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 端午节义卖心得(六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值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20xx年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经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现将20xx年端午节放假事项通知如下:

一、端午节放假时间定为6月20日,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二、各部门接通知后,妥善安排好值班工作,并将各部门值班表于20xx年x月x日下午17:00以前报公司办公室。

三、各部门要加强对值班人员的管理,认真落实公司突发事件预案制度,切实做好公司防火、安全、保卫等工作,发现苗头要及时向公司办公室值班人员报告。

公司办公室值班电话:

xx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日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音乐)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中午好!这一期的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啦!

1.本周是这学期的第x 周,今天x月x日,星期四,我是来自x 班的、

2.我是。

1.这次红领巾广播站的主题是弘扬传统文化,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为大家安排了《校园直通车》、《哆来咪点歌台》、和《好书推荐》栏目。

2.回顾一周要闻,浓缩校园资讯,这里是《校园直通车》栏目。

1.上周我们学校迎来了新生报名,许多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劳碌奔波着,因为进入小学预示着学习的生涯开始啦。

2.是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爸爸妈妈的殷切期望。

1.上周星期三,区领导来我校参观了腰鼓展演,总体上非常满意,希望我们腰鼓队员们再接再厉,把我们怡江小学的风采展示在观众面前。

2、接下来要进入到本次红领巾广播的主题: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端午节的知识。

首先送上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过端午》,希望歌声能传递给你美好的祝愿。

听了这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我也想说一首歌谣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音乐)1.你读的真好。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眼看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来到了,大家对端午节的知识了解多少呢?

2.嗨!端午节不就是吃鸡蛋、吃粽子吗?

1.那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鸡蛋和粽子吗?

2.不知道,你快给大家说说吧!

1.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说法流传得最广。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京都。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汩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接下来的故事请童泽瑞继续讲述。

2. 百姓们爱戴,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争相打捞遗体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进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遗体。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

1: 真没想到,在端午节的背后还有如此感人的故事。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我想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能过得更有意义。

端午是个特别的节日,雄黄酒,艾草,香囊,五彩丝线,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由此可见一斑吧。美丽的传说和人们的宗教情节,让这个节日平添了几分灵性和热闹。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2.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1.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2.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1.节日的前一天,是最有气氛的。端午也不例外,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小街道,空气里弥漫的是节日的味道。到处是人们挑卖的花花绿绿的香囊,粽子,鸭蛋等一切与节日有关的东西。人们格外忙碌,格外欢快,这就是幸福的生活吧。

艾草一早要插到门头的,据说可以辟邪。可喜的是,卖艾草的到处都是,生意奇好。习俗正日渐走入城市,被更多人认可和传播,大俗大雅。

1.节日是生活给予人们的馈赠,在翘首等待的过程中充满了惊喜,所有的准备都是甜蜜

2.原来端午节也是优雅的、浪漫的,时尚的、欢快的,只要你用心去体会。

1.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好书推荐版块

乙:一年级我为大家推荐《亲子儿歌》。

推荐理由是:儿歌的内容丰富,涉及生活、学习、自然、科技等,简短、丰富、有趣的语言深深吸引孩子,且容易理解。插图色彩鲜艳,能激起孩子阅读的兴趣。文字清晰,且有注音,适合低年级儿童识字少的特点。

甲:二年级我为大家推荐的是《小鹿斑比》

推荐理由: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一只名叫斑比的小鹿,它聪明、善良、活泼可爱,向往着森林和草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经历了许多磨难以后,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为新鹿王。

乙:三年级为大家推荐的是《木偶的森林》

推荐理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这样人类才能和动物和平共处,共同生存。

甲:四年级我为大家已推荐的是《我要做好孩子》

推荐理由是:故事的主人公虽然学习中等,却又有着执着向上的精神。她敢于向困难斗争,越难的题目她越要做出来;她注重感情,很相信朋友……读了这本书,你能从书中的人物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能够和主人公一起进步!你想知道她是怎么努力变成好孩子的吗?那么,就拿起书,一起走进好孩子的世界吧!

