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 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的意义(二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一
1、工程名称:
2、合同造价:
3、开工工期:
4、质量标准:
5、安全标准:
二、依据工程合同和公司成本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工程成本考核指标。
a、考核指标:
1、目标成本:
2、计划工期:
3、管理费:
4、税收:
5、计划利润:
6、质量标准:
7、安全标准:
b、相关规定:
1、项目经理是该工程的第一责任人,以上指标为项目部和个人结算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项目部依据本考核标准按岗位很责任到人,必须进行目标细化分解,作为内部考核的标准。
3、超过或结余目标和管理费,按超过或结余部分百分比进行奖罚,(原则是控制指标准确、检查及时)具体由2财务落实。
4、安全事故发生一起重大质量事故或发生一起安全伤亡事故时,使用安全责任一票否决制,罚没全年奖金。
5、超过计划工期的,业主对公司进行处罚,此费用全部由项目承担。但公司应按工期计划按时供应源材料,保证项目资金准时到位。因资金材料原因造成的算是有公司负责。
三、本责任书一式三份,公司两份,项目部一份,双方签字生效。工程竣工验收,经财务审计后自然省内高校。
四、本办法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解释权归成本管理领导所有。
工程名称:
开竣工时间:
项目目标成本:
项目目标利润:
核定人:
核定日期:年月日
新疆嵘森水利建筑工程项目部:
有限责任公司
年月日
主题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二
系统概况:
本工程配管采用pvc管墙内及楼板内暗敷,电源管采用镀锌钢管。
1、施工顺序
按常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配合土建施工。砼板、墙、梁、柱内管线随主体施工进度施工,砌体内管线同砌体施工进度施工,部分不能预埋管线,在砌体达到一定强度后剔凿埋设。
2、施工流程
1、暗管敷设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线、线盒标记→管线、线盒定位→管路连接→管线、线盒加固。
2、明管敷设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线标记→管路连接。
3、施工方法
1、管线煨弯:pvc管用煨管器,钢管使用冲压弯头焊接。
2、管线切断:小管径采用手锯,较大管径使用管材切割机。
3、管线连接:(pvc管):采用专用fst系列接头、fsj/q系列锁母和专用粘接胶水。
4、暗管、盒固定:板内固定,木模采用钉子、细铁丝将盒绑扎固定。钢模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固定。墙、柱上线盒固定采用绑扎固定。管线采用铁丝与钢筋绑扎固定,固定间距1米一道,线盒旁150mm以内作加强绑扎一道。明配管管卡固定间距为:管卡与中间、转弯中间、器具或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中间管卡间距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表14.2.6设置。进入灯头盒、开关盒的线管数量超过4根选用大型盒。
5、暗配电气管线敷设:配管时要注意管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管线长度在无弯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两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要加接线盒。单段管线布置不能出现四个弯。埋入砼墙或地面的管子敷时要紧贴钢筋内侧与钢筋绑扎固定,尽量减少重叠高度,要注意管线至少要有15mm保护层。
6、明配电气管线敷设:明配管时要注意弯曲半径要大于管外径的6倍。管路布置要通畅、顺直。
7、地线连接:电源管配管后管与箱连接处,做跨接地线。焊接钢管地线连接采用≥φ6圆钢跨接,焊接长度不小于钢管外径的6倍,双面施焊。
4、施工质量控制重点
1、本工程电气配管预埋的重点是卫生间地面砼楼板中的管线预埋,因该工程卫生间内给水管线全部采用地面内暗埋,一旦出现板内管线不通的情况,二次配管势必要影响给水管线的敷设。因此必须保证板内配管的穿通率达到100%。施工中要注意配管的牢固性及接头质量,焊接连接要注意保证套管长度为管径的2.2倍、套管管径应与管径相匹配,对口处要套在钢管中间。电线管及塑料管接头连接后再用胶带包扎一道。
2、暗配电气管线布置:板内管线敷设要注意避开给、排水或其它专业立管穿楼板位置,特别是卫生间地面内管线。砼墙体和柱上配管时,为保证在同一室内标高的准确,使用二次接管,在砼墙上预留相应的槽,待土建施工完后再进行配管的工作。对地面甩出管、顶板的开关甩出管要注意甩出管的成品保护,防止管路堵塞。在砌体结构上配管时,尽量同砌体施工同时配管,不具备同时配管的情况下可在砌体强度上来后,用切割机开槽敷设。要注意开槽宽度不要大于管外径5mm。管线敷设好后用高于砌体砂浆标号的水泥砂浆封槽。
3、开关、插座、灯头盒布置:灯头盒的位置要注意在房间内的居中布置,开关盒位置要注意距门边窗边的距离要考虑装修后门(窗)套的安装尺寸,插座电盒位置要注意是否受散热器或散热器的影响
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 项目课程心得体会对幼儿总结的意义(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