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 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后心得(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5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一

主要存在问题是:填空题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决定题主要是分数、小数、整数好处的比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操作题。应用题失分在第二题既先求方砖的面积再求100块方砖的面积,而有的学生直接用方砖的边长×100,也能够说根本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总之不理想。

问题是: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小数的好处等

2、计算潜力今后务必加强训练,尤其是能运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对一些运算定律掌握不牢,在教学中应注意,尤其是乘法分配率,学生容易混淆,不会灵活运用。

3、实践与应用中的数量关系分析,理解潜力有待提高。学生不会找单位“1”,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分不清,审题不透彻,导致错误。

4、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计算粗心,审题马虎,出现漏题抄错题的现象。

四、对今后教学的推荐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知识的运用和延伸。让学生牢固掌握有关概念、公式、法则,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抓好“培优补差”工作,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不同的数学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潜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结果要求什么,已知什么条件,由已知条件怎样推导出问题。解决应用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划线段示意图。学生能很熟练的运用。

3、针对单位“1”的问题进行强化。学会找单位“1”。

4、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潜力。学生在做题时要说题目的算理,明确计算方法,能口算的就必须要口算,能简便的必须要简便运算,熟练掌握常见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5、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本次测试学生的过失性失分相当普遍,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总成绩。

6、继续加强课外辅导弥补教室缺陷。在课外辅导时,才可能有针对性地给基础差的学生“找差补缺”。

2022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二

活动目的: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3、提高幼儿的心算能力和归类能力,发展幼儿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

小猫家、小溪、超市等环境布置;加减算式题若干,音乐磁带。

重点: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难点:根据数字或分合式四人合作列出四道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活动过程:

一、以去小猫家做客的形式导入:今天天气真好,小猫们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一起去它们家做客。

1、游戏:碰球,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加减。

2、提出做客要求:每人到河里捉一条鱼送给小猫,小猫家的门牌号是小鱼身上算式的答案。

二、捉鱼游戏:

1、捉鱼:要求幼儿捉到一条鱼后迅速找到一块得数是 10的鹅卵石站好休息。

2、鳄鱼来了游戏:教师以鳄鱼的身份在鹅卵石中间来回穿梭,检查幼儿否站对。

3、幼儿根据算式上的得数找到相应的小猫家后四人一组围坐在一起,互相检查是否算对答案了。

三、列算式比赛:

1、幼儿认真观察纸张上提供的数字或分合式,互相商量怎样利用这几个数字列出四道相关的加减法算式。

2、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将自己组上的小朋友列的四道题念一下。

3、评出前3名的组别。

四、游戏:超市购物

1、超市服务员的推选,要求为顾客算好帐,找好零钱。

2、幼儿每人从小篮子里取一袋“人民币”。

3、幼儿自由购物,师巡视指导。

活动反思:

整节课我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由于场地的原因,河里的鹅卵石和小鱼摆放得太挤了,孩子过河排队走花了较多的时间,如果将小河的场景布置在室外,效果会更好。最后的游戏超市购物环节,孩子们特别感兴趣,都能根据各种物品的价格算好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2022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三

三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一次数学课上,我留了几道数学题,其中有一道是找规律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这道题做得相当差,有些学习不错的同学也没有做出来。课下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并就此问题做了全面调查,发现有些同学遇到此类问题觉得束手无策,有的同学静下心来能解较易发现规律的题目,但在考试中一旦紧张有时会觉得发蒙。因此,有的同学向我提出,解这类题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

其实,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他们想知道这类问题中所隐藏的某种秘密。但我不想就这么直接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让同学们搜集曾做过的,或没有做过的相关习题,因为有些同学想难为一下老师或其他同学,所以刻意查询了许多资料找了许多他们认为的难题,我也调整了我的教学计划,打算用一节课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开始上课了,一组同学首先提问,其他组同学不甘示弱,绞尽脑汁,相互争论着,最终解答出来,他们脸上漏出了成功的喜悦。并且有的同学直接向我提

数学玩教具制作心得体会 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后心得(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