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松鼠心得体会范本 松鼠课文总结(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课文松鼠心得体会范本一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 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领会到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
①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什么是绝招?你有什么绝招吗?或者,你见过哪些绝招??)
请学生回答,理解什么是“绝招”,如果学生无法准确回答,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或结合生活实际启发。(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
课件整理:绝招是指超群的技艺,一般人想象不到的手段、计策、办法。
②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阅读,了解本课应学到什么,学会什么。
1、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词句画出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理解。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
2、检查预习效果,请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生词。
教师请学生说一说哪些生词容易读错、写错,以及怎样更好的记住它们,避免记错。
3、请学生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几个小伙伴之间比试绝招的事。(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三、研:我研究,我快乐
请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师生共同评价,思考并小组讨论交流:
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他们比试了几次,涉及了哪几种绝招?(请同学们在课文中画出来,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
学生回答,教师整理。
1、他们的绝招是怎么会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相应的句子。
……
2、小柱子呢?为什么他第一次的绝招和第二次的绝招完全不同?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第二个绝招?
……
3、为什么“伙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
……
1、想象一下,小柱子的这个绝招是怎样练成的呢?
……(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教师规范其语言)
请同学们把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教师随机抽取几份,点评一下。如果时间不够,下节课再说一说点评结果。
2、你觉得小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特点?
……
3、你最佩服谁的绝招?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
……
育人——温馨寄语: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1、生词写两遍,明天听写。
2、做完本课《配套练习册》《课外作业》。
3、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想一想,写下来。
描写课文松鼠心得体会范本二
1、学习第1,2,3自然段,明白每段写小艇的哪一方面内容。
2、边读边想象,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特别是第二段的几个比喻句。
3、感情朗读,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4、背诵课文。(上限是背诵第二段,下限是背诵第2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划出重点句。讨论后板书:重要交通工具。
(2)想想重点句与前后句子是什么关系("水上城市"点明为什么重要,"等于街头的汽车"形象写出如何重要。)
(3)小结:我们可以抓住重点句概括段意,还可以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2、学习第2。3自然段。
过渡: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呢
(1)出示"小艇"幻灯片(或画片),用自己的话说说
小艇的特点。(注意引导想象小艇行动起来的情形和坐在舱里的感觉。)
(2)自由读第2自然段,圈划写得准确而生动的语句,朗读体会。
(3)交流(重点体会几个比喻句),相机指导朗读。
长,窄,深像独木船
板书外形翘像新月
轻巧,灵活仿佛一条蛇
感觉:软,有意思。
(4)借助板书,背诵第2自然段。(能力强的可背诵2,3自然段。)
(5)小结:作者从小艇的外表写到船舱里,两个自然段的观察角度不同。概括段意时,就要把两段的内容归并起来。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4段,思考课后习题1(2)。
(2)交流后板书;一般特殊
(3)指导感情朗读第4段,边读边想象船夫驾驶小艇的情形。
(重点引导想象在三种特殊情况下,船夫是如何操纵小艇的,进一步理解"操纵自如"的意思。)
(4)概括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与上文有什么关系
(5)小结: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一方面是船夫在水上城市长期训练的结果,另一方是由小艇自身的外形特点决定的,我们只有边读边联系,才能深入理解课文。
4、作业选做其中一题。
背诵并默写第之自然段。
(2)用"像……"造几个比喻句。
(3)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用自己的话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外形。(鼓励用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描写课文松鼠心得体会范本三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
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
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
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
3.抽查背诵。
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
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①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②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③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
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
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
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板书:图画美)
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
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
(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
(板书:清澄美)
师生共同总结:
背景---黄昏
状态----低飞
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课文松鼠心得体会范本 松鼠课文总结(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