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 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发言(二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一
各位游客朋友,大理古城历史十分的悠久,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从779年甫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20xx年的历史。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大理古城是一座文化之城。早在4世纪初,勤劳智慧的白族人们就在苍山洱海的伴随之下,创造出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不仅为大理赢来了“昆明之属”的美誉,还留下了独特的白族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头戴“风花雪月”白族姑娘。这个风花雪月指的就是白族姑娘艳丽的头饰,顶上的白色代表着苍山雪,那个弯弯的造型就代表的就是云南的洱海月;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欣赏到“一正二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瓦房;我们还可以去品尝到白族传统的待客礼仪的“三道茶”,去感受独具白族特色的扎染和绕山灵。
大理古城自古就是一个风景独特的地方。他是小燕子和永琪的爱情乐土,是金庸先生笔下风光秀美的魅力之地,更是我们现在著名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在这座古城里有老外寻找东方古韵的洋人街,中国著名佛寺之一的崇圣寺三塔等众多别致景观。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一起步人古城进行观赏吧!
各位游客朋友,在我们正前方就是大理古城第一门一文献楼。文献楼是在清康熙年间修建的,位于我们大理古城南门外1千米的地方,文献楼是一个典型重檐歇山顶的土木石建筑,横跨古城的南面通道。大家可以看到,在这座楼上悬挂着一个“文献名邦”匾额,这是由当时云南的提督偏图亲自题写的,正是这个匾额所以才把这座楼叫作文献楼。通过文献楼我们就可以到达我们古城的城门了,就请大家随我继续前行。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古城的人口南城门了,南城门位居大理古城四门之首,是古城里面最古老雄伟的一个建筑,同时也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来到这里,首先映人眼帘的就是这座高大的城墙,总的高度大约是6米。大家可以抬头看到,在城墙上面写有“大理”这两个字,这是由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亲自题写的。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进人城门吧!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洋人街了。这个洋人街指的就是古城里面东西走向的护国路。护国路是民国初期,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全长1000米、宽7米。“洋人街”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有众多来大理古城游览的海外游客,大都投宿于护国路的大理第二招待所,随之附近就开设了为海外服务的餐馆、商店等。护国路就渐渐成为了一条商业街道。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家接一家的茶馆及工艺品商店,仔细的游客还可以发现在这里有很多的用洋文写的广告牌,这主要是来吸引寻找东方古韵、流连忘返、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的。
各位游客朋友,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就来到了大理古城的天主教教堂了。大理古城天主教堂就位于我们古城下关静谧的胡同里,是由巴黎外方传教会牧师严美璋于1920xx年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九十多年的历史了。教堂坐西朝东,室内总面积大约为600多平方米。整体看去,却是一座白族庙宇式的建筑,里里外外雕梁画栋,都带有浓厚的白族建筑风格。各位游客请看飞檐上面,我们除了看到白族风格的雕刻外,还能看到中国传统的彩绘,这就是天主教教堂建筑最大的一个特点一将白族文化特色、汉族文化特色、西方建筑特色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所以许多外国游客到教堂参加宗教活动后,都感慨地说:真想不到在如此边远的地区,还有如此美丽的教堂!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好好欣赏这座美丽的教堂吧!
推荐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二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西北边与西藏自治区为邻,处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中心地带,全州面积23 870平方公里,辖香格里拉、维西、德钦三个县,其中州府所在地在香格里拉县。
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它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梅里”是藏语“药王”的意思,故又称“药王山”,这里盛产虫草、贝母、麝香等药材。
梅里雪山冰峰接踵,雪峦绵亘,海拔4 000米以上的有27座,5 000米以上的有20座,6 000米以上的有6座。卡格博和周围诸峰有“太子十三峰”之称。
卡格博峰
卡格博峰,海拔6 740米,为云南第一高峰,是整个梅里雪山景区的核心。
卡格博,藏语是“白色雪山”,当地藏民称为“雪山之神”,是藏传佛教朝觐圣地。传说卡格博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点化,皈依佛教,受居士戒,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的守护神,称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和藏、川、青、甘等地众生朝拜的圣地,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
太子十三峰
在太子十三峰诸峰中较为著名的有面茨姆峰、吉娃仁安峰、布迥松阶吾学峰、玛兵扎拉旺堆峰、粗归腊卡峰、说拉赞归面布峰等。
面茨姆峰,线条优美,气质若兰,恰似亭亭玉立的女性,传说是卡格博的爱妻,意为“大海神女”,位于卡格博峰南侧。又传说她为玉龙雪山之女,虽为卡格博之妻,却心念家乡,面向家乡。雪山总有云雾缭绕,人们称其为面茨姆含羞而带的面纱。
意为“五佛之冠”的吉娃仁安峰,是并列的五个扁平而尖削的山峰,位于面茨姆峰北侧,海拔5 770.5米。
布迥松阶吾学峰,传说为卡格博和面茨姆所生的儿子,位于五佛冠峰与卡格博峰之间。
卡格博东北方向的守护神就是玛兵扎拉旺堆峰,又称“无敌降魔战神”(将军峰)。
粗归腊卡,意为园湖上方的山峰,位于斯恰冰川的冰斗上方。
太子十三峰早被尊为藏传佛教的神灵,故有《卡格博颂于》(经书)和《卡格博尼语》(朝圣指南)在民间传诵。在梅里雪山还流传着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祖师噶玛拔希曾在此传教的故事。相传至今神山下的老年人还背诵得朗朗上口的《绒赞山神卡格博颂》便是这位大师留下的经文。
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 云南省双拥会议心得体会简短发言(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