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心得体会万能版范本 实验心得范文(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82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万能版范本一

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原理。

叶绿色存在两种结构相似的形式即叶绿素a(c55h77o5n4mg)和叶绿素b(c55h70o6n4mg)胡萝卜素是具有长链结构的共轭多烯,有三种异构体;

叶黄素(c40h56o2)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是胡萝卜素的羟基衍生物。当提取时,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黄绿色,蓝绿色,黄色和橙色。

研钵,色谱柱,丙酮,乙醇,乙醚,中性氧化铝,菠菜叶,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剪刀,脱脂棉,纱布。

1、称取30g洗净后用滤纸喜感的新鲜菠菜叶,用剪刀剪碎,放入研钵中研磨,研磨时放入少量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猛破坏叶绿素结构,研磨至烂。

2、将研磨碎的菠菜叶转入小烧杯中,加入30ml配好的乙醇乙醚溶液,盖上表面皿,防止有机溶剂蒸发。按小组成员分别浸泡10,15,20,25,30,35,40,45,50,55分钟。

3、浸泡期间,填充色谱柱,在最下面垫入脱脂棉,再盖上一个小滤纸片,装入氧化铝至4/5处,再盖上一层滤纸片。

4、将烧杯中的菠菜叶连带着有机溶剂用纱布挤入漏斗中,转入分液漏斗,加入10ml水洗涤,除去水层(下层),再用10ml水洗涤一次。

5、将分页漏斗中的溶液慢慢倒入色谱柱中,加几滴丙酮既可以看到颜色变化。

6、洗净仪器,收拾实验室,打扫卫生。

1.过滤时不能用滤纸,而是用脱脂棉。原因是滤纸能吸收色素,降低滤液中色素的含量,使实验效果不明显。

2.加入丙酮后要迅速、充分研磨,以防止丙酮挥发,使更多的色素溶解在丙酮中。

3.萃取过程中注意操作,防止溶液喷出。制备薄层板过程中注意基板的质量,防止玻璃边缘伤及手指。

4.牢记有机化学实验常规安全防范和急救措施。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万能版范本二

1.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斐林试剂

(见书p47)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为什么?

2.两支试管保温时,为什么要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最新实验心得体会万能版范本三

实习用时:约136个学时

实习地点:宝玉石加工实验室

宝玉石加工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加工措施去改造宝石原料的形状、大小、面角比例和对称关系及表面质量,加工出款式新颖、颜色鲜艳、晶莹无暇、工艺精湛的首饰工艺品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本学期我通过大约有136个学时的宝玉石加工的实习,基本掌握了对宝石、玉石的加工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现将实习内容报告如下:

本学期的实习大致分为宝石加工实习和玉石加工实习,总共有13个实习,它们分别是:实习一 标准圆钻琢型的加工实习二 祖母绿式方形、长方形琢型加工 实习三 椭圆形琢型的加工 实习四 圆形三层、四层花底琢型的加工 实习五 宝石梨形琢型加工 实习六 宝石马眼形琢型加工 实习七 宝石心形琢型加工 实习八 椭圆形、圆形凸面形宝石的加工 实习九 玉雕机上加工素身凸面型宝石 实习十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水滴型 实习十一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鸡心 实习十二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葫芦 实习十三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四季豆。

其中重点的实习加工是:实习一、二、三、四、八、十、十一、十二。其余的加工实习课多是自己的实践,以便总结经验。

现将一些实习加工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加工实习的第一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课就是标准圆钻琢型。为什么叫标准圆钻琢型?这个问题要从钻石本身谈起,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的钻石是无色的,它具有天然无色透明矿物最强的金刚光泽,最大的硬度10度;它的折射率2.417和色散值0.044也是天然无色矿物中最大的。而要很好地体现它的这些物理性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他的亮度、火彩、闪烁等,他必须被打磨成标准的圆钻琢型。标准圆钻琢型一般由57—58个小面组成的,它们分别为冠部(台面1个、星小面8个、冠主面8个、上腰小面16个) 亭部(下腰小面16个、亭主面8个) 底尖小面(1个,小颗的一般没有,大颗的一般有底尖小面)。

