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片段教学心得体会范本 说课观摩记录及心得(4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说课片段教学心得体会范本一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荷叶圆圆》,现在我就围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荷叶圆圆》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3课。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活泼清新,充满童真童趣,特别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激发他们的想象。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能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认识“珠、摇”等1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演读、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达到能够背诵课文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1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在本篇课文中,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
2、合作学习法。
3、情境演读法。
4、动作记忆法。
学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变以前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育原则,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自主识字
2、小组合作、探究
3、学生、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4、采用多种方式:分角色读、表演读、充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教学准备为ppt课件、相关的动物卡通图片和生字卡片。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猜一猜的形式导入课文,猜一猜动画播放的什么?引出本课题目《荷叶圆圆》这时,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荷塘美景,把孩子们带到了绿意盎然的荷塘边,让
2 3他们欣赏生机勃勃的荷叶,婀娜多姿的荷花,唤起他们对夏天、对荷叶的热爱之情。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课文中还有几个小朋友也非常喜欢美丽的荷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哪些小朋友。就此很快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集中孩子们的思维,导入课文学习之中。
2、初读课本,整体感知。
告诉他们要想表演好,首先得把课文读好,读美。这样很自然地将孩子们的视线转移到了课文上,激起他们主动读好课文的积极性。这时我会先让学生认真听一遍多媒体范读的荷叶圆圆,通过自读、范读、指导读、小组合作推选读书代表这几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语言环境,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展示出来,有了前面的感情铺垫,孩子们的表演就更加放松自然。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识字教学是教学重点,这就要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小组比赛读,“角色扮演”,教同学读,或者男孩女孩分开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整体感知课文,扫清障碍后,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让孩子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能够背诵课文的目的。
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除了课文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还会有些什么动物植物会对荷叶说话呢?它们对荷叶说的内容是什么?给孩子们设定想象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知识经验积累来组织语言。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6、作业布置。
(1)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2)认读12个生字。
14荷叶圆圆
小水珠躺摇篮小蜻蜒立停机坪
小青蛙蹲歌台
3 4小鱼儿游凉伞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可以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我设计的板书规范、布局统一,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便于背诵课文起辅助作用。
2022说课片段教学心得体会范本二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挽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第1、3、4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感受走搭石的音乐美、画面美,体会家乡的人们走搭石时体现的谦让、敬老之美。
3、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阅读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但往往不能深入文本。
反复朗读课文第1、3、4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感受走搭石的音乐美、画面美,体会家乡的人们走搭石时体现的谦让、敬老之美。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挽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随文了解第二自然段主要讲的是家乡的人们摆搭石的事情,体会家乡人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学时重点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挽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
学时难点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挽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有一位作家,他和郭小川一起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获选!他是谁呢?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搭石》的作者:刘章。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21搭石刘章
生:齐读课题。
幻灯片简介刘章:
刘章,1939年1月22日出生,截至今年20xx年他已经有76岁了!所以我们可以称呼他为刘章爷爷。
他是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汉族,原名刘玺,字尔玉,笔名东旭,别号雾灵山人、燕山痴子。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等诗文集27部。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获
活动2【活动】小组活动交流
师:这篇课文写得特别美!这样美的课文咱们怎么把它读通、读顺、读“美”呢?上节课布置的前置性学习提纲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做:
幻灯出示:
前置性学习提纲:
一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二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近、反义词组词并说句话。
3、三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学习本课会写的生字。
4、四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引: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前置性学习提纲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学习收获,开始。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学习收获。(教师巡视,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小组里交流看法,及时督促、检查,做好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布置前置性学习提纲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课堂先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获得新知。
活动3【讲授】小组上台汇报
哪一个组愿意上台汇报:
1、一小组汇报内容:会认字部分
读准会认字字音:谴、惰、俗、协、序、绰、伏
老师相机点拨。将这些词放回原文中,学生再读。师及时评价。
2、一小组汇报内容:找出课文中的多音字、近、反义词组词并说句话。
(1)汇报多音字。教师点拨:课文中“踏踏的声音”“踏踏”是拟声词,又叫象声词,读音为tā。
(2)汇报课文中的近、反义词。
(3)汇报同音字并组词。
(4)汇报积累好词(abcc式)。
学生评价。
3、一小组汇报内容:会写字部分
小组汇报完下面的同学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多种形式识记生字,对生词进行归类分析,注意做到主次分明,读写结合。
老师相机点拨几个易错字:
4、听写易错字,总结还没有掌握的字,提醒下节课要检查。
5、小组上台展示读书成果:课文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概括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汇报主要内容。
说到第二自然段时,教师适时点拨:第二自然段讲的是家乡的人们摆搭石的情景。体现了家乡的人们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从以下句子看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活动4【作业】总结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词,尤其是没掌握的生字词;课后练习:玩游戏“知音识字逃生记”。
2、课文中许多地方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美”,还有看不见的“美”,让我们找出来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作业布置的设计一是夯实字词;二是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更好地突破课文难点。
4.2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对比读、想象画面,体会平凡的搭石给家乡的人们以方便之美。
2、反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抓住重点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感受走搭石的音乐美和画面美。
3、反复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师生表演等,体会家乡的人们走搭石时体现的谦让、敬老之美。
4、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学时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第1、3、4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感受走搭石的音乐美、画面美,体会家乡的人们走搭石时体现的谦让、敬老之美。
学时难点
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搭石》的生字词,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教学反思:恰当、适时地使用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新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选择其中的“聚光灯”功能,聚焦于生字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检查生字书写: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词语没有掌握好?
学生反馈,老师邀请一位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新建文档”功能),另一位学生批改(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再请一位学生点评,老师随机点拨(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动”功能,需要的话可以选用交互式白板的“放大镜”功能)。
【教学反思:恰当、适时地使用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新技术:交互式电子白板,选择其中的“新建文档”、“批注”、“拖动”功能,邀请学生书写、批改,老师再点拨,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课堂是学生的书写、检测,师生互动性强!比以前老师口头强调或者指着屏幕强调好得多,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搭石》。板书:搭石
4、(示图)同学们看——(潺潺流水声)这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一个美丽的地方。(轻音乐起)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可时隔多年作者回忆起家乡,印象最深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刘章爷爷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吧!
【教学反思:配乐师生合作情境导入,奠定了本课“美”的基调。】
活动2【讲授】学习课文,体会搭石之美
1、那到底什么是搭石呢?请同学们翻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进入秋天……搭石。)
【教学反思:学生养成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说话有根有据的好习惯。】
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山洪过后……脱鞋挽裤。)
3、也就是说,山洪过后,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挽裤;
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挽裤;
一句话,人们来来去去就必须——脱鞋挽裤;
4、来,大家都弯腰挽一下自己的裤子。所以挽裤就是——把裤脚卷起来,对,“挽”就是“卷”。一次有一次的脱鞋挽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没有搭
说课片段教学心得体会范本 说课观摩记录及心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