乙:五年级我校大家推荐的是《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是一部非常现实,非常具有寓意的文学经典。文中的老渔夫虽然在物质上失败了,但精神上从来没有被打败过,小说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甲:六年级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城南旧事》

推荐理由:这是本神奇的书,像一位绘画大师,描绘了老北京的风土人情;这是本精致的书,像一曲旋律悠扬的乐曲,谱写出了真实的人性世界。小说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就让我们慢慢品出诗的芬芳吧!

乙:读书会使我们快乐,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热爱读书吧,书会给你无穷的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以上就是今天红领巾广播的全部内容,是由()中队的、为您播送的。感谢您的关注和收听,祝大家天天快乐、笑口常开!下期节目再见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阵骤雨,带来初夏湿热纷乱的躁动。农历的五月,雨后潮湿沉闷的空气里,总是带着薄薄的竹叶香气。端午节的粽子在异乡的街头重又出现,一种许久不经触碰的感伤,默默涌上心头。祖母熟悉而亲切的笑脸在脑海中的印记依然清晰,她小而轻健的身影却仿佛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而遥远。

以前的那些五月,我是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女,在故乡古老的瓦屋中,在祖母温柔的疼爱里,稚嫩而单纯。

我总是在初五这一天清晨,挽着祖母爬满皱纹的手,踏着雨后的湿泥,来到村边那片翠翠的竹林,采摘鲜嫩的竹叶。青草湿了裙裾,衣袖沾满雨滴,我心里有一股香甜的气息晕染开来,和着微雨和泥土的湿气。采回一篮子沾满雨水的嫩叶,放在井台旁边。祖母搬来年代久远的木桶,打上清冽冽的井水,把一片片竹叶洗得青艳欲滴。那滴水的屋檐,清凉的井水,竹叶泛着的微绿的光,以及祖母在井台旁边轻轻搓洗的身影,多年以后的今天想起,总以为是一场梦,一场温情而生动的梦。

祖母说,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溪水是“龙须水”,正午时分到溪边清洗便可洗去晦气。我在旷野中的小溪旁,把脚轻轻探入水中,似乎有许多小鱼在脚指头上轻轻咬动,麻麻的,痒痒的。一把乌黑的长发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中轻轻游动,祖母柔柔地帮我搓着,那时的我总相信一切的不愉快都会随着溪水的游走而流向远方。少女满怀的梦和甜蜜在这种古老的慰藉中愈加鲜活。

五月的午后总会有阳光,葡萄架上的蛛网不时地反射几缕,映着祖母的银丝发线以及额头上皱纹缝隙里渗出的汗水。她将一把咸草系在窗栏上,把那些泛青的竹叶和雪白的糯米包成一个个精巧玲珑的小粽子,再用咸草系牢。一串串棱角分明的小粽子吊在窗栏上,不像食物,倒像是艺术品,可爱而诱人。我坐在祖母旁边,学着她用咸草缠绕着小粽球,学了许多个年头却总不及祖母包得精巧,而且祖母所包的粽子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老屋里的大灶上冒出腾腾的蒸气,竹叶香、糯米香便弥漫在空气中。自她离开以后,这种香味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祖母离开时也是将近农历五月,也是那样骤雨骤晴的天气。那一年的端午节,我在空荡荡的老屋里猛然间发现一切都消失了。那一年我搬离了老屋,住进了城里,那曾经的一切,只剩下记忆,在一些不经意间的触碰之中闪出些许伤感而又甜蜜的感觉。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同学们,老师:

大家好!我是木瑾瑾!马上我们迎来的就是端午节,听到这个节日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但我还是要为大家介绍介绍!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十二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天等。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归纳起来,大概有几点吧:

一、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诗人,他在这天汩罗江殉国。

二、迎接伍子胥,当时人们把伍子胥视为河神。

三、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她只有十四岁,每日每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亲的尸体。

四、迎涛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后来人们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都是用艾叶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蜜枣粽等。我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划龙舟是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龙舟不是一个人在划,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划,有一个人在前面击鼓。龙舟的样子更是美轮美奂,非常精致,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们都是精雕细琢。我们还会看到街上的妇女都带着艾虎,人们认为艾虎可以驱邪,小孩子们还会戴着香囊,可以驱避毒虫。今天就讲到这里了,端午节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绍喽!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带香囊;

