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 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滨海城市―天津,在此,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代表aa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对各位宾客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叫aa,担任这次旅行的导游,大家叫我小x就好了,这位是司机张师傅,有多年的驾驶经验,今天就由我和张师傅一同来为大家服务,如果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什么问题,请您告诉我,我将竭尽全力为您服务,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顺心!
现在,小x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天津的概况,以便大家对这座城市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天津市是中央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20xx年国务院将天津市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北与首都北京毗邻,相距仅120公里,全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共辖16个区县。其中包括: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南开、红桥、西青、津南、东丽、北辰、宝坻、武清、宁河、蓟县、静海、滨海新区。截至20xx年底,全市常住人口1272万。
19世纪80年代前后,由李鸿章等人的倡导,为中国开辟了现代化之路的“洋务运动”与“实业救国”的巨大浪潮,都以天津为起点中心,再经发展扩及全国。就在这一时期,天津相继诞生了一批“中国之最”:中国最早自己修建的最长的铁路---津唐铁路、中国最老的车站之一--老龙头火车站、中国最早的电报局---津沪电报总局、中国报龄最长的报纸---大公报。中国最早的机器铸币厂---天津机器局铸钱局。以及中国第一台自制蒸汽机车、第一条有轨电车,国内最早的电报业、电话通信业,公交系统等。
天津更是名人荟萃的地方,仅在天津租界做寓公的就有1个皇帝,5位总统,7位,30个督军。如清代的末位皇帝溥仪,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曾任北洋政府的段祺瑞、唐绍仪、顾维钧等,以及梁启超、吉鸿昌、张学良、张自忠、李叔同曹锟等都在天津留有故居。在天津五大道寓居的外国名人就有: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德国名人德璀琳。汉纳根等。名人旧居是天津建筑与文化的象征,作为历史文化和旅游观光双重资源而呈现出巨大的价值。天津就像一部近代中国的立体史书。所以,要看百年中国发展的轨迹就要看天津。
天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近些年,天津的交通事业发展很快,现在已基本形成以港口为中心的海、陆、空一体的交通网络。天津港是中国最大、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20xx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突破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港。
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30分钟的时间,不仅缩短了两座大城市的时空距离,更重要的是两个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对于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诸位来天津古文化街参观游览。1985年建成的古文化街为天津城市增添了几许异彩,以其特有的“中国味”、“天津味”、“古味”、“文化味”吸引着来自远来的异乡游客。
这条街上有一座享誉几百年的古庙,它原名“天妃宫”,后该称“天后宫”。天津东临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天后宫就是在漕运大发展的情况下,为庇佑漕运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后的庙宇。
天后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0xx年,坐东朝西,是天津市区目前最古老的建筑。
天后宫,从东到西,由戏楼、幡杆、山门、楼牌、前殿、正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南北的钟鼓楼、张仙阁和配殿等建筑组成。
幡杆,在天后宫门前。据说,幡杆初立时,一方面挂灯,为往来三岔河口的漕船导航,另一方面则作为天后宫的陪衬物,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错落有致,气势不凡。后来,幡杆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日及庙会期间,专门悬挂天后封号长幡。
山门是砖木混合结构组成。门额是用整砖雕刻“敕建天后宫”,这个山门是清朝乾隆年间增建的。
进得山门,迎面是木结构的两柱--楼式牌楼。牌楼是元、明时代天妃宫前的标志。“护国庇民”意思是“上以护国家,下以庇民生。”
在牌楼两侧的,北边是鼓楼,右边是钟楼。
过牌楼,就是前殿。前殿是天妃宫最早的山门,供奉护法神王灵官和人称“四大金刚”的“千里眼”、“顺风耳”、“加善”、“加恶”。
越过前殿,就是天后宫的主体建筑正殿,正殿是敬奉天后娘娘的地方,天后娘娘中局佛龛,身披霞披,头戴凤冠,四位侍女捧印、抱瓶、打扇恭立两旁。
穿正殿,即为藏经阁。藏经阁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现为民俗博物馆展厅。
在藏经阁的后面,过甬路,为启圣祠,即后殿。
昔日,天后宫供奉主神,当然是天后娘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天后宫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南北配殿供奉王三奶奶、挑水哥哥、送药天师、白老太太、龙王、药王诸神。
现在的天后宫内两侧厢房陈列有介绍天津城、天后宫及皇会的兴起和变迁,陈列明代天津城砖、清代漕运模型及各种民俗造型(婚礼仪仗、服饰等)、清代水机等文物。
对于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20xx年前的一处居民聚落点。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拓展的。当人漫步这条古老街道时,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古味、中国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寻不能出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
“天后宫”
这条街上有一座古庙,原名叫“天妃宫”,后改为“天后宫”。因此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一段街,叫宫南大街。要了解这一带的历史,还要从这座古庙谈起。
这座古庙是海神庙,它所供奉的海神娘娘,在史书和传说中都真有其人。史书记载着她姓林,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于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后一段时间不会哭,故起名林默。她生在海岛,娴于水性,遂有一个美丽传说流传在民间:“能乘席渡海,云游岛屿间,人呼神女,又曰龙女”。在宋代,我国的航海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在当时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条件下,海上安全无保障是严酷的事实。广大从业者幻想有一种超人力量,来保佑他们平安地飘洋过海,林默的一些传说,便很自然地被选中作为超人力量的偶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
据说,在北宋宣和年间,赴高丽使臣路允迪的船队在海上遇风涛,7只船沉没6只,路允迪受随船人员启发,诚心祈祷林默的保护,所乘船只竟得生还。后来,由于路允迪的奏闻,对林默的崇信渐渐得到官府的承认。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将林默封为“灵惠夫人”;南宋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又封为“灵惠妃”。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开始晋封为“护国明着灵惠协正善庆显着天妃”。其间,封号一提再提,经历了由夫人到妃、由妃到天妃的过程。到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对这位“保护神”作最后一次晋封,封号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达到皇封的最高品级,由天妃改为天后,民间俗称“娘娘”。
元代以来,北方沿海一带的海神庙,多称“天妃宫”;清代封“天后”,于是改称“天后宫”。
金代在古文化街一带设“直沽寨”之后,到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20xx年),又在原地设“海津镇”。元代建都北京,为维持朝廷军政开支,在南方搜刮大量粮米,通过内河和海路北运,史称“漕运”。当时,船队载着粮米从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发,出长江口沿着海路北上,进入海河,驶到古文化街附近的三岔口,再卸下粮米,装到小船上,沿着北运河运往北京。此外,在当时成为繁忙“漕运”枢纽。于是,在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0xx年),这里建“天妃宫”;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后,又改称“天后宫”。
这座古庙的香火一直很盛,元代张翥写的一首诗,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祭祀的盛况:“晓曰三汊口,连樯集万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入庙灵风肃,焚香瑞气高。使巨三奠毕,喜气满宫袍。”
对于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天津好!天津妙!
天津真是好地方,
车水马龙高楼起,
物产丰富饶四方。
天津老,天津俏,
人文地理海河养,
全民上下一条心,
共建和谐好故乡!
嘿!好—故—乡—!
对于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我叫林媛是青旅的一名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林。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他驾车经验很丰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我们现在开车前往鼓楼商业街,中午12:30用餐,下午游览古文化街,晚上5点返回酒店。在接下来的游览活动中请大家多多配合我的工作,我也会给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最后在此预祝您旅游愉快顺利
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 天津南开中学参观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