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堂心得体会学生版实用 中小学德育学堂的观后心得(六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德育学堂心得体会学生版实用一
从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看思想教育应从礼做起,从学礼到明礼再到行礼。一个人只有在幼年时养成文明礼貌的良好举止,将来才能在一个物质充裕、精神生活丰富的和谐社会中,塑造自身高贵的品行与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智慧和才华,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工作,从而幸福一生。我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教育精神,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素质教育大环境为保障,以努力提高学生的现代文明素质为目标,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教育深入到各种活动。
二、工作重点及目标: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师生中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赏识学生,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赏识他人。
3、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4、开展不同课型的活动,充分利用好班队设计课,为学生设立一个展示才能的小舞台,给学生一块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具体措施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采取一定的评比、竞赛等措施,使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开学之初,班主任要靠上抓,深入学生,掌握苗头,解决后倾向性问题。在班级要开展自评、组评、师评等活动,并用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
2、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工作中,不断用班级获得的集体荣誉和成绩激励学生,在班级中形成向上的班风,教育学生要热爱班级,为班级的利益着想,在思想意识中形成,我为班级,班级为我的思想,促使班集体建设不断完善。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学习上的自信心,掀起比、学、赶、帮、超的新高潮,建立“手拉手”,“一帮一,一对红”,互教互学,使学生在原有的情况下成绩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更浓。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4.培养好班干部,充分发挥班级干部的作用,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培养工作的能力,支持他们开展各项工作,辅导他们配合班级的整体工作。引入竞争机制,让班干部竞争上岗,给每一个同学提供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舞台。
5、重视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班主任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情况,个别教育指导,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6、提高自身素质。在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努力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材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备好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善于诱导他们勤动脑,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7、卫生工作落实到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上好两操,讲好个人、室内外卫生,定期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课时安排
1、九月份开展“我爱我师”演讲活动。新学年开始时,值教师节到来之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此项活动是要教育学生懂得尊师重教,同时也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
2、十月份开展“我是节约小标兵”主题活动,深化科技教育。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3、十一月和十二月开展“珍爱生命”主题活动,加强安全教育。经常开展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护意识。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学生征文、参观展览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4、元月份开展“庆祝元旦”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有关德育学堂心得体会学生版实用二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学校中的德育是由学校举行的各种德育活动和各学科的德育组成的整体,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通过课堂渗透,使德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渗透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除课堂渗透外,教师还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搞好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主要靠熏陶和感染,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取材于物理学史和我国建国以来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利用图片、幻灯、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中去。具体做法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我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和科学家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发现课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单位大多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地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在讲声学时,我就讲故宫天坛的回音壁,在讲光学时,我就讲我国在二千多年前墨子所著《墨经》上已经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在讲杠杆时,我就讲述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杠杆原理制成捣谷的舂和在井上汲水的桔棒以及天平和杆枰,而天平和杆枰在现代社会仍然普遍应用。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早在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鬼谷子》、《淮南子》等书中均有“磁石召铁”的记载。北宋科学家沈括于1086年编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讲述了人工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磁偏角。在讲物质的构成时,向学生介绍我们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物质本质的探讨,提出了“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论”。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什么近代中国物理却落后了,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封建教育扼杀了人才,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现状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就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介绍建国以来我国物理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建国以来,我国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的已处于世界前列,例如:在核物理研究领域,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在航天领域,人造卫星进入太空,超导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等,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明显。组织学生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在图书馆和网上收集科技信息,使同学们及时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介绍科学家热爱自己祖国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学习。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有意识的给学生讲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
德育学堂心得体会学生版实用 中小学德育学堂的观后心得(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