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期间心得体会 工作岗位交流心得体会(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工作交流期间心得体会一
一、班主任要爱岗敬业。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面对的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因此,我们要全身心地热爱自己的岗位,把班主任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干,消除一切私心杂念,只有这样,我们工作起来才会快乐;同时,我们还要热爱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包括那些学困生和一些在其它方面暂时有问题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女来教育,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班里的同学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时刻在关心帮助他们。只有这样,班主任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才乐于接受我们的教导。
二、班主任要善于培养班级中得力的班干。
一个班级的健康成长,必定需要一个善于管理的班主任。所以,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必须在班级中选取几个得力的班干做为自己的助手,协助自己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比如,选一些班干管班级纪律,选一些班干负责同学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再选一些班干负责中队的一些具体工作等等,学习、生活、纪律等各项工作都有了负责人,班主任的工作就轻松了不少。班级管理工作安排好了,班主任在平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比如教育学生怎样以礼待人,怎样与同学相处,怎样感恩父母和老师,怎样和同学化解矛盾……有时教育学生做人,比教育学生做事更重要。
三、班主任工作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作为班主任,也要具有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只要运用得当,不仅班级管理得好,学风班风也会不错。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呢?大队辅导员韦主任给我们支了招:1、用良好的师德感染学生;2、用博大的爱心打动学生;3、以和谐的氛围凝聚学生;4、以心灵的沟通转化学生。是的,做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一个班,自己的师德很重要,因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而且还要用爱心去感化学生,用爱凝聚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这样,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才会顺利开展,工作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四、班主任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工作,家校联系和沟通非常重要,所以,班主任要时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或打电话,或家访,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一些表现,并了解学生的在家情况,教给家长一些教育或辅导孩子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并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学生。尽量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总之,这次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与道理,老师们的方法很好也很实用,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一定会取长补短,把老师们的好方法溶入到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争取把我的班主任工作开展得更好。
2022工作交流期间心得体会二
根据永仁县教育局永教通20__年23号文件关于《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通知精神,20__年我校工作在猛虎中心小学的指导下,本着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的原则,充分借鉴猛虎中心小学的管理经验和资源优势,找准自己的薄弱环节,虚心向猛虎中心小学学习,同时充分发挥了本校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加强管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有关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重视,规划有序。为了尽快落实“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缩小学校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教育局 “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布置安排,在猛虎中心小学的牵头带领下,两校行政领导召开了 “学校对口支援”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成立了领导小组,签定”校对校”教育对口支援协议书,并具协议如下:
1、支援学校每学期选派一名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授援学校进行工作指导,帮助学校提高领导层面的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授援学校每学期选派一名中层干部、骨干教师到支援学校进行培训学习。
2、双方学校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支援学校通过指导备课、上示范课、结对帮扶等形式,加强对授支援学校教师的培养,使受援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3、双方学校及时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共同交流现代教育管理、课改、寄宿制食堂及营养餐管理、勤工俭学等方面的工作,共享管理经验及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协议双方学校的办学水平。
4、双方学校每学年共同组织了一次同题考试,共同对考试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共同探究和交流教学改进措施。
5、充分利用两校的德育资源,每学年度联合开展了一次德育系列教育活动。
6、支援学校向受援学校无偿提供富余、闲置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具和图书资料。
7、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教师形成师徒结对关系,结对人数达到在双方教师总数的10%。
8、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学生形成手拉手关系,结对人数达到在双方学生总数的5%。
携手同行,共享成功。20__年6月10日,在张校长的邀请下,猛虎中心小学一行人在李校长的带领下18名学科骨干教师来到我校进行教学交流活动。上午,我校全体教师听取了猛虎中心小学的李雅容和杨婭两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展演,对我校教师来说,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取了示范作用,从而提高了我校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给我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帮组,也给了我们很大争优信心,真是受益匪浅。下午,首先是听了刘国富老师根据“维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设计的语文课堂教学----《养花》一课,然后全体教师分为各教研组进行团队评课,以项目性评价,分别从学生,教师,课堂三方面“一对一”的进行有机的评价。活动后由维的校区教导主任苏国荣老师做了“树人立志,笃学健体”的专题讲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各位老师又上了一堂增效提质的培训课。6月猛虎六年级教研组为我校提供模拟试题,在同一时间, 统一要求进行测试, 并把测试结果网络进行分析交流 。
