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 培训消毒过程的心得(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食堂及餐厅所使用的餐、工、用具(盆、盘、瓢、勺、碗、称、刀、筷、铲等)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者药物(tc101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方可使用。

二、餐、工、用具严格执行——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由各组长负责,保管按照食堂办公室制定的表格逐项进行登记。

三、各组组长对餐、工、用具进行消毒时,餐、工、用具必须清洗干净,同时做好个人卫生方可进行消毒。使用高温消毒的餐用具,必须放在蒸箱或蒸车内用蒸汽蒸30分钟。药物采用tcl01等含氯消毒剂时要按使用方法兑制消毒水,餐用具至少浸泡15分钟,以达到消毒效果。

四、洗刷餐用具必须有专用水池,不得与洗蔬菜、肉类等其他水池混用。

五、消毒后的餐具、工用具必须贮存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应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六、不准用抹布(特别是未消毒的抹布)擦拭已经消毒处理过的餐用具,防止二次污染。

七、每次清洗消毒:工作结束后,要把水池、消毒池及地面等清洗干净,并对所用的抹布等工具进行全面消毒。

八、对餐、工、用具的消毒不得弄虚作假,消毒员要对其进行监督。餐、工、用具消毒后,组长要在登记表上签字。

九、每月完后,食堂保管和食堂经理要在当月食堂餐、工、用具登记表上签字,然后交食堂存档备案。

十、如出现餐、工、用具消毒不当引起的卫生事故,要追究责任人和签字人的责任。

十一、按照食品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做好个人卫生。

推荐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计划

一、加强科室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各项流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科内有周检查,月计划,年有质量目标。严格护理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质量控制,护理部每月检查一次,科室每周检查一次,对存在的问题做到有分析,有整改,有落实。护理差错与绩效考核挂钩。

二、对灭菌物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手工追溯记录齐全,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持续质量改进,规范植入物及外来器械的管理,质量控制过程符合要求。

三、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强化每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预防为主,提升消毒隔离知识新理念,做好手卫生及职业防护,控制院感事件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四、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项目,主动征求临床科室意见,满足临床需求,有效保障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科内人员的业务培训,注重全科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做好人员的阶梯培训,明年准备选派2名护理人员到上级三甲医院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三基及专科理论与技术的培训与考核,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

六、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物资管理,控制服务成本。

七、针对二级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科内自查整改,持续质量改进。

八、护理质量目标:

1. 护士长科室管理台账齐全,记录及时真实。质量控制能体现持续改进。

2. 加强职业防护,工作人员着装规范,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无职业暴露及感染发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院感要求。

3. 与临床各科及相关部门信息互通,科内外关系和谐,护理工作无投诉。投诉率小于95%。

4. 对手卫生等行为习惯持续改进,手卫生依从性大于90%。

5. 可复用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符合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清洗质量合格率达到95%,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6. 无菌物品的发放符合质量标准,物品发放正确率达100%。

7. 坚持下收下送制度,临床满意度调查大于98%。

8. 保证临床科室及手术物品的消毒及供应,不影响科室的质量及手术。

9. 科内专科培训及考核有记录,考核合格率率大于95%,参加护理部组织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率大于95%。

10. 无菌物品质量监测符合规范,监测记录齐全,无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推荐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一、指导思想

按照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三个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xx年《xx省第3周期医院评审标准》及河南省“十化”标准要求,实现“以三好一满意为抓手,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实现医院平安崛起”的总体目标,结合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计划。

二、主要目标

(一)质量管理

1、按照《河南省第三周期评审标准》完善相关制度流程。

2、加强重点环节质量管理,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pdca)持续改进工作质量。

3、加强消毒隔离管理,规范落实感控流程及措施。

4、加强消毒灭菌物品的信息化管理,实现质量的`可追溯。

5、加强监测技术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物品合格率达到100%,各区环境卫生质量达标。

(二)安全管理

1、加强科室人员安全知识培训,牢固树立质量安全及安全生产意识。

2、加强科室设备的规范使用与管理。

3、加强对院内感控措施及人员职业暴露防范的管理。

(三)人才培养

1、制定分层级人员培训计划,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演练,提升专业技能。

2、选派一批年轻到省卫生厅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岗位培训,取得岗位证书。

(四)服务水平

1、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好临床及手术部门为目标,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2、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了解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掌握新的医疗器械的结构、材质及清洗、消毒、灭菌的要求,满足临床需求。

3、虚心听取临床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科室一级质控,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1)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年资长,责任心强的同志任成员,每月按计划进行质量检查。

(2)科室列出一级质控计划,规定具体检查内容和时间。

推荐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照常规进行,第二阶段则针对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应对策略改进。结果第二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知晓率、环保意识、防护意识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措施,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环保意识,提高工作的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供应室消毒隔离是医院医疗用品、护理用品的灭菌消毒场所,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保护无菌物品的质量,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主要分析供应室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将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14年1月~6月;第二阶段为2014年7月~2015年1月。 

其中,第一阶段中,在从事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中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4~39岁,平均年龄为(30.09±2.54)岁。第二阶段中,另随机选取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0.15±2.56)岁。 

参与研究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工作经验均在2年以上。 

经确认,两个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在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上,经过t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方法对第一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然后依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工作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落实,此外,还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严格监督相关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2]、环境保护意识、自我防护意识。 

1.4数据处理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研究数据,均准确无误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的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当p0.05,则表明两个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工作人员之间,对比供应室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境保护意识的数据存在着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第二阶段的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其消毒隔离知识知晓情况、环保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较第一阶段好,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对第一阶段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

消毒指导心得体会及收获 培训消毒过程的心得(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