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的杂志心得体会及感悟 我喜欢这两本关于生物学的杂志(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生物的杂志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了解培养基的配置原理和方法,掌握分离培养微生物的有关准备工作。

(2)掌握高压灭菌方法及原理

(1)培养基的制备原理: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从营养角度分析:

营养:碳源、氮源、能源、生长素、水分和无机盐等;?适宜的酸碱度(ph值)和一定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合适的渗透压。

琼脂是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提取的胶体物质,是应用最广的凝固剂。加琼脂制成的培养基在98~100℃下融化,于45℃以下凝固,不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但多次反复融化,其凝固性降低。

(2)湿热灭菌原理-高压蒸汽灭菌

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

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实验材料与方法

配制培养基所需器材

实验设备:高压蒸汽灭菌器。

实验器材:500ml三角烧瓶、蓝盖瓶、5ml刻度吸管、培养基、天平、砝码、

称量纸、药勺、500ml、100ml量筒、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平皿、剪刀等。

培养基等集中放讲台前高压桶内,送到洗刷室统一高压灭菌条件及注意事项

高压灭菌条件:121.3℃,15min。含糖培养基113℃,15min。

倒平板电炉加热灭菌好的培养基打开平皿包装倒平板(10块)注意事项: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a.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b.瓶口要过火焰。

c.左手掀开平皿小口。

d.倾注满皿底再多一点,约10ml(7cm直径平皿)。

e.推放一边要轻缓,不能晃起琼脂挂壁,易在培养过程中污染杂菌。

f.完全凝固再翻转平板放塑料筐内,4℃备用。

(1)如何证明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把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的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瓶),标上记号,置25℃~30℃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如果培养基没有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如果某一位置的培养基出现了杂菌菌落,可能是摆放的太紧,导致蒸汽不畅,或锅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致,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如果大部分或全部菌种瓶都出现杂菌,说明灭菌温度或灭菌时间不够,应提高压力或延长灭菌时间。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经过几次检验都证明能彻底灭菌后,以后按同样条件灭菌的则不必进行检查。

(2)为什么说消毒与灭菌是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由于病原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通过不同途径和媒介进入人体,引起感染或造成疾病流行。因此,杀灭或清除存在于体外传播媒介上的病原生物,对于切断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其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们就利用煮沸、火烧、日晒等方法杀灭或去除微生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实际上,除了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需要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或感染外,在微生物学实验室、食物保存、饮水净化、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等过程中都需要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一项基本操作技术。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接种工具与接种方法,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铲、接种钩、吸管、滴管、棉签等。常用接种方法有:斜面接种,液体接种,穿刺接种,平板接种和固体接种。接种的关键是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的原则: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所有器皿均须严格消毒,培养基应事先做无菌试验,

接种工具使用前后须经火焰烧灼灭菌,棉塞不能乱放,始终夹在手指中。在培养四大类微生物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多数细菌为专性需氧菌与兼性需氧菌,少数为厌氧菌。多数食品腐败菌和工业用菌种,以及人和动物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并且在近中性(ph6.5~7.5)条件下生长良好。多数放线菌为好氧菌,少数为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多数适宜在偏碱性环境中生长(ph7.5~8.5)。

(1)实验材料:实验设备:温箱。

实验器材:毛霉、曲霉、青霉、根霉、啤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隐球酵母菌、细黄链霉菌、pda平板、高盐察氏平板、高氏合成i号平板、塑料筐、20%甘油水溶液、镊子、接种铲、无菌盖玻片、无菌滤纸、无菌载玻片、石棉网、牛皮纸、硫酸纸、橡皮筋、铁丝筐等。

(2)实验方法:平板接种:毛霉→pda平板(点植法)

啤酒酵母→pda平板(五区分离划线法)青霉、曲霉→pda平板(连续划线法)

1、取灭菌后小室平皿。

2、取无菌pda琼脂薄层平板,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切割成0.5~1.0cm2的琼脂块,并将其移至培养小室中的载玻片上,制作过程注意无菌。

3、用接种环取少量霉菌的孢子接种于培养基四周,用无菌镊子

将盖玻片覆盖在琼脂块上,并(转载于:l灭菌的20%甘油(用于保持湿度),盖上皿盖,标记,置28~30℃培养3~5d

1.取粮食样品20g,放入无菌烧杯,加无菌水洗涤,

反复10次,弃去水后,将粮粒倒于平皿内备用2.镊子取粮食种入pda琼脂内,每皿可接种5-10粒。

放线菌的接种:取细黄链霉菌划线法接种,在接种的划线处,无

菌操作斜插入盖玻片数张。

1.空气环境无菌(应在酒精灯火焰周围无菌区)

