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燃气安全企业篇心得体会和方法 燃气安全知识心得体会(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82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燃气安全企业篇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燃气锅炉通过燃烧气体资源来实现供暖供热、工业生产和发电,近年来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甚至有代替燃煤锅炉的趋势。笔者就几种典型的燃气锅炉给大家做一下简单介绍。

卧式燃气锅炉

并有熄火保护装置,保证安全运行。

使用热水锅炉采暖,炉水达到设定上限水温时热水循环泵启动,低于设定下限水温时热水循环泵停止;使用热水锅炉洗浴,炉水达到设定上限水温时热水循环泵停止,低于设定下限水温时热水循环泵启动。

采用螺纹烟管和波形炉胆,大大加强了传热效果,大大的节省了燃料耗量。

燃气开水锅炉也称燃气开水炉、燃气茶炉等,是生活锅炉的一种,属于常压民用锅炉的范畴。该锅炉是以燃气为燃料,通过燃气燃烧器喷火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设定水温上限温度后,燃烧器停止工作,锅炉进入自动保温状态,用户可从开水口连绵不断的接出纯开水。与保温水箱相连,可以满足像医院、学校等集中供水型单位的开水需求。

水,大大的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漏电保护即漏电自动切断电源;过热保护即锅炉水温超高达到报警温度时,自动停止燃烧器并发出报警;二次过热保护即锅炉外壳温度超过105℃时,自动切断二次回路,锅炉停止工作;水位检测保护即选用精良水位电极棒实时监控水位情况,低于上限水位电磁阀自动补水, 直至达到上限水位。

水,开水口沸水区取水,杜绝“阴阳水”、“千沸水”现象,保证饮水百分之百是纯开水。

燃气蒸汽锅炉

锅炉功能完备,保护齐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自我诊断功能。锅炉运行中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就自动中断燃烧,发出声光报警。

烟管内插有扰流片,减缓排烟速度,增加换热量,锅炉热效率高,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波形炉胆和螺纹烟管结构,即提高了锅炉的吸热强度,又满足了换热面受热膨胀的需要,科学合理,经久耐用。

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jb/t 1619-2002《锅壳锅炉本体制造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设计、制造、监检,确保锅炉品质优良,达到能耗低、热效率高、压力稳定、供气量足、经济使

用。

设计合理的内置汽水分离器装置,满足用户需用较高品质蒸汽的要求。炉体开设人孔、头孔、手孔,便于对炉胆内部进行清理,使维修、养护极为方便。

1-1.0-q型锅炉

本锅炉组装程度高,锅炉本体,燃烧器,自动控制箱全部置于锅炉底架上,结构紧凑,安装简便。具有启动快捷,热效率高,大气污染少,自动化程度高特点

高速喷出,在炉胆内呈微正压燃烧,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在炉内辐射换热后转向进入第二回程烟管到前烟箱,再折转180o度进入第三回程烟管,经后烟箱再排入烟囱进入大气。

wns1-1.0-q型锅炉

详细资料来自:http:///

最新燃气安全企业篇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我公司燃气使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xx、《xx市燃气管理条列》、《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适用于公司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燃气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

1.4工作原则

1.4.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和服务对象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燃气泄露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1.4.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燃气泄露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公司燃气泄露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下,各专业管理部门和各实体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燃气泄露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各实体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燃气泄露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1.4.3条块结合,责任单位为主。燃气泄露事故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责任单位为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有关部门应当与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1.4.4坚持齐抓共管、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处置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形成并不断完善公司快速反应、分级管理、部门协调、专业负责、统一指挥的应急处置机制。

2.1公司主要燃气危险源、危险因素分析和事故类型

2.2主要燃气危险源:

2.2.1储存间(集气房)9处,液化气63瓶;民用液化气站1个,储存周转液化气99瓶;天然气管道。使用管网煤气及xx市燃气公司天然气。

2.3危险因素分析:燃气泄漏,一氧化碳中毒;燃气着火烧伤;爆炸造成物体坠落砸伤、燃气管道和储存设备设施损坏及其它二次伤害。

2.4事故类型:

2.4.1集气房,因安装紧固操作失误,造成集排气装置与瓶组供气系统的总输气管道连接不实;气瓶角阀与减压阀连接不实,造成燃气泄漏。集气房内没有使用防爆型强排风、电器设备未按规定安装,造成可燃气体浓度上升引起着火、爆炸事故。