五彩线,系手腕;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许就是后来“五”渐渐通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如果把一年的循环比作一个人类个体成长过程的话,端午节就像是成长到青春期的少年,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向着外部世界蓬勃生发,力量的发散似乎减少了对于内在的关照,而即将到来又是一个阳盛毒气盛的季节。此时,我们需要一种力量来帮助我们接受真实的世界,不恐惧,去转化它,让我们变得强健,使自己得到净化,让我们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活动流程

时间:20xx年x月x日(星期一)9:00-11:30

地点:金囡幼儿园(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753号,百通馨苑三区)

活动流程:

9:00 ~ 9:40签到游园(包粽子、做五彩线、缝香包手工活动)

9:40 ~ 10:00端午晨圈

10:00~10:30端午节庆点心,餐后艾叶洗手

10:30~11:00游戏划龙舟

11:00~11:20偶戏

11:20~11:30结束圈

报名方式:园内孩子请直接到主班老师处报名

园外家长请短息报名:13573815299陈老师

报名时请留下孩子姓名和年龄。

收费标准:1大人 1儿童35元,2大人 1儿童50元

缴费方式:园内孩子请直接交给主班老师

园外家长请交到金囡幼儿园陈老师处。

报名时间:即日起-20xx年x月x日前

注意事项

为保证庆典在宁静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我们共同约定如下:

1、活动期间,请将您的手机调至静音状态,如接电话请勿在活动区域。

2、为了环保,请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请自带水杯及餐具(吃粽子)。

3、为了给我们的孩子做好榜样,请一定不要迟到,并提前10分钟到达。

4、偶戏表演时请安静,请再次确保手机处于静音状态,该环节禁止拍照。

5、庆典活动结束请家长一起配合收拾、清扫。

6、参加活动的孩子由家长负责照顾,请家长实时陪同。感谢您的配合!

描写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教材分析:

本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民间文化,旨在让大家关注民俗,了解各地民风民俗和民间艺人轶事。就本文而言,要具体地体会作者用平实的笔触记录地平实生活中的诗意之美和动人底蕴。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2、品味本文平淡质朴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体会鸭蛋中包含的作者的故乡情结,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以端午节习俗入题 2、作者简介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若换成这些题目,你觉得如何?----《家乡的端午节》、《我爱家乡的鸭蛋》,赞成或反对?请说明理由。

了解并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三、研读课文,品析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喜爱的语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谈谈感受、理由,品味课文浓厚的口语色彩和平淡质朴的语言特色,以及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自然生活之趣。

四、点明主旨,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清明节过了,大家接下来期待的将是什么节日?

生齐答:端午节。

师:就知道你们盼着玩呢。(生笑)那你们知道咱们这里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吗?

生1(大声抢答):吃粽子!

生2:就知道吃!还有呢,插艾,我奶说能避邪,还驱蚊。哦,还有,我奶还用艾草给我缝香包。

生3:赛龙舟(被另一生打断:那不是我们这地方的。南方才有呢。)

师:说得没错。南方地区端午多赛龙舟,而北方地区缺水,河流不多,而且端午时节,气温水温仍然很低,不适宜下水玩乐。

师:我们这里还有没有其他的习俗呢?(生沉默)我们北方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是吃粽子、插艾草。而有的地方端午习俗多的很呢。今天咱们就去见识见识江苏高邮的端午节都有什么风俗习惯。先请大家来认识一下作者,读一下注释1

(生读注释)

师: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可见,这篇文章正是写他家乡的端午节。

二、 感知内容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解决字词

生朗读

师:读完了吗?文中有几个字词,我来考考你们:“槛”读什么?

生:kǎn

师:“门槛”是门的哪一部分?

生:门下面的横木

师:准确说是门框和地面相接的横木。大家知道它还有什么意思吗?

生1:你家门槛高,我可高攀不上。(学生哈哈大笑)

师:我家没门槛,低得很,随时欢迎你来。(生笑)这里有什么意思了呀?

生2:指家里地位高吧。

师:嗯,可以这么说,但往往是带有揶揄讽刺的意味。还有别的意思不?

生3:我爷爷已经过了70岁的门槛儿。

师:那这里的门槛是指什么呢?

生3:年龄界限吧

师:准确。我们再看一个词:门楣,那这门楣指门的什么部分?

生:门框上的横木,是和门槛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师:非常恰当。再看一个字:“鸭蛋络子”中的“络”读什么?

