学上午在校的时间大约有多长呢?你是怎么想的?(直接回答)

b、师:从中午12:35开始午间驿站,到下午15:35第三节课结束,我们同学下午在校的时间是多长呢?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看着钟面数一数、画一画。

反馈:谁来说说下午在校时间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感受到时间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寒假马上就要到了,课后,大家可以用24时计时法为自己制作一份寒假作息表。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 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 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 (播放活动钟表课件) 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 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凌晨1时

下午1时

凌晨2时

下午2时

凌晨3时

下午3时

凌晨4时

下午4时

早晨5时

下午5时

早晨6时

下午6时

早晨7时

晚上7时

上午8时

晚上8时

上午9时

晚上9时

上午10时

晚上10时

上午11时

晚上11时

中午12时

晚上12时

2.这种计时法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用到,我们就叫它普通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用1时到12时来表示时间,前面必须要加上凌晨、早晨、中午、下午、晚上等时间词,老师觉得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有点麻烦,并且前面如果掉了时间词的话,就会出错,就像刚才的请柬一样。那咱们能不能发明一种简明易记,又不易出错的计时法呢?咱们干脆不要前面的时间词了,夜里的12时,是一天的开始,我们就叫它0时,接下来就叫1时、…12时,那下午1时叫什么呢?对,接着12往下数,13、14……。24时。(课件演示)

3.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也是这样想的,用0-24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这种计时法,就叫24时计时法。

4. 24时计时法是怎样来计时的?

下面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天的时间,(出示课件)

(通过活动钟表来感受一天的时间。)夜里12时,也就是24时计时法的0时,新的一天开始了,接下来是1时、2时………。12时。接着走第二圈,13时、14时……………。24时。一天结束了。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遍一天的时间,请同学们边看钟表边做动作来表示这时你在做什么。

5.想一想刚才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一共走了几圈?共多少小时?(板书)所以人们才发明了24时计时法。

6.那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呢?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请看:(出示课件:地球的自转)

7.小组探究,解决问题。

(1)拨一拨: 在钟面模型上从0时拨到24时,边拨边读出每个时刻。

(2)填一填:用24时计时法填写钟面外圈的时刻

(3)议一议: 钟面上外圈数字表示什么? 外圈数字和对应的内圈数字有什么关系? (如:1时和13时,2时和14时… … )

8.学习了24时计时法,刚才的请柬就可以写成19时了。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计时法?

9. 24时计时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资料,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画面)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来探究24时计时法这种计时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智慧来感悟新知,自然生成。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提升认识,总结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方法。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你喜欢哪一种呢?

那么二者之间的转化就非常重要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看课件自主总结方法。)

四、精心练习,巩固提高。

五、拓展延伸。

1.欣赏古代的计时法。(课件展示)

2.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计时法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未来社会的计时法就靠你们去发明创造了,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所作为。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教科书第49—50页

1、 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初步理解其基本原理,会用24时记 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 发现并理解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 24时记时法之间的换算。

3、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理24时记时法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 比较、归纳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4、 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 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之间的关系。

一、 情境导入。

(沙漏,影钟,水钟)

播放幻灯片,教师做适当介绍。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记时法。(板书:记时法)

问:哪位小朋友能象主持人一样播报节目表呢?

请两到三位小朋友尝试一下。

师:听完他的播报,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钟面上最多只有12时,14时是什么意思呢?请学生说一说。

(14时是下午2时。)

师:钟面上有14时吗?为什么14时就是下午的2时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间交流讨论一下。

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的评价。

师:同学们,咱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一天钟面上指针的变化。

(出示钟面)

师:一天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你知道是几时吗?(零时,晚上12时)

指针转动,这时是几时呢?(钟面上指针停止在1时)

(指针停止在7时)现在是几时?这时你觉得自己会在做什么呢? (指针停止在12时)问:指针现在指向几?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呢?(12时)

师:指针从0时走到了12时,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我们用一条彩条来表示。那一天结束了吗? 指针继续转动,再往下呢?(指针停止在13时)

师:当你悄然入睡的时候,时针依然在不停的转动,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一天结束了。这时的时刻是几时?(24时,也是零时)

