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工作总结(汇总13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一
第十七周,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科室工作计划,教科室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6月13-17日,教科室和教务处联合对学校一年来所开展的“教学能手培养工程”举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截止到6月17日下午,已听取了10位青年教学能手的汇报课。
本周,经过教科室、教务处及数学组两轮打磨,数学教研组袁**老师参加本次全县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的磨课工作已基本结束,袁**老师在竞赛中不负众望,已夺得全县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第一名。
经过一月的紧张筹备,大方一中“启动式目标教学法”优质课竞赛活动于本周拉开帷幕。和往届优质课竞赛活动不同,本届优质课竞赛活动采取不事先通知、随机听课的办法进行,为的是防止有些参赛教师平时不采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到参赛时临时使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敷衍评委,再一个就是防止老师在优质课上表演和作秀。6月13-17日,已随机听取了两位参赛教师的优质课。
1、开展高一高二任课教师评教活动。
2、参与学校招生办公室新高一招生工作。
3、拟定大方县党政考察团赴北京考察细化事项大方一中具体实施方案。
4、参与大方一中高一新生特长生考测工作。
5、安排我校优质师资杜**、刘**、穆**三位老师到达溪开展送培到校活动。
6、高一高二教案作业检查。
7、教师业务量化分统计。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二
4月13、14日星期三星期四两天,教科室、教务处联合对我校本学期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课和分析诊断,课后除了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提出整改意见外,还专门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呈报校长室。本次诊断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方法技巧、尤其缺乏解题技巧,教学缺乏激情。课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教学,到参赛时临时使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敷衍评委,再一个就是防止老师在优质课上表演和作秀。6月13-17日,已随机听取了两位参赛教师的优质课。
1、开展高一高二任课教师评教活动。
2、参与学校招生办公室新高一招生工作。
3、拟定大方县党政考察团赴北京考察细化事项大方一中具体实施方案。
4、参与大方一中高一新生特长生考测工作。
5、安排我校优质师资杜**、刘**、穆**三位老师到达溪开展送培到校活动。
6、高一高二教案作业检查。
7、教师业务量化分统计。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二
4月13、14日星期三星期四两天,教科室、教务处联合对我校本学期学生反映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听课和分析诊断,课后除了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和提出整改意见外,还专门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归纳整理呈报校长室。本次诊断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方法技巧、尤其缺乏解题技巧,教学缺乏激情。课堂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度低。基本概念不清,知识运用不熟练。对教材内容不熟悉,未能充分掌握教学内容。虽使用“启动式目标教学法”,但有形无神,知识要点不突出,不会进行课堂教学总结。缺乏教学应变能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基本功欠缺、不扎实,语言表达不清晰,语言平实,语调平淡。层次不分明,抓不住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教学评价性语言。
本周三、五,教科室、教务处集中到高三政治、语文等备课组参加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就学科二轮复习的专题开展、复习进度、试卷使用、备课组要求等情况进行了解和帮助解决问题。此外,教科室还到班级学生中了解学科复习的。学生反映,个别高三老师不管纪律只顾讲题,少数老师节节课都只会一张试卷一张试卷的讲,不善于联系教材知识内容、考纲和高考考点,学生收效很低。对此,教科室已找相关老师谈话和提出整改意见。高三政治组提出要印时政热点资料的问题,教务处已予以应允。关于试卷的处理问题,教科室明确要求各备课组要有所取舍,不能逐一讲评,为此,各备课组必须先行研究哪些讲,哪些不讲,统一进度和要求。
本周,根据校长室工作安排,教科室将《大方一中教师工作评价量化管理方案》中“能”和“绩”工作评价量化管理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期《大方一中教师工作评价量化管理方案》进一步科学合理。修订后的工作评价量化管理方案将在教师qq群进行公示。
1、高三省适应性考试质量分析
2、高一高二半期考试试卷制作检查
3、高三第五次周考
4、高一高二高三学生评教
5、省教科院论文评选教师论文收集
6、大方一中《教师小课题研究手册》发放
7、“全彩课堂杯”系列活动资料收集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三