2.4.2使用燃气未遵守操作规程,未按点燃气时要火等气的原则。使用燃气设施过程中,操作人员擅离职守,发现燃气泄露未迅速切断气源总开关,未及时采取通风措施,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2.4.3因使用燃气管道设备或管道发生故障,例如管道发生堵塞或腐蚀造成气体泄露将造成人员伤亡和正常生产,引起中毒、着火、爆炸事故。

3.1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3.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

职责:燃气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事故救援,向上级机关及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负责组织公司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演练。

3.3事故现场指挥部

副指挥:

职责:配合总指挥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为分管工作应急管理负责人。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学习、演练。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负责在总指挥下组织、协调进行应急处置。及时向组长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配合上级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3.3.1现场总指挥:

职责:对事故现场抢险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挥,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执行总指挥命令,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和需要,有权动用公司区域一切抢险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设施。

3.3.2事故现场指挥部下设立四个专业组(见附表5)

3.3.2.1第一组:现场救援组

成员:保卫、事故发生单位有关人员

职责:负责组织进行人员抢救、火情扑灭,并对燃气采取可靠隔离、隔断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

3.3.2.2第二组:疏散警戒组:

成员:保卫、安全、生产调度

职责: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警戒或交通管制,禁止无关车辆进入危险区域,保障救援道路的'畅通。

3.3.2.3第三组:人力、物资供应组

成员:运营部、人力资源部、物流项目部

职责:负责救援过程中车辆、人员、临时用电等应急物资提供、设施抢修、恢复生产准备工作。

3.3.2.4第四组:后勤保障组

成员:办公室、人力资源部

职责:做好事故信息的发布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4.1分级响应

4.1.1ⅰ级应急响应行动:一般事故以下级别的燃气泄露事故,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或伴有人员死亡、重伤、燃气、煤气中毒、烧伤无进一步扩大的其它事故。由公司燃气泄露应急领导小组或实业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实施。超出各实体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或者跨单位级、跨多个专业和部门的燃气泄露事故。需要公司处置的燃气泄露事故。

4.1.2当公司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总指挥进行ⅰ级应急响应行动启动,燃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四个专业组成员及事发单位应当按照本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或实业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4.1.3ⅱ级及以下应急响应行动:一般事故以下级别的燃气泄露事故,如事故终止,事故没有可能继续扩大的,其应急救援处置方案由各单位制定,各单位根据事故或险情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4.1.4公司内部报告及处理程序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公司视具体情况,启动公司内部资源予以援救。

4.2公司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响应

4.2.1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燃气泄露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4.2.2建立与事故发生单位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4.2.3派出有关人员和专家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必要时协调专业应急力量增援。

4.2.4组织协调一般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2.5协调落实其他有关事项。

4.3公司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四个专业组成员响应

4.3.1ⅰ级响应时,启动并实施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公司燃气泄露事件应急总指挥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需要其他应急力量支援时,及时提出请求。

4.3.2根据发生的燃气泄露事故的类别,公司按照职责和预案进行响应。

4.4指挥和协调

4.4.1进入ⅰ级响应后,公司燃气泄露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四个专业组成员立即按照预案组织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配合事故单位组织实施应急救援。

最新燃气安全企业篇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通过这十几天对于消防安全的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是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消防工作的方针、目的和意义,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消防安全管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

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高危险物质,单位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

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工作要有自己的着重点,做到三个抓住。

1、抓重点消防设施

2、抓重点消防人员

3、抓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当真正火灾到来时,我们一定要记住以下的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少”这是人们在同火灾做斗争中出来的一条宝贵的经验。

2、“边报警,边扑救”在报警的同时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

3、“先控制,后灭火”在扑救可燃气体、液体火灾时,应首先切断可燃物的来源,然后争取灭火一次成功。

4、“先救人,后救物”在发生火灾时,如果人员受到火灾的威胁,人和物相比,人是主要的,我们应贯彻执行救人第一,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的原则,先救人后疏散物资。

“听指挥,莫惊慌”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动用周围的物质进行灭火,因为慌乱中可能会把可燃物质当作灭火的水来使用,反面会造成火势迅速扩大;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

燃气安全企业篇心得体会和方法 燃气安全知识心得体会(9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