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 消防专篇标准格式(七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一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意思。禁止、停止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
黄色表示注意、警告的意思。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或环境涂以黄色标记。如警告标志、交通警告标志。
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意思。如指令标志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具、交通知识标志等。
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供给信息的意思。能够通行或安全情景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2、比较色
比较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黄色安全色的比较色为黑色。红,蓝,绿安全色的比较色均为白色。而黑,白两色互为比较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集合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蓝,绿色安全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及安全通道,交通的标线及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等。
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等,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的防护栏及隔离墩。
有关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二
谨慎用火
煤气、液化石油气瓶应与灶具坚持1—1.5米的安全距离,并坚持室内空气流通,气瓶不能用火烤、开水烫、蒸汽吹,也不能与煤炉等其他火源同室布置,不得私自处理残液、排放、倒灌液化气,使用时,应先点火后开气,用完后,应立即关气,做到人离、火灭、气关,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要立即关掉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严禁使用明火或触动电灯、抽油烟机、排风扇等电气开关,防止爆炸起火。
安全用电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贴合规定,所用导线要求绝缘效果要良好,禁止电气线路老化或者存在超负荷现象,以免发生电线短路起火。不能在电灯泡上罩纸或其他可燃物,不能将未经冷却的电热器具放在有可燃物的场所,或将可燃物放在电热器具上,更不能乱接乱拉电线。
家用电器使用后务必及时关掉电源,否则电器长时光处于通电状态容易造成火灾。要注意提防电热器具的温控、时控装置或温度指示器失灵,避免温度过高起火。大功率电热器具不能使用横截面过小的导线或容量过小的开关、插头,以免发热或打火。
谨防烟头引发火灾
冬季风多雨少,天寒物燥,异常要警惕吸烟引起火灾。要严禁在一切易燃易爆单位、物资仓库和其他一切禁烟区内吸烟,禁止在维修汽车和清洗机械零件时吸烟。
吸烟时应到安全地带,烟头未熄时不得带入工作场所。应纠正不良的吸烟习惯,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在劳动和寻物时吸烟,不能乱丢烟头和火柴梗、乱倒烟灰,更不能将引燃的烟头随处乱放等。禁止大风天在室外或野外吸烟,不准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入山林。
谨防烟花爆竹火灾
节日期间不要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而应在指定地点燃放。禁止携带烟花爆竹乘坐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还要教育儿童,不要在室内或火炉内燃放鞭炮。节假日离家外出必须要关好门窗,防止烟花爆竹飞进屋内引起火灾。
避免阳台、楼道等地方堆放杂物
火灾发生与否与环境的因素关系较大,居民应及时对居室周围杂物进行清理。由于天冷,一些居民在阳台、安全通道中存放物品的情景十分普遍,如果发生火灾,会影响逃生通道的畅通;另外这些物品很多是易燃物,火灾发生以后会助长火势。
所以定期清理居室周围杂物,也是预防火灾和减小火灾危害的有效途径。还要防止可燃性气体在室内聚集,适当开窗开门通风对流,也可坚持屋内空气新。
四懂:
一、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1、防止触电;
2、防止引起火灾;
3、可燃、易燃品、火源。
二、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1、加强对可燃物质的管理;
2、管理和控制好各种火源;
3、加强电气设备及其线路的管理;
4、易燃易爆场所应有足够的、适用的消防设施,并要经常检查,做到会用、有效。
三、懂灭火方法。
1、冷却灭火方法;
2、隔离灭火方法;、
3、窒息灭火方法;
4、抑制灭火方法。
四、懂逃生方法。
1、自救逃生时要熟悉周围环境,要迅速撤离火场;
2、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3、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
4、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光,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婪财物;
5、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坚持低姿势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6、坚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7、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关在电梯内;
8、当烟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时,要关掉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9、当身上的义务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住;
