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 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总结(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实习地点:宝玉石加工实验室
宝玉石加工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加工措施去改造宝石原料的形状、大小、面角比例和对称关系及表面质量,加工出款式新颖、颜色鲜艳、晶莹无暇、工艺精湛的首饰工艺品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本学期我通过大约有136个学时的宝玉石加工的实习,基本掌握了对宝石、玉石的加工方法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现将实习内容报告如下:
本学期的实习大致分为宝石加工实习和玉石加工实习,总共有13个实习,它们分别是:实习一 标准圆钻琢型的加工实习二 祖母绿式方形、长方形琢型加工 实习三 椭圆形琢型的加工 实习四 圆形三层、四层花底琢型的加工 实习五 宝石梨形琢型加工 实习六 宝石马眼形琢型加工 实习七 宝石心形琢型加工 实习八 椭圆形、圆形凸面形宝石的加工 实习九 玉雕机上加工素身凸面型宝石 实习十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水滴型 实习十一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鸡心 实习十二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葫芦 实习十三 玉雕机上加工凸面型玉四季豆。
其中重点的实习加工是:实习一、二、三、四、八、十、十一、十二。其余的加工实习课多是自己的实践,以便总结经验。
现将一些实习加工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加工实习的第一课,也是较为重要的一课就是标准圆钻琢型。为什么叫标准圆钻琢型?这个问题要从钻石本身谈起,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的钻石是无色的,它具有天然无色透明矿物最强的金刚光泽,最大的硬度10度;它的折射率2.417和色散值0.044也是天然无色矿物中最大的。而要很好地体现它的这些物理性质,就要最大限度地体现他的亮度、火彩、闪烁等,他必须被打磨成标准的圆钻琢型。标准圆钻琢型一般由57—58个小面组成的,它们分别为冠部(台面1个、星小面8个、冠主面8个、上腰小面16个) 亭部(下腰小面16个、亭主面8个) 底尖小面(1个,小颗的一般没有,大颗的一般有底尖小面)。
对圆钻琢型的加工,我们采用的是用八角手进行琢磨和抛光,加工的原料为厚的玻璃。加工的工序为:出胚—上杆—圈形—冠部琢磨—冠部抛光—上杆(翻转宝石)—亭部琢磨—亭部抛光—拆胶清洗。值得注意的是在宝石上杆的时候一
定要把宝石粘整,使得宝石的中线与粘杆的中线在一线上,这对后面的圈形和琢磨有很大的影响。其次是圈形,圈形手一定要平,要与磨盘平行,这样才能圈出一个圆柱来,否则就不圆或是一个圆锥状。在翻转宝石进行亭部琢磨的时候也要注意宝石要进行划线和粘整(与上杆时一样的)。有了这些正确的操作后重要的就是对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了,下面重点谈谈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和抛光。
冠部和亭部的琢磨它是有一定的角度和比例的。对钻石而言,钻石有它自己的角度和比例,而其它宝石也各不相同。现以水晶或玻璃的琢磨角度和比例来加工举例:
冠部的琢磨包括冠主面、星小面、上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冠主面:斜刻面角度42°(48°),孔位1孔,八个边依次打磨,要求大小均匀,预留台面60%左右。
星小面:斜刻面角度25°(65°),孔位2孔,八边依次打磨,力度要小,将星小面尖角磨到离腰线的二分之一处,两星小面之间的尖角要对接。
上腰小面:斜刻面角度50°(40°),孔位3、4孔,先磨3孔的八个边,再磨4孔的八个边,这时的角度可以适当的调整要求上部的尖角正好于星小面下尖角对接,两组上腰小面尖角正好与主小面下尖在腰棱上交汇。
冠部琢磨完后就进行冠部的抛光,抛光剂是金刚石微粉。顺序是从上往下(65°、48°、40°)的抛光,抛光时要注意检查各个小面抛光的精细、尖角对接准确、线条平直。
台面的抛光:台面的抛光在宝石加工中极为重要,技术难掌握,基本方法是从八角手上取下粘杆,利用45°块装在八角手上(以一孔为基准),用量角器测量使宝石粘杆与磨盘程90°然后进行抛光。抛光时也许要经过上下的调整,最后整个台面或中间部分才能被抛到,可一下将小台面抛出。
亭部的琢磨包括亭主面、下腰小面。各角度和孔位如下,
亭主面:斜刻面角度43°(47°),孔位1孔,依次加工各小面、要求大小均匀,八个小面相交于底尖中心。此时应该注意不要切磨到上腰小面,要留有小于0.2㎜的一圈腰线,腰线的宽度尺寸由宝石的大小来定。
下腰小面:斜刻面角度45°(45°),孔位3、4孔,先以3孔加工八个面,再以4孔加工另外的八个面。应注意加工力度要小,下腰小面上尖与亭主面相交的位置应在离底尖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每个小面的高度要一致,使相邻的两个小面刚好对接。
亭部琢磨完后就进行亭部的抛光,抛光的顺序也是由上向下(47°、45°),抛光要细、认真。
腰部的抛光:取下粘杆用手在抛光盘边缘将宝石腰棱滚亮(切记要不停地转动,不可停留在某一位置)。
最后就是拆胶、清洗宝石的过程。一般是将宝石放入酒精中浸泡十分钟,洗净即可。
以上就是标准圆钻琢型的打磨步骤与方法,其实各种刻面型宝石的加工方法都差不多,只是它们的角度和琢型不同而已。比如,祖母绿就不能再用圆钻琢型来进行加工打磨了,这是因为祖母绿它是有色宝石,它的体色为绿色,为了更有利于增加它的浓艳鲜亮的色彩,常常加工成祖母绿琢型(阶梯式琢型),这种琢型常利用于琢磨色彩艳丽、透明的宝石。祖母绿打磨成祖母绿琢型,因性脆,常常去掉尖角(应情况而定,尺寸大的一般要去掉尖角,小的一般不去掉角保其重量)。
对于玉雕的加工,我们首先从简单的凸面戒面开始,逐步学会戒面、水滴、鸡心、葫芦以及玉石四季豆等加工雕琢。基本掌握玉雕机的工作特性、加工工艺特点、打磨、打砂、抛光、上光几个工序不同的操作方法。
玉雕的加工步骤主要是开料、画线、切割整形、预形、底部加工、凸面加工、打砂、抛光、上光、上蜡。
