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育人直播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立德育人直播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施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辽宁省教育厅《落实指南三年行动计划》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逐步提升我校德育工作水平。
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让我校真正成为育人的沃土,让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按照良好师德标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教育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完善德育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共同进步,有效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一)、正确的思想指导,建立大德育体系。
学校首先确立“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牢固确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思想,细化德育管理,发扬“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抓好德育基础常规。德育渠道不断健全,德育工作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从严治教,管理到位,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有进一步的发展,并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体系。
(二)、加强教职工学习培训。
1、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2、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年须接受不少于6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三)、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1、德育课程体现“一以贯之”。依据小学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等德育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有针对性地规划各学段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构建不同学段依次递进、衔接有序的德育课程体系。从道德规范、心理健康、法治观念、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经济追求、文化自信、社会和谐、人生价值等九个方面,细化每门德育课程的要点提示。坚持鼓励性和发展性评价原则,采取考试、谈话法、观察法、描述性评语、活动项目评议、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等更为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学科课程强调“二者兼顾”。突出教育的整体德育功能和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挖掘提炼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丰富德育载体,实现全科育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根据课程属性,归纳出每门课程的德育特点、德育范畴,明确各学科德育教学的具体实施建议。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分别提供3—5个德育评价案例,附有具体的活动建议和评价建议,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力求“三个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生生活,挖掘文化资源,融合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要求,分学段设定课程目标。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知行合一,分别确定小学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重点。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交流、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实践课程引领“四方之志”。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系统化设计,归纳出仪式活动、亲子活动、团队活动、社团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学校节会活动等活动类型。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加强德育阵地建设
1、校园环境阵地。
(1)、时刻保证校园环境整洁。
(2)、办好文化长廊,争取两周一更换内容。
()、美化校园物态文化,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景无时不成为鞭策、激励学生的眼睛。
(4)、校园广播建设,做到天天有内容。
2、课堂教学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学好各科知识的同时,收到德育熏陶。
3、课外活动阵地。
(1)、组织学生读经诵典活动,阅读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等书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美德意识。
(2)、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3)、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行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
4、社区德育阵地。(1)、利用家长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感恩演讲。
(2)、组织学生到励家杂粮批发市场进行打扫卫生等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社会的良好品行。
(3)、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五)、丰富德育活动,拓宽德育渠道
依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发展主题教导活动,尽力办好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着力进行"读书""快活大课间"两大特点的建设,让读书、课间活动在校园内成为一种文化;让读书和课间运动成为孩子们懂得历史的窗口、宽阔交换圈的道路;成为孩子们强身健体、和谐发展、培育竞争意识、配合精力跟刚强毅力的主要通道,增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深入开展“学身边典型、树人生标杆”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优秀师生、黑山好人等身边先进典型,从先进榜样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六)注重德育科研工作。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德育课题研究工作。学期末组织班主任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为班主任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做好优秀科研成果征集、整理、推荐工作。
(七)、注重家校接洽,施展教育协力
积极推动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工作体系。开展“家庭教育优秀家长”活动,选树在德育方面优秀的家长典型,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传播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在已经建立的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建立家校通网络平台;自动办好家长学校,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最新立德育人直播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的中心工作。在抓班级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的:
一、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周应伦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三、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班长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
立德育人直播课心得体会和感想 德育讲堂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