本年度教科室认真贯彻落实区教科室期初会议精神,在上级教科部门指导下,学校党政的直接领导下,本室基本完成了期初计划的各项工作,主要以课题研究为先导,继续大力推行教育行动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加强教育反思,改进教育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回顾过去的一学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推进学校名师工程,认真做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制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课后反思,期中汇报,期末总结的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头作用,整体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水平和层次。认真组织校内评课、说课活动,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新课程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中科研含量的考核。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目标明确,分层要求,全面推进,确立明确的培训思路、培训重点和培训策略,切实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努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科室认真传达上级下发的各类论文评比通知,及时告知各相关老师,积极组织送评,并取得很大成绩。
进一步加强了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引导,使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意义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强化科研意识。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加强校外交流。促使更多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在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四
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围绕服市推广构建式生态课堂的大方向,更加重视校本研究制度建设,更加重视模式创新,更加重视师资培训校本发展,着重开展提高教师的学历和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继续高举“科研先导”旗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达到教科研方式、手段、目标、成果的全面优化而不懈努力。
(一)校内培训
1、本学期都我校开展校级高效课堂比赛,分各学科进行,全员参与比赛。学期结束时每学科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实行加分制,年终纳入绩效考核。
2、开展了一系列关于课题为主的校级培训。我校的各类课题申报结题率都比上一年度提升了很多。
3、坚持组织每月至少一次的校级教研培训工作。
(二)外出培训
1、顺利完成暑期全员培训和连云港网络培训和考核。
2、组织老师参加教师教育网上健康知识竞赛和全员提升能力工程。
3、本学期认真组织参加有关教科室的各类培训。
1、论文获奖及发表
我校今年参加的各类论文比赛中。省级论文获奖有6篇,市级获奖有6篇,县级获奖有11篇,其中吕静、冯小倩在中国教育优秀教学课例评选荣获国家级三等奖,谭刘霞老师等获得第二届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环境教育优秀教案二等奖,姚秀红和姚超老师在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各一篇。
2、课题类
几年我校有5位教师申报了省“十三五”课题,刘华成和沈晓红教师申报了规划课题在连云港市教科所立项,姚超教师连云港市教育学会课题顺利结题,20xx年度有4位教师提交了县级课题结题材料。
3、读书活动类,
我校将读书活动与博客活动相融合,大大提高了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的博客建设屡次受到县级的认可和表扬。我校组织了校级读书征文活动,其中吕静老师被推荐参加了县级暑期读书征文活动。
4、学科专业比赛类
本年度组织各学科参加东海县教师专业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姚超获得连云港市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王玉环获得连云港市乡村学校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育站课堂大赛一等奖和连云港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县级专业比赛获奖的老师有杨怀旺吕静等六位教师。
5、辅导类
我校魏东成老师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奖二等奖”。张道霞、陈洁和杨静等老师辅导学生参加连云港初中英语学生听读竞赛获得连云港市优秀辅导奖。
1、完成全校教职工电子档案的修改完善。
2、经过充分准备、发动、多次研讨部署,组织教师完成公修科目培训报名工作,部分教师已完成培训。
3、完成20xx年全校所有教师专业成长资料收集;
1、组织了一次以“课堂教学高效性”为主题的教学沙龙活动,从方案制定、各备课组研讨并选出一个代表到学校的研讨,历时四周,准备充分,研讨热烈,三十位教师各抒己见。
2、组织了学生阅读征文比赛赛
3、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
4、组织老师参加读书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读书活动
5、组织老师参加人人通注册,并引导正确使用。
1、组织省十三五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和20xx年市个人小课题申报工作,
2、组织了老师参加县教科室课题。
3、组织教师参加教研室市级专项课题申报与开题工作。
本人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教师获奖情况统计,共有2位教师在主流刊物发表论文,有1位教师论文在省师教海探航获得二等奖,有2位教师课准备省十三五课题,有7位教师准备市级专项课题,有2位教师获得连云港市专业比赛二等奖,有1位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省级比赛并获二等奖。其它类数不胜数。
1、教师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上交。
2、教师获奖情况相关资料复印件。
3、课题类立项结题相关材料复印件。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五
本周一早餐时,校长要我把本学期教务处工作总结一下,心里一片茫然:本学期教务处做了些什么?除了常规似乎什么也没做!坐在办公室里想来想去,想想本学期最主要的就是校本培训思路的改变和力度的加大!