在玉雕的加工过程中,开料和画线要注意合理的利用宝石的原料,尽量选择好的部分(颜色、透明度好,裂隙少的等);在预形的时候一定要把宝石的形状尽量的打磨得标准一些;凸面宝石有时故意加工成高凸面型,如月光石、猫眼、星光宝石等,使其获得最好的光学效应。而颜色较深的宝石有时加工成中空或底凸面型,主要是增加一定的透明度;在进行凸面加工的时候要细致,注意加工形状的对称性;加工完了之后,就要进行打砂,这一步必不可少。在打砂时,由于所加工的宝石为弧面型,所以宝石要不停的转动,不能停留在一个方向上。而且打砂一定要够,直到表面光滑为止;最后的抛光要注意使用抛光粉(绿粉)量的调节,抛亮即可。对于一些抛不到的地方,要采取一些特殊手段(比如用竹条)来进行抛光。
总之,对于玉雕的加工一定要注意预形的标准和抛光的足够程度。多磨多抛光才能逐步地得出经验来。对于刻面宝石的加工也注意圈形的标准和打磨时的细心,抛光的完美等。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对宝玉石加工实习的总结和体会,虽然不是很全面,但对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有一定帮助。理论和实践并存才能使得宝玉石的加工更加的完美。
2022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20xx年9月17号,在我们学院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管92班的同学开始了我们在大三的第一个学期的土地测量实习。 测量是一实践性较强的工作。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回首看去,为期14天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不同于最开始对于实习中会面临的困难的抗拒和不安,在结束整个的实习课程之后,在我心中留下更多的是14天里感受到的充实和快乐。因为在这不长不短的14天里,我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不能学到的东西,比如团队的合作、比如敢于钻研和敢于动手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习,首先是更好地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之前在课堂上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这些要真正要操作的东西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不知道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可是当真正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翻阅一下课本或者向同学请教,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能基本掌握方法。当然,为了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可以就一定要向老师取一
些“经”,在加上自己的反复练习,举一反三,每一个人都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从仪器的架设到读数记数的一系列动作。这些知识是十分基础但是又十分重要的知识。从简单的开始,积累经验,使我真正从实践中汲取知识。
另外一个我的感悟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一次完整的测量实习,单靠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进度快速而高效地进行。这次测量实习最直接地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
我们这次实习的原则就是要让每个组员都学会运用课本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所以我们是最早开始进入计算阶段的小组,又是最后提交完整数据的小组。我们深知搞测量,就是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容不得作假。
当我们在外面测完所有需要的数据后,还要回来在电脑上进行绘图,标出相应的图幅号、街道号、界止点等。可是由于这一项工作操作起来不是很好上手,加上不是每个组员都带了电脑,所以就不能每个组员都充分练习了。所以电脑绘图这一块,我个人而言还不是很熟练,以后还需多练练。
总的来说,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这一段时间,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最后完成测量的时候还是由衷的高兴的。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不仅理解了基本测绘工作的全过程,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实测、计算、地图绘制等基本技能,而且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还使实际工作能力得到锻炼。在实习中培养了踏时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献身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2022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4月5日到4月14日,我们交通与测绘工程系11级路桥45班的全体同学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进行了测量实习,虽然时间不长,可这次实习给我们带来的比想象中要多很多很多。
首先,实习的过程让我们进一步熟悉了测量仪器。尽管在上学期的测量课中我们已经能基本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
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 测量定向建模心得体会和感想总结(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