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探险家心得体会及感悟 观察蚂蚁后的感悟(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蚂蚁探险家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课文属于童话故事,内容浅显,道理清楚。因此学生在理解内容和论理方面不难。
首先,在教学本文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有趣的动画片导入课文,此环节先声夺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为了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动脑思考,参与学习。在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充分练读“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说说“满头大汗”是什么意思(通过动作来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接着出示句型“有的……有的……”让学生用这一句型说说小蚂蚁还用什么方法搬运粮食,最后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话,先个人说再同桌说,这一环节,学生由读到悟再到练,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动脑思考,参与学习,而且思维得到启迪,语言得到发展。如有学生拓展学习时说话:下课了,有的小朋友在操场上玩球,有的小朋友在操场上跳绳。
但是由于是新教师,经验不足,在备课时忽略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应该改进的地方。
>低年级教学,要注意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合作互动。如本节课的识字教学,在检查预习的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每一组选一个代表找出一张共同认为学起来困难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互助学习。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考虑不周全,大部分学生在预习时已学会了生字,导致教学失控,此教学环节虽热闹,却无效。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不过是随意找一个字贴在黑板上,匆匆而过,期间没有过多的思考和选择。这样就变成了热闹的游戏,没有达到检查预习的效果,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没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只有学生的思维总量大了,才有可能启动他们的智力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有创新意识。因为本节课容量较大,包括识字、词,学习课文,指导写字。在一些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考虑不周全,致使我为了使整个教学环节完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还停留在表层,就匆忙把学生领到另一个教学环节上去了。特别是在提问时,几乎没有等待的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展开就要求回答问题,这样做大多数学生可能还来不及思考,只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能作出反应。
>给每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表现是人实现发展的途径,让学生获得生动表现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热情会被调动起来,自信心增强了,也就会走向成功。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怕发生冷场的情况,导致面向全体不足,有的学生回答了很多次问题,而大部分学生一次机会也没有。
因此,我想,如果把识字熟悉课文放在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课文,可能教学效果更好,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合作学习,那么他们的表现将会更精彩。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应该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结束以后做到认真反思,一课一得。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请教。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新的技能,争取做得更好。
关于蚂蚁探险家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我是只小蚂蚁,我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因此,我和几个蚂蚁伙伴踏上了旅程之路。
这时,我看见许多株小草探出头来,我好奇地问:“小草妹妹,冬天刚过完,你这时出来,不冷吗?”
她笑着说:“不冷啊,我一想到自己要为人们带来温暖,就不会害怕。”
就这样,我把“坚韧”二字记在了心里。
我们继续走,刚好看见蚯蚓姐姐从土里钻出来,忙上前问道:“蚯蚓姐姐,你不觉得土里很脏吗?”
“不脏呀,我要努为农民伯伯改善土壤。对了,我还有事,下次见了。”说完她就又钻进土里干活了。
“奉献”二字就记在了我心里。
走呀走,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小雨。由于同伴的担忧,我们在附近找到了一间小茅房,就在这躲雨。我抬头仰望,没想到意外看到了蜘蛛大哥。他一直在一个房顶下的墙角上转圈,我疑惑地问他:
“蜘蛛大哥,你在干嘛?”
他说“我正在结网呢,它就是我的家,我还得靠它捕捉猎物呢。”
“你不累吗?不怕网破了吗?”
“不累,网破了可以再结嘛。”
“执着”二字又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
这次的旅程,我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都很难学到呢。
关于蚂蚁探险家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蚂蚁和蝈蝈》
教材简析:
本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课文中既有蚂蚁和蝈蝈之间的对比,也有蝈蝈本身前后情况的对比。寓褒贬于对比之中,含讽刺于描写之内,两种昆虫、两种结局。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夏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第三自然段讲冬天到了,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传神,是一篇寓趣味与教育意义于一体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比较蚂蚁和蝈蝈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教学准备:
多媒体 蚂蚁和蝈蝈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远看芝麻满地,近看黑马运米。不怕山高路远,都要运到家里。身穿翠绿袍,头插雉鸡毛,说我年纪小,哥哥有人叫。((猜出谜底后出示图片)板书课题:蚂蚁和蝈蝈 指导读好课题。
2、过渡: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20课,还记得读书要求吗?(学生说读书要求)
3、让我们带着这些要求快读读这个小故事。(学生投入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过渡:同学读得真认真,老师考考你,看你认识这些文中的字宝宝了吗?(点击课件。)
2、出示课文中的生字。(1)加拼音的字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2)去掉拼音再读。(3)说说哪个字最难记,其他生帮助。说说自己记字的好方法。互相学习。
过渡: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这些字宝宝我们都认识了,把他们送回课文里你还能读准吗?
3、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4、分段接读课文,随即评论指导。
三、精读课文,感悟内容。
过渡: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吗?(夏季)你从哪儿知道的?(课文第一自然段)好让我们读读第一自然段。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课件出示夏季)
2、你们有过夏天很热的感受吗?你热得怎样?(学生说)
3、是呀,夏天真热呀!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出示句子:夏天真热)谁来?个别读、齐读。
4、在这么热的天气里,看,小蚂蚁在干什么呢?(播放课件)它们是怎样运粮食的?(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齐读。这几只小蚂蚁是开路先锋,走在最前面,后面还有大部队呢?你看,他们一遍干活,一边说着话,他们会说什么呢?(学生说一说)
5、说的真好,小蚂蚁互相鼓励,一起加油。一个个都很卖力。所以他们个个满头大汗。什么是满头大汗?我采访一下勤劳的小蚂蚁:累吗?怎么不休息呢?
6、哪些小朋友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累得满头大汗?(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7、看,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勤劳)你能读出他们的勤劳吗?
8、你最喜欢这些小蚂蚁吗?能演给大家看看吗?(指生上台表演,互相评议。)
9、想想他们除了背、拉,还会用什么方法来运粮食呢?(自由想象:用肩膀扛,用头顶,用最咬着……加上动作说。)
蚂蚁探险家心得体会及感悟 观察蚂蚁后的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