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党史教育激斗志心得体会及感悟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文库(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党史教育激斗志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全称的创始人是蔡和森。1919年12月25日,蔡和森率领一批新民学会会员及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寻找“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良方。到达法国后,蔡和森“猛看猛译”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和列宁的数篇重要文章,迅速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为我国旅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先驱。1920年9月16日,蔡和森在写给毛泽东长达6000余字的信中,详细地阐述了成立共产党及其国际组织之必要,主张“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明确地提出只有组织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他还指出:这个党必须是高度集中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党的最高机关为中央委员会”“党的方略为多方面的,无论报纸、议院、团体,以及各种运动,绝对受中央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绝不能单独自由行动。”1920年12月和1921年1月,毛泽东给蔡和森的回信中,对蔡和森的主张,表示“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由此可见,蔡和森是掌握列宁建党学说最早、第一个完整提出“中国共产党”全称的创始人,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系统提出建党理论的理论家。

毫无疑问,建党百年、沧海桑田。这一百年,可歌可泣;这一百年,惊天动地;这一百年,丰功伟绩;这一百年,辉煌征程。实实在在写满了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上海石库门、嘉兴南湖,到井冈山、遵义城;从延安、西柏坡,再到天安门,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革命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怎能忘记,在那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在敌强我弱的劣势下,却能以气吞山河的英勇气概,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率领亿万军民,不畏艰险,奋勇抗战,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新中国。

我们怎能忘记,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克服了一道道险阻,战胜了一个个难关,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让人民过上了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我们又怎能忘记,在阔步向前发展,不断改革创新,到处莺歌燕舞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仍一如既往地牢记初心使命,带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谋发展,锐意创新永向前,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又一个辉煌,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有力证明:从饥寒交迫,度日如年,饱受内外欺凌的过去,到扬眉吐气、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从人造卫星上天、原子弹发射成功,到举世瞩目的神舟七号升空;从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怀抱,到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从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按期完成……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一切都是空谈。也就是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更就没有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无数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无愧于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一个真正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党,这个真理已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里。

众所周知,铜陵是安徽皖南地区较早出现革命火种的红色热土。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就有一大批早期中共党员在家乡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如1928年1月,章逐明、陈雪吾等人在枞阳县横埠镇成立了枞阳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桐城直属支部,这是铜陵江北最早成立的党支部;1931年1月,凌霄等人在义安区西联镇钱湾村成立中共铜陵特别支部,这是当年铜陵地区最早成立的地下党组织,至今已90周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铜陵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铜陵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长期在敌强我弱的状态下坚持斗争。从1938年新四军进驻铜陵抗战开始,铜陵老区就是皖江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皖南事变中,铜陵党组织掩护突围新四军穿越封锁、渡过长江;在日、伪、顽重重包围中,坚持武装斗争,并保证了江南地区和江北新四军七师联络畅通;在解放战争期间,铜陵党组织和地下工作者积极参与渡江侦察,完成配合解放军渡江作战任务,为整个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和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铜陵便以“江南解放第一城”和“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的独特殊荣永载共和国的史册。

在近一个世纪的革命斗争历程中,铜陵保存和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红色遗产。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铜陵市区划调整后现有革命遗址116处,其中,市区59处,枞阳县57处。按类别划分,革命遗址旧址44处,纪念设施12处,烈士墓60处;按保护级别划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这一数据表明,每一个革命遗址,就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红色课堂;每一个红色景点,就是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6日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无疑,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次庆祝建党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认真讲好铜陵的红色故事。在我的记忆里,铜陵的红色故事确实是非常感人的。以铜陵义安区为例:有铜陵党组织创始人凌霄烈士的故事;有参加组建铜陵第一个党组织、创建铜陵游击大队、不忘初心的革命者章啸衡的故事;有“莫笑书生心胆怯,杀敌我有笔如枪”,在革命道路上逐渐成长为一名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张世杰的故事;有宁死不屈的革命英烈孙太然的故事;有抗日英雄陈益卿烈士的故事;有“敌工高手”陈尚和烈士的故事;有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张良仕的故事;有铜陵红色交通站的女主人,被乡亲们亲切称之为福奶奶的俞嫦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有无私无畏地战斗在敌人心脏地区,为建设新四军沿江地下交通站,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的章家元对敌斗争的故事;有在范家湾战斗牺牲的28位烈士的故事;有在渡江战役前夕,冒着生命危险,泅渡长江护送“江防图”赵傍根的英雄故事;还有渡江少年英雄,两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支前模范马毛姐的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1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由此可见,建党百年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好红色资源。对我们铜陵而言,就是要认真讲好铜陵的红色故事,传承好铜陵的红色基因,用铜陵党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感召人,用铜陵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人,引导我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继承革命事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永远奋斗的精神状态。这既是我们这代人的工作职责,更是一种政治担当和历史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我是1968年3月参军入伍,1969年10月加入党组织,至今已有53年党龄的老党员。特别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党中央决定,2021年首次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我认为,“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颁发,对于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汇聚全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使我们老党员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我这一生最崇拜的是共产党、爱戴共产党、信仰共产党,更为自己有幸生长在这个国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虽说现已退休了,但在这次庆祝建党百年的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一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学好党史、悟好思想、珍惜称号,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铸牢初心、铁心永远跟党走。在新长征的路上继续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新党史教育激斗志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最近一段时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回观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一句毛主席的词在脑海中浮现“看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不容易的,走过的路程更是艰辛的,在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华大地千疮百孔,满目苍痍,饿殍满地,内有军阀连连混战,外有帝国主义炮火轰打,但是,为了解民众于倒悬的党的创始人们,伟大的革命先烈们,顶住了重重压力,于1921年创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强,已经走过了91年辉煌的历程。

这91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探索救国之路,成成败败,经历了许多坎坷,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我们的前辈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就算只剩一丝希望,也要用尽全身的力量把它握紧,直到胜利的光芒洒落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

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从1949年建国到2011年,中国从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成功、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穷二白到今天成功承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的速度令世界刮目相看,国际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这一切让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让我们每个中国人感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

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党的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始终是贯穿党的建设的一条红线。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当时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

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直至革命斗争的最后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期间党员的先进性表现为:

始终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前沿,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昂扬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率先示范,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是党在新时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先进性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的中国人民,在胡锦涛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阔步前进。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独具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宜居城市”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我市实施清水工程,这是我市创建生态城市、构筑生态宜居高地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低碳经济、改善人居环境、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名党员,我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执政为民,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清水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责任重大,这是一场治理水环境的攻坚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结合各项工程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寻找工作重点,坚持靠前指挥,减少层次,解决问题,深入调研,综合分析,找准难点,突破瓶颈,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踏踏实实把清水工程做好,为天津建成生态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最新党史教育激斗志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1.“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2.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3.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是由陈望道翻译1920年8月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举行,会场设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5.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7.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8.党的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

9.党的二大确定的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最

党史教育激斗志心得体会及感悟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文库(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