对圆钻琢型的加工,我们采用的是用八角手进行琢磨和抛光,加工的原料为厚的玻璃。加工的工序为:出胚—上杆—圈形—冠部琢磨—冠部抛光—上杆(翻转宝石)—亭部琢磨—亭部抛光—拆胶清洗。值得注意的是在宝石上杆的时候一

定要把宝石粘整,使得宝石的中线与粘杆的中线在一线上,这对后面的圈形和琢磨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圈形,圈形手一定要平,要与磨盘平行,这样才能圈出一个圆柱来,否则就不圆或是一个圆锥状。在翻转宝石进行亭部琢磨的时候也要注意宝石要进行划线和粘整(与上杆时一样的)。有了这些正确的操作后重要的就是对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了,下面重点谈谈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

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它是有一定的角度和比例的。对钻石而言,钻石有它自己的角度和比例,而其它宝石也各不相同。现以水晶或玻璃的琢磨角度和比例来加工举例:

冠部的琢磨包括冠主面、星小面、上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冠主面:斜刻面角度42°(48°),孔位1孔,八个边依次打磨,要求大小均匀,预留台面60%左右。

星小面:斜刻面角度25°(65°),孔位2孔,八边依次打磨,力度要小,将星小面尖角磨到离腰线的二分之一处,两星小面之间的尖角要对接。

上腰小面:斜刻面角度50°(40°),孔位3、4孔,先磨3孔的八个边,再磨4孔的八个边,这时的角度可以适当的调整要求上部的尖角正好于星小面下尖角对接,两组上腰小面尖角正好与主小面下尖在腰棱上交汇。

冠部琢磨完后就进行冠部的抛光,抛光剂是金刚石微粉。顺序是从上往下(65°、48°、40°)的抛光,抛光时要注意检查各个小面抛光的精细、尖角对接准确、线条平直。

台面的抛光:台面的抛光在宝石加工中极为重要,技术难掌握,基本方法是从八角手上取下粘杆,利用45°块装在八角手上(以一孔为基准),用量角器测量使宝石粘杆与磨盘程90°然后进行抛光。抛光时也许要经过上下的调整,最后整个台面或中间部分才能被抛到,可一下将小台面抛出。

亭部的琢磨包括亭主面、下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亭主面:斜刻面角度43°(47°),孔位1孔,依次加工各小面、要求大小均匀,八个小面相交于底尖中心。此时应该注意不要切磨到上腰小面,要留有小于0.2㎜的一圈腰线,腰线的宽度尺寸由宝石的大小来定。

下腰小面:斜刻面角度45°(45°),孔位3、4孔,先以3孔加工八个面,再以4孔加工另外的八个面。应注意加工力度要小,下腰小面上尖与亭主面相交的位置应在离底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每个小面的高度要一致,使相邻的两个小面刚好对接。

亭部琢磨完后就进行亭部的抛光,抛光的顺序也是由上向下(47°、45°),抛光要细、认真。

腰部的抛光:取下粘杆用手在抛光盘边缘将宝石腰棱滚亮(切记要不停地转动,不可停留在某一位置)。

最后就是拆胶、清洗宝石的过程。一般是将宝石放入酒精中浸泡十分钟,洗净即可。

以上就是标准圆钻琢型的打磨步骤与方法,其实各种刻面型宝石的加工方法都差不多,只是它们的角度和琢型不同而已。比如,祖母绿就不能再用圆钻琢型来进行加工打磨了,这是因为祖母绿它是有色宝石,它的体色为绿色,为了更有利于增加它的浓艳鲜亮的色彩,常常加工成祖母绿琢型(阶梯式琢型),这种琢型常利用于琢磨色彩艳丽、透明的宝石。祖母绿打磨成祖母绿琢型,因性脆,常常去掉尖角(应情况而定,尺寸大的一般要去掉尖角,小的一般不去掉角保其重量)。

对于玉雕的加工,我们首先从简单的凸面戒面开始,逐步学会戒面、水滴、鸡心、葫芦以及玉石四季豆等加工雕琢。基本掌握玉雕机的工作特性、加工工艺特点

实验心得体会万能版范本 实验心得范文(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