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明督导心得体会总结 大学督导工作总结和心得(4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大学文明督导心得体会总结一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矗
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
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推荐大学文明督导心得体会总结二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当绿意渐染枝头,离别的气息亦开始弥漫。毕业季的骊歌悄然响起,不述离伤,只言珍重。四年前的此时,我们为了同一个梦想,仗鸿鹄之志,从五湖四海汇于玉泉河畔;四年后的此刻,我们为了不同的追求,据英杰之才、携成熟稳健走向四面八方。
四年寒窗时已过,莘莘学子情亦存。回首往昔,母校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熏陶我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我们,是母校教导我们待人接物、求知治学、付出奉献、担当进取。惜别母校之际,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追寻青春的梦想。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将继续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弘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勤于学习,勇于承担,敢于奉献,为“师大梦”与“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值此毕业离校之际,我们向_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发出以下倡议:
一、积极进取,圆满离校。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完成离校前的各项学习,上好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站好离校前的最后一班岗,展示积极进取的毕业生形象,给自己的大学生活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二、遵规守纪,文明离校。在享受母校美好时光的最后阶段,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严于律己,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保持宿舍卫生整洁,确保自身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打架,不酗酒,不起哄,维持大学校园的宁静与神圣。
三、敢于担当,诚信离校。按规定办好各项离校手续,主动结清学费、住宿费、水电费等欠款;饮水思源,感恩铭记心间,如期履行助学贷款合同,全面展现师大学子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
四、合理安排,有序离校。严格执行学校毕业离校程序规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增强集体意识,高效、有序、文明地办理毕业手续,铭记、传递离校前与母校各部门老师最后一次接触的温暖与感动。
五、牢记师恩,成熟离校。大学四年,青春无限,记忆永恒,是恩师让我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盲从走向独立,从成长迈向成才。在即将告别母校之际,建议向所有老师道一声诚挚的感谢,感谢恩师四年的培养和付出,感谢恩师四年的教诲与关心。师恩如山,镌刻心间,带上恩师的重托,肩负前行的使命,迸发青春的力量,书写灿烂的人生。
六、尽己所能,奉献离校。之所以满怀不舍,正是对师大无限的热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离校之际,关爱他人,奉献爱心,捐赠书籍等物品给需要的学弟学妹;别离之时,向师弟师妹传授自己大学的成功经验,留下对他们最真诚的期盼与祝福;开展有纪念意义的文明校园活动,写下与母校最后的美好记忆。
七、昂扬斗志,自信离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保持平和心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心存必胜的信心与勇气。树立远大志向,正确处理现实与理想、个人和社会的矛盾,面向基层,扎身基层,让青春在实践中闪光。
鲲鹏展翅今正举,情洒师大忆青春。亲爱的同学们,毕业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在我们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之际,请不要忘记“师大人”的殷切期望与真挚祝福。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走向何方,师大是我们永远的家!
我们爱师大,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为师大代言!
最后,衷心祝愿_届全体本科毕业生志存高远、鹏程万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江苏师范大学
第二十一届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_年6月7日
推荐大学文明督导心得体会总结三
大学校园文明虽然没有什么统一的概念,但大体上就是指大学里的办学精神、培养目标、管理特色、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文明风气等内容中所体现的总体价值观复合体。校园文明建设是一所大学为了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精心创造并积极作用于全体师生员工思想和行动的所有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注意发挥人的潜能为着眼点,以追求人和科学技术、环境、设备相结合为中心环节,以实现办学目标为最终目的的一门科学。
校园文明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环境建设、道德情操和法制观念的树立,浓厚的学术氛围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新人新事模范事例不断涌现,文明礼仪尉然成风,信息网络顺畅等等。校园文明实质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具有三层表现形式: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形态,主要是表现在物化环境、设施设备方面的文化形态。大学的表层文明通常是体现在拥有面积较大的校园,建有规模较大的图书馆和数量众多的教室、实验室等建筑物,建有比较密集的师生住宅区和规格标准的运动场馆,体现出明显的科技文化气息的雕塑、亭台、园林、绿化点缀,拥有水平较高、数量众多、较为齐全配套的仪器设备等。中层形态是指主要表现在文字、语言方面的文化形态,大学校园里的以教学、科研等为主体的交流活动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到处可见可闻的读书声、歌声、多国语言的交流情景等。深层
形态是指主要表现在师生员工自身文化气质方面的文化形态,严明的法制纪律观念,人人富有团体精神,充满自豪感、荣誉感、言行彬彬有礼,仪表整齐雅洁,思维深刻敏锐等。
大学校园文明是一种独特的群体文化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它自身的特色和魅力。特色之一,大学校园文明作为一种群体精神和文化,其内涵是十分宽广的。首先,是因为大学是全社会知识文化的集散地。大学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组织机构,既有保存社会知识文化的功能,又有传播知识文化以及增进和应用知识文化的功能。其次,大学自有的高等教育职能决定了其具备着宽广的内涵,高等教育是一种全面素质和专业
大学文明督导心得体会总结 大学督导工作总结和心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