生1:lùo

生:不是!读lào

师:为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生1:“网络、脉络”读“lùo”,是指网状的东西吧

生2:跟丝线有关。

生3:那“鸭蛋络子”也跟线有关呀

生2:可那些都是挺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像还有“联络”

师:嗯,可以这么理解吧,“鸭蛋络子”读lào,是口语,就是用线绳编织的可以装东西的小网袋。好了,咱们下面来看看课文

师:大家刚才把课文读了一遍,大家读的过程中,我突发奇想,给课文另取了两个题目,大家看我取的这两个,评价一下我拟题的水平高不高?一个是《我爱家乡的鸭蛋》,另一个是《家乡的端午节》。大家结合刚才对课文的了解,帮我看看这俩题目哪个好?

生翻书,浏览课文

生1:我觉得第一个比第二个好,因为第二个是《家乡的端午节》,课文内容和它不太符合啊,还应该写出他们家乡过端午节的具体过程,比如具体描绘几个活动场面等等

生2: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第一个也不恰当。因为课文虽然有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也介绍了家乡鸭蛋的特点,可我觉得作者还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端午时吃鸭蛋和平时吃不一样,小孩子端午节时鸭蛋的玩法有很多,也很快乐。

师:丫头伶牙俐齿,读得用心,思维敏锐。我被你说服了。没错,这俩题目就内容而言都不合适。可端午时候的鸭蛋确实和平日不一样,“特别”在哪里呢?

生:能吃,还能玩儿。

师:怎么玩儿法呢?

生1:要精挑细选,做成鸭蛋络子装饰;然后挂够了,就吃了,吃的时候还要小心,因为要用空蛋壳可以制成萤火虫灯。

生2:那么有趣啊,不知道咱们这里的鸭蛋行不行呢?

师:(笑)你可以试试看。你看,这小小的鸭蛋带给作者多少欢乐呀。刚才咱们通过对题目的比较,可以明白了:文章的题目规范了选材的内容和范围,选材可要精当才行。

师:我们来看看,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先把相关段落合并,然后用最简练的词句概括。

生浏览课文

师:做好了吗?谁来说说?

生1:第一自然段写端午风俗;第二、三自然段写家乡鸭蛋;第四、五、六自然段写端午鸭蛋

师:准确,精炼。可我有疑问了:写端午鸭蛋,自然要介绍家乡鸭蛋,这部分内容是要交代的。可是作者为什么那么具体地介绍端午节的其他风俗呢?

生1:因为作者好吃家乡的鸭蛋(其他生笑)

生2:因为鸭蛋是作者家乡的特产

生3:还因为端午节时,鸭蛋带来的快乐最多

师:都有道理。那么既然写当地的特产,那么作者一定是用最具特色的语言去对大家介绍的,咱们品不到鸭蛋,就品品写鸭蛋的文字,靠咱的意念去吃端午的鸭蛋。

三、 研读,品析语言

师:请大家细细品读2、3两段,画出你喜爱的句子,反复去读,好好感受一下你读出来的东西。

生或默读或小声读。

师:品完了没?尝到味儿吗?说说看。

生1:我喜欢这一句:“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师:让你说说,你还真说出这个句子呀,能不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呀?

生1读

师:那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生1:它写得很生动,筷子头一扎下去,红油就出来了……(有意把“扎”字读得特别重)

师(笑):来,老师帮你。(老师一边做动作,一边引导)“扎”写出了啥?

生1:动作。

师:那“扎”这个动作前还有个修饰词呢?

生:“一头!

师:“一头”扎下去,写出了“扎”的时候的什么特点?

生七嘴八舌:速度快 位置准 认真 熟练

师:对啊,这个动作,可以让我们想像出高邮人吃咸蛋的样子,那是很专业,很潇洒的啊!这也算是一种文化吧,叫咸蛋文化!敢情高邮人都是“咸蛋超人”啊,(大家笑)

师:那你再来读读这一句

生1再读

师:好多了。大家觉得这个句子还有没有写的有意思的地方?

生2:那个“吱”

师:“吱――”写啥?

生2:声音。

师:那你能读好这个字吗?