为了贯彻落实“对口支援”工作,我校张校长带领部分班子成员于20__年9月11日到猛虎中心小学进行学习交流学习,为我校带回了很多办学、教育教学、下步办好少年宫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一年多来,两校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交流。
同享教学智慧,共谋学校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提炼“参与式”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月份,猛虎中心小学选派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勇君老师到我校进行教学指导;我校同时选派苏朝升老师到猛虎中心小学进行学习提高。
一年来,通过猛虎中心小学传经送宝到我校,再通过我们去猛虎中心小学实地学习。我们感受到的是“支援学校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精湛的教学技艺,更让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们”的那份真情。与此同时,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期末统测中,我校六年级学生有二人考上永仁一中民族班,五年级学生统测成绩居全县中上水平,全校教师荣获各级各类表彰64人次。
生命教育创使人张文质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乡村教师物质贫困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没有精神生活”。而对我们维的中心小学来说,无疑是“精神的哺乳”。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援助应是教研教改援助。无论是受援学校的汇报课,还是支援学校的展示课,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小科不小,力争在活动中消除课程中的盲点,解决课程中的难点。正因为有了支援学校骨干教师的指点,使我们有了茅塞顿开之感;有些课,正因为有了支援学校骨干教师的示范,我们才知道课原来也可这样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唤醒了我校全体教师的教研意识。
我们很珍惜这次结对受援的机会,特别注重教研支持的有效性。一方面严把我校教师汇报课的质量关,活动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准备过程中的教师们的投入程度。另一方面精心组织每次评课活动,切实提高评课的有效性,鼓励我校教师大胆发言,多争取与支援学校骨干教师教学思想交流的机会,甚至是思想争锋的机会,在这方面特别感谢猛虎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们的精彩示范与无私帮助。在他们的发言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回首过往,我们心存感激;展望未来,我们无限憧憬。 总之,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支援学校为薄弱学校带来了诸多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使支教学校和受援学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们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地努力。
2022工作交流期间心得体会三
这次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是省委、省政府对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莫大的鞭策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54万和县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我县东临长江,背依巢湖,面积1319平方公里,六条通江河流穿境而过,既是巢湖流域和滁河流域的洪水走廊,又是长江洪水的过境通道,河网密集,山岗交错,易旱易涝。水情是最大的县情,水患是最大的忧患。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全力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共安排土方1500万方(是市下达任务的2.5倍),重点实施塘坝扩挖、沟河清淤整治、农村饮水安全、小水库除险加固、圬工涵闸翻建、滁河治理、堤防加固达标、灌区续建配套等“八大工程”,总投资2.7亿元。截止10月底,全县共完成各类投资1.31亿元,开工575处,完工367处,完成土石方800多万方,已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任务,全县呈现出“村村有工程、镇镇有重点、你追我赶、方兴未艾”的喜人局面。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水利兴修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年初,县政府就下发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全县按流域水系设置了6个县级水利兴修指挥所,由县四大班子负责人担任指挥长,全面负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指挥、协调工作,并把防汛抗旱分工与水利兴修责任捆绑,实行“修防一体化”,谁在哪里防汛,就负责哪里的水利兴修,一抓到底,责任连贯。同时,大力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兴修水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群众深切认识到,水利兴修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搞好水利兴修,得实惠的是自己。群众“认得上”,工作才有保障。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地筹资投劳,献计献策开展了清渠、挖塘等面上工程,对工程的征地、拆迁等也给予了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兴修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单列前期资金。早在3月初,县财政就拨出500万元专款,作为启动资金,用于水利兴修工程的设计、勘探等前期工作经费。二是设立引导资金。县财政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5000万元作为水利建设工程资金配套和土方补助。对涵闸陡门翻建,县财政配套70%;对沟渠清淤和堤防加固等土方量达到3万方的单项工程,按5元/方给予补助;当家塘开挖、清淤、扩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每口塘补助3—5万元。三是整合涉农资金。我县以水利兴修为资金整合平台,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等涉农资金进行整合,优先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整合涉农资金7600万元,有效缓解了水利兴修资金不足的难题。四是多渠道筹资。在部分项目上,探索建立企业捐资、群众自愿出资、经营权转让等方式。
严格按照《和县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把关键环节。一抓规划。调整充实了县农田水利规划委员会,编制了圩堤加固、千塘建设、闸站改造等项目规划,依据规划确定重点工程,保证了治水的统一性、连续性。二抓设计。对于较大的工程,一律采取设计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并组织专家进行设计审查,优化设计方案。三抓施工。对施工规范、质量控制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特别是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技术人员到场逐一验收,跟
工作交流期间心得体会 工作岗位交流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