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幼教心得体会总结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心得(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当代幼教心得体会总结一
现在,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信念问题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与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比如精神懈怠、消极_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究其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信仰迷茫、信念动摇、精神迷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指出的: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改革的攻坚期与全面深化阶段,针对党员干部思想根源与灵魂深处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有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以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基于对科学理论的系统认知与深入理解。_志曾说,有三本书(《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特别深刻地烙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理解,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_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指出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9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破解中国问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真学习牢固树立坚定的信念信仰。1983年到1985年在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加强以共产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各种生动有效的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马列主义、_想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不断提_群众的政治思想觉悟。2011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时任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是保持政治上坚定的思想基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_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他还曾以陈望道专心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例,生动地说明了信仰的巨大力量。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本译者。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母亲为他准备了红糖蘸粽子吃。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要不要再给添些。他说:“够甜,够甜的了。”当母亲进屋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的嘴上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陈望道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现在,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可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刻骨铭心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成就,来源于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正确把握,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与意志,来源于对问题解决的定力与能力,来源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
不闻大道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原原本本地学,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真切地理解其信仰追求,真实地体会其理论关切,真心地领悟其百姓情怀;就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融会贯通地学,学立场、学方法、学精神实质,拥有了这样的思想罗盘和思想武器,我们将信念坚固,意志笃定,方向清晰;就要联系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新常态,着眼于正在做的事情,着眼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学中干,干中学,以学促用,学行合一,坚定方向,找对“鞋子”,准确把握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开创“四个全面”的新局面。
“革命理想高于天”。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耳、入脑、入心,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真正做到学而信,继而为学而用、学而行奠定前提、打好基础。
2022当代幼教心得体会总结二
一·引言:
在世界环境问题面临严峻考验的今天,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提及和了解。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后续知识和力量的储备,是我国环保事业的主力。因此,了解大学生环保意识的现状,对于解决我国现存的环境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
为此,本小组于大学生群体展开关于其环保意识的调查。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54份,其中包括省内外各类型高校的各年级大学生。囊括各个层次,使得数据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同时使我们的调查结果更具说服力。
注:详细问卷及各题目各项选择支的详细结果请看附录1
二· 情况总结及介绍:
以下是对问卷的总体分析,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大学生六个方面的情况。
1)对环保基本知识的了解较少
过半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他们于环境日做一些响应环保的事,如想周围的亲戚朋友宣传环保知识的希望亦成泡影。关于20xx年12月7日192各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15.5%的同学对此事一无所知,30%左右的同学对大会有初步的了解,较深入了解的同学的仅22.1%。对于这种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国际性大会,作为一个大学生,本应是做为常识了解的。
2)对环保知识或者新闻的关注度不高
问及是否关心与环保相关的新闻或主动查阅相关知识时,只有4.61%的学生会时常关心,6成的同学表示偶尔会关注一下,而近一层的同学几乎不会关注这一与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
3)大部分赞成国家或学校于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
对于国家为遏制“白色污染”而实施的“限塑令”,72.3%的大学生持十分赞成的态度,持反对或无所谓的态度的大学生仅一成。对于有些大学食堂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的做法,近四成同学赞成不提供塑料袋,虽然有56% 的同学不赞成,但其中76%的同学希望食堂通过收费等方式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4)认为现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一般
第六题是大学生之间的自我测评——您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环保意识如何,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一般,近两成的同学认为较差或者很差,只有4%的同学觉得大学生群体的环保意识很好。但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在接下来的第八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同学认为自然灾害与环境有联系或很大联系,同时九成的同学意识到“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对人类有较大危害,且破坏环境。所以我们相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正逐步增强,具有全民化趋势,是个可喜的结论。
5)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
大学生有没有特别的行动来响应这一号召呢?绝大部分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响应低碳。较多同学选择能够做到少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尽量少用高功率高耗能电器等来响应低碳生活。仅3.8%的同学无行动。但我们相信,在绝大多数同学的影响下,这些同学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响应低碳生活的行列中。
6)大部分有较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在第11~15题中从四个生活细节出发了解现大学生的生活习惯。
虽在夏天使用空调无可厚非,但空调的温度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气候学家的建议是,如果每个空调使用者都能自觉地把空调调到26摄氏度以上,那么全球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明显减缓。虽仅29.67%的同学把空调调到26摄氏度以上,但34.31%的同学也能把温度范围控制在较高的温度——24~25摄氏度内。还有26.78%的大学生不使用空调。
据权威资料显示,若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次塑料袋,则这个埋藏在地底五百年都不会有丝毫降解的白色妖魔将随处出现,全面侵蚀我们美丽的生物圈。调查表明,超过八成的同学有循环利用塑料袋的习惯,而随手丢弃的
当代幼教心得体会总结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