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有心得体会吗怎么写 旅行心得体会怎么写(3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旅游有心得体会吗怎么写一
xx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连续11年被评为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优胜单位,桐庐县、临安市、淳安县和富阳市先后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学习了杭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研究员、留日学者周旭霞的《智慧经济与杭州发展新思维》和杭州市城乡统筹办常务副主任娄火明《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型业态培育问题》等课程以及参观杭州转塘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后,感慨万千,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和新型业态培育等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感到城乡互融、产城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梦想,不是传说而是现实,并将会在更加广阔的大地上实现。
>
杭州市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体系全面完善,工作措施得力有效,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
先后建立由市领导挂帅的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领导小组、市中心村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1x年,根据《关于对市级非常设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调整的通知》精神,将上述领导小镇整合成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小组,同时履行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协调小组职责。
2、完善政策体系。
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杭州市“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中心村培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和精品区块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意见和资金管理办法,具有丰富的内涵,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全面、目标明确、举措有力、要求具体,使全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
3、保障财政投入。
目前市级财政每年扶持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接近10亿元,其中,中心村建设4亿元、精品村建设3亿元、“三江两岸” 整治2亿元,“百千”工程和风情小镇资金5700万元。按照区县市1:1配套的资金扶持政策,每个中心村扶持资金超过2500万元、每个风情小镇超过1000万元、每个精品村超过800万元。这个标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桐庐县的“普惠制”对创建村三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临安市对经考核验收达到创建标准的行政村,根据村人口规模实行以奖代补。精品村、特色村和整治村分别按照人均1500元、800元和30万元/村的标准补助。所在镇(街道)给予创建村30%、20%、10%的配套资金补助。余杭区财政对美丽乡村精品村、重点村、一般村分别给予700万元、500万元、350万元的奖励,街道按区财政奖励资金50%配套。
4、合力整体推进。
一是县市联动。坚持市级为指导主体、区县(市)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实施主体、村(社区)为创建主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是部门推动。按照政策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标准不变、成果共享的要求,积极整合各级各部门项目资金与资源,土地综合整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农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设、庭院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水改厕、设施农业等项目,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
三是社会互动。鼓励“快递回归”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申通公司先后出资50万元建设桐庐县钟山乡子胥村申通大道,出资500万元帮助建设老年活动室、老年食堂,出资500万元帮助20户困难农户建公寓房。
四是农民主动。像富阳大源镇砚口村支书盛永华,舍弃年收入10万元的水泥厂,并将厂房地块以80万元的低价出让给村集体,建设美丽乡村。建德市李家镇沙墩村支书杨树平,带头拆除二层半、300平方米的大楼,主动后移16米,推动了村里9户人家拆除10多间平房。
>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源于浙江省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10年来得到了不断深化。从村村通路、通邮、通水开始,到现在村村通网、通商;农村生活垃圾由村民个人投放、村里集中收集、乡镇承担运输、县市负责处理;农村普遍建起了集停车、运动健身场、晒场、红白喜事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广场;实现了污水集中处理。
近年,杭州市贴近民生工程,突出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农村住房改造、水利建设、庭院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治理。2003-2007年,以村容村貌整治为主。针对整治村,主要
旅游有心得体会吗怎么写 旅行心得体会怎么写(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