生2:能。后面有个破折号,所以要读长一点,读短了,就像老鼠叫。(学生哈哈大笑)(师也忍不住笑)

生2:还有,就是要读出冒油的意思,就像看到那蛋油正流呢

师:咦,想象力很丰富呀,文字到你那里都变动画片了。那你来读读

生2读

师:读得再夸张些

生2:再读(大家鼓掌)

师:那“吱”一声之后,出来的是什么?

生:红油

师:怎么出来的?

生:冒出来

师:“冒”就像地下泉水一样,是吧?那说明鸭蛋的什么特点?

生纷纷发言:油多,好吃,红油多啊! 争先恐后,新鲜! 鸭蛋壳都装不下了啊!

师:让我想起一句话:肥得流油。高邮的鸭蛋肥得流油。(众笑)什么感觉?(指一生)大家看他,他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啊!(生大乐)

师:用成语形容就是――

生:垂涎欲滴。

师:那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筷子头一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生齐读

师:大家感觉出这一筷子扎下去,作者会是啥表情了吗?

生:满脸的惊讶

师:嗯,不错。不要停,继续品――流出来的是什么油?

生:红油!

师:把“红”去掉,行不行啊?

生:不行,它表示颜色。

师:红彤彤的,迷死个人啦!(生大笑)

生1:还透明晶亮,油汪汪地,我就吃过

师:泛着油光,诱人的浓浓的香油――你们吃到了吗?(有生笑答:“没,可是好想吃啊。”)来,咱们大家把这一句话,再一起完整地读一遍

生有感情地读,有学生边读边吃吃地笑

师:别笑,再笑油都流到下巴上了。(生大笑)自我陶醉般地投入地读一遍生再读

师:读出什么味儿了呀?

生:香!甜!美!

师:那刚才作者满脸的“惊讶”,现在呢?会变成啥样?

生1:喜滋滋的

师:惊喜,对吧

生2:惊叹

师:对。这就是高邮的咸蛋。那可是其他地方的咸蛋比不了的。其他地方的咸蛋,是――就在本段中,找出来读――

生读: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师:就连京城北京的咸鸭蛋也是――

生读: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重读,读出反问句的味道。

生再读,加重语气: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了,对了,骄傲自豪的味道读出来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看你看,这个句子才多少字――

生:15个字。

师:大家评价说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而有味儿”,你看是不是这样的,仅仅十五个字,有动作,有声音,有色彩,有质地,有光泽,有情趣,有形象,在结构上又和上下文紧紧勾连,可是真经受得起咀嚼啊!

师:咱们再看看文中其他段落,还有没有写的很有意思的句子?

生1:有。“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师:说话者带着什么神情说的呀?

生1:肃然起敬

师:那你能带着这种神情再读一遍吗?

生1再读

师挺好。还有吗?

生2:“还不就是个鸭蛋!”

师:单读这一句,要带出什么口吻?

生2:不以为然(旁一生插嘴:不屑一顾)

师:那和后面一句连起来读呢?

生2:(读)还有惊奇

师:先不以为然再点出特别之处。

生3:还有这些句子也有意思――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这有什么好看呢?

师:你觉得有意思在哪里?

生3:就像汪曾祺坐在我们中间对我们说一样

师:体会的真不错。这也正是汪曾祺文章语言的另一个特色:口语色彩浓,比如还有“白嘴吃也可以”,娓娓道来,如拉家常,亲切自然。

四、 点明主旨,布置作业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虽然不能亲尝这美妙的鸭蛋,但我们却如同吃到了一般的甜美,对吧,同学们。

(生大喊:对)

师:作者写家乡的端午习俗,尤其写了端午的鸭蛋,是因为鸭蛋是家乡的特产,对家乡的鸭蛋介绍的如此具体,都是因为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来源于什么?

生:对家乡的热爱。

师:是呀,正如作者所写:“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种傲气就是因为对家乡的热恋,“最美故乡山,最甜故乡水。”小小的鸭蛋里,作者不但尝出了生活的滋味,也融进了浓浓的乡情。读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们不仅了解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习俗,知道了一种美食,积累了一种情感,而且还会让我们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去发现情趣,发现诗意,真实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布置作业:联系自身,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介绍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人、事或物。

[端午的鸭蛋说课课件]

端午义卖心得体会怎么写 端午节义卖心得(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0.0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