10、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
四会:
一、会报警。
1、大声呼喊报警,使用手动报警设备报警;
2、如使用专用电话、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键击碎等;
3、拨打119火警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报警。
二、会使用消防器材。(各种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方法简称为:
一拔 拔掉保险销,
二握 握住喷管喷头,
三压 压下握把,
四准 对准火焰根部即可。)
三、会扑救初期火灾。
在扑救初期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第一,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四、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1、按疏散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酌情通报情景,防止混乱;
3、分组实施引导。
有关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三
广西消防检测合同
编号: — —
委托单位: (以下简称甲方)
检测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第106号令和第61号令、《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文件》桂价费[20__]208号以及广西区内各市、县公安消防机构文件要求,甲方委托乙方对 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及电气防火安全进行即时技术检测,乙方根据甲方委托内容进行受理,达成如下检测协议内容:
第一条检测工程名称:
第二条工程地址:南宁市 路 号
第三条检测内容: 工程需要验收的消防系统内容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火门系统、通风排烟阻火系统、电气防火安全检测。
第四条技术要求:乙方必须依据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规程和广西现行地方标准、规程对甲方委托内容进行如实检测,并在甲方签认了现场情况后出具真实的即时检测报告;但乙方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包括甲方未委托检测的内容以及甲方在检测之后增加、改动的内容。
第五条检测费用(计算方式详见 号楼检测费清单及检测费汇总表):预算金额为人民币 元整(¥ );优惠后协议价款暂定为人民币元整(¥ ),最终协议总价款以双方确认的实际检测工程量按检测费清单中收费标准的9.5折结算。
第六条付款方式:经双方协商,领取检测报告前甲方三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付清所有检测费用,由乙方给甲方开据正式税票,甲方凭正式税票领取检测报告。
第七条检测时间:在甲方保证现场安装调试完毕,具备通水、通电、通路等检测条件下,签订协议后二个工作日内进场检测,并于检测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 陆份检测报告正本,若甲方需增加一份检测报告正本,则要收取工本费;如有特殊情况时除外。
第八条检测配合:
8.1 现场检测时,双方应配合进行,甲方应组织有关人员到场陪同配合检测,属甲方的仪器设备试验由甲方操作;属乙方的检测仪器由乙方操作。如甲方现场有特殊情况或乙方有特殊任务无法如期检测,应提前半天通知;否则违约方须支付履约方200元误工费。
8.2 一般情况下,公休日及法定节假日乙方不安排加班,若有特殊情况,甲方要求加班,需双方协商解决。
第九条权利义务:
9.1 双方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保守对方的商业机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将对方交付的检测资料及文件进行修改、复制、转让等有损对方利益的行为,不得泄露获知对方的商业机密,否则,履约方有权追究违约方法律责任。
9.2 双方应保证向对方提交的资料及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甲方不得要求乙方违反国家及广西现行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出具检测报告;否则,乙方有权终止协议书内容的履行,乙方已收取的检测费不予退回。
9.3 甲方应为乙方派赴现场进行检测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方便条件,并派专管人员配合检测人员进行检测,签认检测情况;陪同乙方检测的人员,可视为代表甲方行为,甲方另有说明除外。
9.4甲方陪检人员和乙方检测人员不得向对方索要物质利益,或向对方予以物质利益。
9.5 原则上,乙方在首次现场检测完成后即开始编写并出具检测报告;在检测报告尚未出具前,如甲方有需要,可以要求延期出具检测报告,由乙方进行复查,但甲方应提出书面申请,且延期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复查次数不得超过一次;否则,乙方将按有关规定如期出具检测报告,甲方应按本协议第五、六条约定支付检测费用并领取检测报告。
9.6甲方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15天内,对检测报告有异议,有权提出,乙方应按有关规定给予复检,且不收取任何费用;甲方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15天后,对检测报告有异议,乙方进行复检,复检时,乙方只对需检项目收费,按复检项目费用的30%计取。如复检结果与此前检测结果不符的,乙方应按新的检测结果重新出具检测报告。
第十条 违约责任:
10.1 本协议书签订生效后,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本协议时,应书面通知乙方;已开始检测工作的,乙方根据实际检测的工作量不足约定检测内容的50%时,按检测费的50%支付;超过50%,按检测费的100%支付。
10.2 本协议书签订生效后,乙方要求终止或解除本协议,应书面通知甲方。
10.3 如甲方不按时支付检测费用,每拖延一天,乙方有权收取甲方检测费用总额1%的违约金;如乙方不按时进行检测或不按时出具检测报告,每拖延一天,甲方有权收取乙方检测费用总额1%的违约金。