2.在酒精灯火焰处,倾斜打开瓶口。

3.接种环使用前,直接在酒精灯上烧灼灭菌,把环和金属丝烧红即可。

4.接种环使用后,先在火焰周围把环上标本烤干,再烧灼灭菌,以免标本汽化,爆烈四溅,污染环境。5.金属杆快速通过火焰2-3次,杀灭表面微生物

1、粮食中产毒真菌的种类及产生毒素?

青霉、毛霉、曲霉、根霉、酵母、白念、细黄链霉菌(放线菌)青霉素、丝生毛霉素、黄曲霉素、根霉素、白念菌素。细黄链菌素

2、常用霉菌培养基有哪些?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察氏培养基

3、霉菌的接种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

(1)连续划线法(青霉、曲霉)

青霉与曲霉为局限性生长的霉菌。应采用连续划线接种法接种。(2)点植法(根霉、毛霉)

根霉与毛霉生长区域比较大,应采用点植法。(3)小室载玻片培养法(青霉、毛霉、根霉、曲霉)

实验三霉菌的制片与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观察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了解四类常见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了解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

实验原理: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通常比细菌和放线菌粗得多(约为3-10μm),常是细

菌菌体宽度的几倍至几十倍,因此,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且孢子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用此染液做霉菌制片的特点是细胞不变形,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能防止孢子四处飞散,棉兰具有一定的染色作用,染液的蓝色能增大反差。

(一)菌种:在马铃薯琼脂平板上培养3—4天的青霉(penicilliumsp.)、曲霉(aspergillussp.)、毛霉(mucorsp.)、根霉;

(二)器材及用具: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一)直接制片观察

于洁净载玻片上,用镊子取霉菌菌落的边缘处取小量带有孢子的菌丝,然后小心地盖上盖玻

片。置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必要时再换高倍镜(二)小室培养观察

将载玻片直接放低倍镜下观察,再换高倍镜观察。

观察原则:

毛霉:用低倍镜观察孢子囊梗、囊轴等。用高倍镜观察孢子囊孢子的形

状、大小。

根霉:菌丝、孢子同毛霉,注意观察有无假根。

曲霉: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有无隔膜,分生孢子着生位置,辨认分生孢

子梗、顶囊、小梗和分生孢子。

青霉:在高倍镜下观察菌丝有无隔膜,分生孢子梗、副枝、小梗和分生

孢子的形状等。实验结果:

分析与讨论:

青霉和曲霉的形态有哪些异同?

青霉常分布在霉腐变质的水果、蔬菜、粮食和皮革等物体上,菌体直立菌丝的顶端长有扫帚状的结构,结构的每一个分枝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进行孢子生殖。

曲霉广泛分布在谷物、空气和土壤中,曲霉直立菌丝的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色或黑色。

从皮肤取材查真菌如何检查?

有关生物的杂志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通过此次网上培训,我有了很多新的体会:怎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上好实验课?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进行情境教学?怎样进行教学评价?等等。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学中的有些对象和现象(包括表面的和本质的),并不是都能用肉眼所能观察到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仪器、器具挂图和药品,使肉眼不易观察到的对象或现象直接呈现出来,以便得出正确的生物学结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接受知识,看到的比听到的印象深刻,容易记忆,加强生物实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对实验进行认真的观察或动手操作,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指导、点拨,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有感性认识的基础,自己实践的体会,又有分析和讨论的中间过程,能够比较快地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探索发现的心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把握事物的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有比较高的好奇心,有钻研的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拿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我在上《饲养和观察蚯蚓》一实验中,我所教的八年某班的米晓东同学对上生物实验课非常感兴趣,在课上从家里带来好多既大又长的蚯蚓,并能把他的蚯蚓分给其它学生观察,整个实验他完成的也非常好,该同学达到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合作意识以及主人翁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意从理论到理论地讲授知识,只注意要学生死记硬背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遭到抑制和破坏,甚至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应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进行实验指导时,应因势利导,注意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主动发挥想象力,大胆进行形象假设,大胆进行实验改革,从多渠道、多方面进行实验验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认识,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其共同的属性,从而得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

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课前准备

生物的杂志心得体会及感悟 我喜欢这两本关于生物学的杂志(五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