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培训班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 儿童阅读教学培训心得(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阅读培训班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教学教研常规不放松:老师们的教案撰写要与空中课堂的进度保持一致;同步听课要有记录;对学生的在线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阶段性检测等要注意保留痕迹,开学前以美篇或压缩文件的形式总结上报到教导处;按时参加市教体局学科教学会议,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撰写学习心得并按时上报到教导处。
3、班主任每周召开班级教导会,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形势,总结空中课堂学习情况,强调居家学习要求,勉励学生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4、继续推进新课堂达标活动,按要求编写学科课程纲要,开学后年级组长将纸质课程纲要交至教导处。本年度课堂达标按照规定人数进行报名,按照要求准备材料(包括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单元检测、理化生实验、考试分析等)。
5、大力推进全科阅读工作。各学科老师按照前期要求,继续指导学生阅读,并做好督促检查和反馈,及时总结做法,注意留档,以备市教体局检查。
6、继续推进全学科教师的笔耕计划。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两本书,每学期至少写5000字书评或读书心得,学期末上交。
7、八年级地理、生物面临结业考试,大力督促八年级地理、生物的学习和复习,加大训练和检测力度,迎接两科的结业考试,打好中考第一枪。
8、做好开学后学情检测准备工作:
(1)时间为开学后的第一周。
(2)阅卷及成绩分析:各任课教师自行阅卷,认真讲评试卷,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查缺补漏,写出成绩分析,调整教学计划,明确整改措施。考试成绩及成绩分析要以年级组为单位按时上报到教导处。
(3)召开成绩分析会:考试结束后一周内,由教导处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召开成绩分析会,各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检测成绩进行详实的分析,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一要确定出线上学习质量欠佳的学生名单,发现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方法,以备后续教学工作中及时帮这部分孩子查漏补缺,确保每一个孩子学习不退步;
二要重视对尖子生的培养,各学科通力合作,帮助尖子生找准“增分点”;
三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力争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推荐阅读培训班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复习目标以新大纲和《课程标准》要求为目标,充分而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充分利用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查缺补漏、在双基人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讲练结合、侧重积累、运用为主,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高。具体分分类和综合复习。
(一)汉语拼音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练习选出正确的读音。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字词
1、复习认读《生字表(一)》中的550个汉字,复习掌握《生字表(二)》中的250个汉字。
2、复习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复习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复习本册要求的反义词、近义词,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
(三)句子
1、复习句子,主要复习课后句型练习和园地中出现的句子。
2、正确判断句子是否完整,能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四)积累
1、复习理解或掌握课文中的词语,不断丰富、积累词汇,能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部分词语。
2、复习《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积累其中的好词佳句和优秀段篇。
3、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古诗。
(五)阅读
1、复习园地的文章,能简单地回答问题,填空和连线。
2、复习同步练习中的课文阅读,简单回答问题和完成练习。
(六)写字
1、掌握不同结构汉字书写的规律,把握各种笔画书写的特点。
2、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基本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七)写话
能根据图画写出谁干什么,在段的开头空两个格子,学习加上逗号,句号。
(一)完成同步练习综合测试题,评讲,更正错题。
(二)自编综合测试题,及时查漏补缺,订正错题。
(一)互帮互学,优化组合。课内,我们主要采用互帮互学的形式,优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发挥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课外,主要采用优优组合的形式,让同一层次的学生自由配对,发挥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励机制。
(二)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让学生质疑问题,摸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矫正或查漏补缺。
(三)情绪的保持。积极的情绪是复习质量的保证。复习期间合理安排一些调节,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四)灵活辅导:
1、对于优生:让他们进行一些新题型的训练,鼓励他们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2、对于学困生:
①组成“一帮一”小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
②本册要求掌握的250个四会字,尽量全部过关。
③综合练习面批面改,及时改正错漏。
④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推荐阅读培训班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课改下的课堂要求学生要具备创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还能促进学生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上,放弃了课外阅读。
1、落实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计划。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初中生要实施教材、读本、课外这三大层次的阅读,课外阅读怎样落实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课外阅读能够切实开展起来。
2、寻求更合理的课外阅读书目。
新大纲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确实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新大纲推荐的书目中中学生感兴趣的比较少;新大纲推荐的书目只注重对青少年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未涉及文化、历史、哲学、思想、科学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新大纲未推荐当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此想通过这次调查了解中学生究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开展书目研究,最终为学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书目。
(一)本次调查随机选择了我市部分农村初中学校的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共计475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课题组成员在课题总负责人朱杰老师的组织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了“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问卷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们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阅读动因、阅读态度、阅读氛围以及对新大纲的阅读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级的农村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笔者发现我市农村初中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很不理想。调查结果如下:
abcdef
120.8335.4210.426.254.1722.92
24.174.1727.0864.58
320.8337.516.6725
48.3339.5829.1722.92
547.9237.54.1710.42
620.8310.4235.4233.33
72.0810.4287.5
82512.562.5
945.8318.7510.4225
104.1710.4237.527.0816.67
1122.9237.531.258.33
126.2531.2562.5
1333.3354.1712.5
我们对问卷进行进行细致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内容来看
喜欢看科技书的人数占35.42%,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20.83%,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占22.92%。
(二)从阅读的目的来看
有39.58%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22.92%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只有8.33%的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虽然持肯定态度,但阅读目的还不太明确,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三)从阅读的时间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平均每周阅读3小时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2小时以上,37.5%的学生平均每周阅读1-2小时,甚至还有20.83%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老师的建议”一栏中提出要求老师少布置作业,多留些时间让他们看课外书,这一原因无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都是普通存在的,虽是已实施了新教材,但新课程理念并未真正得以贯彻,学校为求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最终我们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
(四)从阅读的途径来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47.92%和37.5%,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4.17%和10.42%。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同时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没有这些设施,有些学校虽有这些些但藏书也很少或者比较过时,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种形象工程,并没有真正对学生开放,这造成学生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一栏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者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
(五)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斯威夫特、罗曼罗兰、海明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六)从阅读的态度来看
有4.17%的学生讨厌读书,有10.42%的学生保持无所谓的态度,有37.5%的学生有点喜欢,有27.08%的学生比较喜欢,只有16.67%的学生非常喜欢。由此可以看出:积极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不太高,较多的只是“偶尔读读”;一半以上学生没有经常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这对语文教学是一个极不利的因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课外阅读,使“经常读”的人数不断扩大,这应该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从阅读的氛围来看
对于身边读书很多的人占22.92%,身边一般的读书习惯的人占37.5%,身边很少读书的人占31.25%,几乎不读书的占8.33%。父母的阅读行为及态度对孩子有榜样秘激励作用,影响孩子的成就定向。调查发现,在阅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1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中,父母“很喜欢或经常看书”者,人均阅读4.4部,而父母“很少或几乎不看书”者,
阅读培训班教学心得体会和方法 儿童阅读教学培训心得(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