10.4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本协议延期或无法履行时,甲乙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第十一条 本协议一式肆份,甲方贰份,乙方贰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双方履行完协议规定的义务后,自行终止。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法人(委托)代表: 法人(委托)代表: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备注:
乙方全称:
开户行:
账号:
xml:namespace
有关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四
甲方:
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1条 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工期:本工程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开工,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竣工。
1.4 合同价款:小写人民币: 即大写人民币:
第2条 甲方权责
2.1 向建筑施工单位协调好乙方施工所需的场地、水、电等。
2.2 指派 为甲方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及工程审核。
2.3 指派 为甲方驻工地代,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办理验收、登记手续和其他事宜。
2.4 参加乙方组织的施工图纸或作法说明的现场交底,审核乙方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验收工程。
2.5 确保在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交付施工现场于乙方。
2.6 组织人员验收乙方的工程。
2.7 确保按照合同确认之日期支付款项于乙方。
2.8 甲方负责此项广告工程的报批。
第3条 乙方权责
3.1 开工前 天,乙方向甲方提供经确认的施工图纸或做法说明 份,并向甲方现场交底。
3.2 指派 为乙方代表,负责解决乙方负责的各项事宜和合同履行。
3.3 指派 为乙方工地代,按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4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操作流程、防火安全规定、环境保护规定。严格按照图纸或作法说明进行施工,做好各项质量检查记录。做好工程进度表,并提供给甲方参考。参加竣工验收,编制工程结算。
3.5 遵守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现场管理的规定,管理好施工队伍,妥善保护好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设备管线不受损坏。做好施工现场保卫和垃圾处理等工作,处理好由于施工带来的扰民问题及周围单位(住户)的关系。
3.6 施工中未经甲方同意或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拆改原建筑物结构及各种设备管线。如确实需要拆改原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管线,经甲方同意后办理相应审批手续方可施工。
3.7 现场施工场地或水、电、设备等产生的费用由乙方自理。
3.8全力配合甲方或甲方的关联单位、监理单位组织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第4条 关于工期的约定
4.1 因甲方未按约定完成工作,影响工期的,工期相应顺延。
4.2 因甲方未能按时交施工现场给乙方,影响工期的,工期相应顺延。
4.3 因乙方责任,不能按期开工或中途无故停工,影响工期的,工期不能相应顺延。
4.4 因设计变更或非乙方原因造成的停电、停水及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导致停工1小时以上(一周内累计计算),工期相应顺延。
第5条 关于工程质量及验收的约定
5.1本工程以施工图纸、作法说明、设计变更和国家制订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为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5.2本工程质量应达到国家质量评定合格标准。
5.3甲、乙双方应及时办理中间工程的检查与验收手续。甲方不按时参加中间工程的验收,乙方可自行验收,甲方应予承认。若甲方要求复验时,乙方应按要求办理复验。若复验合格,甲方应承担复验费用,如造成停工,工期顺延;若复验不合格,其复验及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但工期也予顺延,但乙方必须尽力配合甲方尽快完成工作。
5.4由于乙方原因造成质量或人员事故,其一切后果由乙方承担,工期不顺延。
5.5工程竣工后,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验收,甲方自接到验收通知____日内组织验收,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如甲方在规定的日内未能组织验收,需及时通知乙方,另定验收日期。但甲方应承认竣工日期,并承担乙方的看管费用和相关费用。如甲方在乙方发出验收通知后的日内仍未组织验收,并办理验收、移交手续的,视为已经验收和交接。但假若验收不合格,乙方应该配合甲方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工程,工程时间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期间所产生的所有费用乙方自理。
第6条关于工程价款及结算的约定
6.1 本合同生效后,甲方分2次支付工程款,并付40%押金。
6.2 工程竣工后,乙方提出将有关资料送交甲方。甲方自接到上述资料三天内审查完毕,到期未提出异议,视为同意。
6.3 本项目造价根据结算书和现有设计图纸内容进行项目造价包干(甲方要求增加的工程除外。
第7条关于材料供应的约定
7.1 本工程的材料全部由乙方自行采购,材料必须符合合格的国标产品。
7.2 凡由乙方采购的材料、设备,如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规格有差异,与样板材料不一致的,应禁止使用。若已使用,对工程造成的损失由乙方
消防内容的范文通用 消防专篇标准格式(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