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心得体会感受精选 劳动课课堂心得体会(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劳动课心得体会感受精选一
本课教学我认为授课老师以学生为本落到了实处,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之中,去感受、去体验,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对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
在课堂上授课老师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快乐的情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例如,在教学中通过展示秋天的收获物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从交流中了解秋天丰收的果实。接下来同学们在组内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分一分感知各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让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通过了解丰收的果实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丰富的果实是怎样得来的,说说、看看农民的劳动情形,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使学生懂得应该珍惜劳动果实,尊敬劳动者。
不足之处:
1、在小组分类中,因为水果产地的不同,还可以分出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
2、果实分类引深的不够,听后反思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进行探究分类呢,目的一是了解果实,这个目标达到了,再有可以让学生了解分类后每类果实对人身体的好处,从而让学生明白每类果实我们都离不开,我们不应挑食要均衡营养的道理就更好了。
3、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的问题,老师处理的仓促,教学语言还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
4、课后延续可以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亲自体验,去采摘果实,访问身边的人,知道这些果实从哪儿来的。
总之,在整个活动中,我收获颇多,应向老师学习。
最新劳动课心得体会感受精选二
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全校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实际本领。在劳动中创造美,体会劳动的乐趣。学校决定通过劳动教育与校园环境美化相结合,开展校第劳动节系列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劳动卫生习惯强化
(一)劳动卫生习惯教育:加强学生劳动卫生习惯的教育和培养,贯穿于日常行为的一举一动中,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果皮纸屑不落地、不随手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积极参加班级、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保持教室、校园清洁美丽,打造和谐校园。
(二)班级大扫除:开展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大扫除活动。清理班级卫生死角,做到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人人动手,参与劳动,清洁班级,美化校园。大队部组织评选达标班级。
(三)个人卫生大检查:要求每位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大队部将组织人员突击抽查,以班级为单位汇总。
二、今天我当家——当家小能手评比
提倡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今天我当家”摄影作品征集。要求学生将在家做家务(扫地、煮饭、做菜、制作小点心等)的场景或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报展示,并附照片介绍,评选当家小能手。
三、各级段活动准备及要求:
(一)一年级自理能力比赛:
1.每位学生在家里练习戴红领巾、系鞋带、穿衣服、扣钮扣。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戴上红领巾、穿有鞋带的鞋子、带上有钮扣的衣服(5个钮扣以上,比赛时扣5个钮扣)
3.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地又快又好。评选优胜奖和达标奖。
(二)二年级捏橡皮泥比赛:
1.围绕“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创作既富有童趣又有新意的橡皮泥作品。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橡皮泥、放作品的盘子。作品摆放在盘子里展示
(三)三、四年级钮扣比赛:
1.利用钮扣钉出“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为主题的图案,钮扣数量颜色不限。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针、线、钮扣、布块、剪刀等工具。
(四)五、六年级剪贴画比赛:
1.内容形式不限,画面具有新意,材料不限,力求新颖,有一定的艺术性。
2.比赛当天每位学生带上剪贴工具及设计作品所需的材料,拼剪成以“畅想中国梦,童心庆六一”为主题的作品。
(五)活动时间:6.1儿童节前夕
(六)奖项设置:各项比赛设立达标奖和优秀奖。
最新劳动课心得体会感受精选三
最近中央电视台连接报道了许多酒楼食堂的就餐人员,浪费大量饭菜食品的专题调查。所展场景触目惊心,浪费粮食巨大。为此,央视号召要大力提倡餐饮的“光盘行动”,减少粮食食品的无效浪费,回归理性消费。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关于粮食问题,我觉的太重要了。全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虽然连续多年的粮食丰收,国家也储备了一定粮食。但我认为目前仍然不能乐观。国家规定“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是十分正确的。
双亲去世有些年了,还时时思念着,尤其是母亲对我们四个子女的点点滴滴恩情今世难忘。小孙子四岁自已会独立吃饭,每次吃饭时,桌上地下都撒有不少饭粒。碗里往往还有半碗饭就不吃了。这时我会毫不犹豫地端起碗几口就把饭吃完了。但是,每次都会得到儿媳的反对:“大人不能吃小孩的饭,要折寿的,倒了这点饭不算什么!”真的不算什么?每当此时,就会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生活困难,粮食紧缺和母亲的操劳。
1960年前后,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给刚有起色的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影响。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必须品都严重匱乏。许多物资都凭证凭票限量供应。排队购买商品是司空见惯。粮食供应更是如此。提倡“一干二稀”、“瓜菜代“。油脂、蛋白质摄入量少,二个妹妹发生了浮肿。在母亲的偏心下,有时我还可以吃上一个家养母鸡下的蛋,用米汤冲成蛋花吃。虽然,没有发生浮肿,但天天的“菜煮饭”已经让人吃烦了。母亲看在眼上,疼在心里。白菜、荠菜、萝卜和老南瓜轮换煮着饭吃,以此来调节口味。一天中午放学回家,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一阵阵的饭香。好似还夹着一丝丝的青香味。打开饭甑一看,白花花的米饭如珍珠一般。顷刻食欲大增。我急忙盛了一碗饭,放了点猪油,再倒入酱油拌和着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边吃边赞扬:松松散散的饭很是爽口好吃。但又总感觉其中含有什么东西,便询问母亲。母亲喜悦地说放了白萝卜一块蒸的。
原来母亲将洗净的白萝卜切成片再切成丝,又改刀成为米粒般大小的萝卜丁,然后掺和在煮过的捞饭中,放入饭甑蒸熟。我把母亲这种‘掺杂使假’做米饭的方法告诉了同学。他们家都纷纷仿效,说节约了粮食又好吃。掺了白萝卜丁蒸的米饭毕竟不如纯大米饭味正,时间一长也就觉得很乏味了。
那年秋收后,地处信江北岸沙洲地的傍罗乡,用收获的红薯抵交粮食征购任务。粮食部门将红薯运到各个粮食供应站,以每斤粮食指标折合6斤红薯,每人扣5斤粮食定量,供30斤红薯的规定,搭售给全镇居民。母亲把买回来的二百多红薯。一部分做成薯干片,是春节过年又甜又脆的传统食品。另外大部分红薯则变着花样吃。或蒸红薯或放在稀饭中煮着吃。那段时间集中供应红薯,家家户户都在食用红薯。欲话说:一个红薯三个屁。坐在教室里上课,此起彼伏的放屁声往往引来了一阵阵的笑声、责骂声。一天有个顽皮的同学在邻坐同学放了一声屁后,忽然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又放屁了。”顷刻间引起哄堂大笑,老师很是尴尬。
参加工作来到粮食部门。母亲很是高兴,认为饿不死我这个管粮食的人
劳动课心得体会感受精选 劳动课课堂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