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一天时针在钟面上一共转动了几圈呢?(2圈)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24个小时)

我们把时针转动的第二圈也用彩条表示。(出示彩条)

师:我们再来看一次一天钟面上指针的转动。一天从0时开始,转动了24小时。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天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利用好每分每秒。

让学生说一说,教师板书如下:

(24时记时法) (普通记时法)

8︰10 上午8时10分

14︰00 下午2时

18︰30 下午6时30分

19︰00 晚上7点

三、 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师:我们再来看看彩条。这张直条图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了24份,观察直条图上表示时间的数,你会想到哪种记时方法?(24时记时法)

问:那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这些时刻用普通记时法又该怎样表示呢? 选取几个时间让学生集体来说一说。(8︰00、10︰00、12︰00、14︰00、20︰00)

师:拿出大家的练习卡,迅速的把它填好。

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下,观察这两种记时方法,你能发现什么?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归纳。

(将24时记时法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候,要将时间分成两部分。从0时到12时这一段,直接添加时间词。超过13时的时间要减去12,然后再加上时间词。)

四、 巩固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24时记时法? 让学生说一说。

再出示相关图片信息,让学生练习两种记时法之间的转换。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里显示的是什么时刻,并进行两种记时法间的转换。

2、师:有个小朋友叫露露,她记录了自己的家人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让学生读一读,再转换成普通记时法的时间。 师:那请你帮助露露把这些电视节目按照每天播出的时间排一排。

3、找朋友。 游戏规则:大卡片上的时钟显示某一时刻,让拿小卡片的学生找一找和自己对应的时刻。 找到之后说一说自己手上拿的时间分别怎么读,相对应的普通记时法是什么? 大卡纸反面有一幅图画或者对时间的注释,再确定这一时间究竟是什么时刻。

4、师:这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你们都是按照这个时间来进行学习安排的。那大家知道这些时间是用哪种记时方法吗? 请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爱看书吗?请你设计学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用24时记时法)

五、 全课小结。

师: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24时记时法)学会了记时方法,那你觉得对你有用吗? 师:24时记时法也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是很有帮助的。时钟是不停的转动,时间悄悄的就从身边溜走,所以应该有计划的进行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

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5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5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5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

师:原来,一天有2个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懒羊羊在通知的时候没有说明是早上的5时,还是傍晚的5时,导致喜羊羊在早上5时就到了达了。生活中经常因为这样的描述出现错误,为了简易、不出错,广播、电视等部门都用24时计时法。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下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

1、出示教材第51页例3的节目预告表。

提问:这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节目预告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追问:怎么会有14:00呢?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用的是24时计时法,14:00是下午2时。

2、课件演示钟表。

(2)课件演示(时间)

结合演示,教师介绍: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是几时?(夜里12时),月亮高高挂,我们正在睡觉,时间继续走,早上8时,我们在哪里?(学校)时间继续走,中午12时,我们回到家,在家里吃饭。到这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了钟面的一圈,回到了12时,时间继续走,开始第二圈的旅程,到了晚上8时,我们要上床睡觉了。当时间走到晚上12时时,这一天就过去了,它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提问:现在时针一共走了几圈?(结合彩条,让学生看清走了2个12,是2圈)一共走了多少个小时?(24小时)

小结。

3、介绍24时计时法。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针走一圈的时刻时,钟面上的时针指几就是几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时,钟面上时针所指的数加上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

提问: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明确:

(1)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时,这个时刻从0时起过了几小时,就直接说几时;而普通计时法为了区别两个不同的时段,要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早上、下午、晚上等词。

(2)中午12时之前表示的时刻相同,1时之后,表示的时刻相差12小时。

追问:16:00是下午几时?18:30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16:00是下午4时,18:30是下午6时30分。

让学生用两种计时法分别描述:明天下午5时或明天17时。

2、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钟面上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几时?

让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指明汇报

3、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2题。

(提醒学生将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

4、完成教材第52页“想想做做”第4题。

提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可能是上午,也可能是下午,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晚上。

让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最新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等奖(通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