本学期的校本培训首先是主题的确定,这与以往不同。当时结合教科室的工作思路,我把校本培训的主题定为有效教学。当前学校可能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3)都说婚姻有七年之痒: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那教学上我们也不会出现七年之痒呢?我想,有!我想当你从教多年之后,曾经也意气奋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烟消云散了。因为自己的惰性,因为生活的繁琐,变得不会思考、不会学习。只是忙碌地匆匆过去一天又一天,满足于原有的成绩,安于现状,等回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都是平淡无奇,碌碌无为,教学水平都没有任何提高,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渐渐的,工作多了一份清闲,却也多了一份空虚,多了份疲惫,也就是所谓的心累。教师会自我设限感觉到无法突破自己,日益显出沧桑感若在这种心态下,领导若想把所谓的把培训作为福利的一种,恐怕仅是管理层的一厢情愿,老师不但不领这个情,反而会认为因占用他们的空闲时间感觉多了一份累赘。
(4)当前学习有一种近亲繁殖之感。当前的培训主要以校内教研为主,这是主阵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很难跳出这种近距离的亲情式的培训,视野难以开阔。正如庄子所说的: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时间、空间、教化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不管如何,我始终认为不学习,如同房子没有窗户,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二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学习的内涵在于学而思,思而悟,悟而行,学习的价值在于心智模式的完善,升华为人格的完善,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学校的学习文化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为此,教务处本学期校本培训改变了一些策略,尽可能少占老师的课余时间,少摊派老师行政性事务的前提下,让老师们跨过一定的时空限制,听听大师之言,开拓视野。主要工作如下:
本学期我校老师外出学习累计有:
(1)10月底的浙派名师活动,我校计有67人次去杭州学习;
(2)11月份语文组计8人次外出绍兴,参加长三角语文教研活动;
(3)12月份数学组计6人次外出温州,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教研活动;
(4)另外各类临海市教研活动,台州市教研活动等,我校老师均是远远超额参加;
本学期我校外请专家有:
(1)七月份,请唐云增教授、方海东老师来我校上班会课及讲学;
(2)十月份,请复旦大学附中黄玉峰教授来我校讲学;
(3)十月份,请温州九中邵晓洁、金佩佩来我校讲学;
(4)20xx年一月份,政教处请到杭州模范班主任郑英老师来我校讲学;
(5)20xx年一月份,政教处请到杭州西湖区教研室主任王曜君来我校讲学。
尽管我校在临海市比较有名,但毕竟和一些老牌学校有历史渊源的差距,我们各种信息、关系更是落后,再加上专家们事多,走不开,另外我们不知道请什么专家,毕竟关系有限,再说我们这个学校毕竟是小庙,大和尚真得很难请。但我们不遗余力地去请大师、名师来我校,提升学校的人气指数。
读书和做人的关系就跟吃饭和做人一样,一个是养成我的身体,一个是养成我的灵魂,都是年年月月天天不能少的。本学期教务处教科室及政教处给教师培训的书籍有《有效教学论》《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说李白》《说杜甫》《说苏轼》《突围》等,我不知道老师们读了多少,但我想这一赠书至少让老师们有个读书的愿望我还有这几本书没有读。
教科室工作总结篇六
20xx年度,学校教科室以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紧紧围绕“科研兴校”的宗旨,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认真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各项工作均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就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们在工作中获得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认同感,纠正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的错误认识,把教学过程和教育科研过程有机统一起来。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学后积极反思课堂活动,鼓励老师及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在各级报刊、各级网站发表研究文章,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旨在以学科常态教学为研究载体,关注课堂教学中激趣策略的随机运用,关注师生互动中的知识构建,关注常态下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呈现,关注体现课改理念的教学细节,改进常态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教科室工作总结(汇总1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