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培训心得体会ppt(七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学习课件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 党员学习活动时间:
党员学习及活动日每周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原则上定在每周四下午3:30。如不能按期开展的,周二安全学习后进行补学,或另行安排时间随时召开。
二、学习及活动日的内容:
1、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并根据不同时期党建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开展主题学习活动。
2、开展理想、信念思想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开展党风、党纪教育,不断提高党员自觉遵守党纪党规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能力,树立良好的党员形象。
4、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道德教育。引导党员爱岗敬业,严格按照党员行为规范和职工行为规范来要求每个党员,不断提高党员的道德修养和素质。
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断活跃党的组织生活。党员学习和党员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特殊党课、网络学习、文体活动等方式进行。
三、党员学习活动日的要求:
1、党员学习活动日,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总结。每个党员都要做好学习笔记,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使学习达到思想性和实效性。
2、每个党员要加强组织观念,自觉参加党内活动, 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情况不能无故迟到、早退,否则每次50元处罚;对无故不参加党内活动的党员,每次处罚100元。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和帮助,经教育不改的,按照党的纪律进行处分。
主题学习课件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的定义;初步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溶解度定义及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20 ml水中能溶解的氯化钠或硝酸钾的质量都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质量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是形成它的饱和溶液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教师引导】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那么在化学上,我们如何来定量地表示这种限度呢,我们引入了“溶解度”的概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溶解度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溶解度
【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回答什么叫做溶解度,又如何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回答】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提出问题】描述溶解度的时候限定了温度、溶剂量、饱和状态,为什么?溶解度的单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改变,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量会发生改变;溶剂的量不同,能够溶解的溶质的量也不同;溶解度的定义就是规定100g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溶质达到的最大值,因此限定了饱和状态。溶解度的单位是g。
【提出问题】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多少?
【学生回答】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2.绘制溶解度曲线
【学生活动】根据表格“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尝试绘制nacl、kcl、
五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给学生15分钟时间来完成该曲线的绘制)
【提出问题】根据曲线能否查出五种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大小?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能。说明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出某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提出问题】根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观察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
这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从溶解度曲线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提出问题】继续观察溶解度曲线图,在100℃的时候,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不相同。
的溶解度最大77.3g,而
的溶解度只有0.07g,说明在同样的温度下几个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提出问题】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代表两个物质在此温度的溶解度是相同的。
环节三:拓展提高
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都可以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二者有什么区别?
解析:
溶解度数据表具有数据准确、来源可靠的优点;溶解度曲线能够展示更齐全的数据,并且能够直观看出溶解度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溶解度。
布置作业:预习气体溶解度的部分。
主题学习课件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一、活动背景: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基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端午、中秋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认识与了解,用节日的传统文化哺育他们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活动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为了纪念屈原,可以借端午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动。
3、端午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三、活动主题:“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
四、活动内容、形式、时间、要求
主持人:韦天会、孔文一
1、班内出好一期“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专题黑板报,班干部负责。
2、童谣征集活动。以组为单位展开,每组征集5篇。
3、端午小报制作比赛。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每组一份,放在班级文化栏中展评。
4、班主任借助课件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民俗民风及屈原的爱国情怀。让每个学生对端午节以及屈原有进一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及爱国之情。
5、以“育传统美德,扬爱国之心”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要求:故事内容可以是端午的由来、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等各组推选一个故事参加比赛。
6、全班互动:
(1)同学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识。
(2)开展
学习课件培训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培训心得体会ppt(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