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高校示范案例心得体会精选 学校节水方案实践作业(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节水高校示范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一
为在全县营造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浓厚的氛围,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的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的节水意识,使全校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节约用水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学校节约用水工作的宣传、组织、领导和协调,对学校节约用水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活动内容及安排
节约用水是学校的日常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重点工作,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节水洁水,爱水护水”宣传活动,齐抓共管,人人参与,从点滴着手,扎实做好节约用水的各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学校将于3月23日号周一利用升旗仪式举行水法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将宣读《保护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倡议书》。
2、围绕“节水洁水,爱水护水”这一主题,加大对节约用水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充分认识学校节约用水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将节约用水工作变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
3、少先队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活动,利用广播以演讲的形式对节约用水进行宣传。各班级要在3月27日之前利用班会时间召开节约用水主题班会,要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光荣,浪费用水可耻”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节约用水意识。
4、各班级要做到节约水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做起、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少先队将组织志愿者担任“节约用水义务监督员”,对浪费水的行为进行监督并通报批评浪费水的人员。
5、总务处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检查、维修和改造工作的力度,从学校长期发展和节约型校园建设全局出发,对节约用水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采取适当的节水措施,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总结经验,加强节水工作的指导,保证节水工作的落实。
四、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的节约用水意识,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使学校用水比上年有所减少。
主题节水高校示范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二
1.建设节水型城市,改善城市水生态
2.节水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加强节水减排,促进科学发展
4. 坚持人水和谐,发展节水事业
5. 全民动员,开创“十二五”城市节水新篇章
6.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7. 科技节水、责任节水
8.推广污水再生利用,节水治污齐头并举
9.加强雨水综合利用,提高城市防涝能力
10.全面落实节水“三同时”
11. 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12. 珍惜每滴清水,拥有美好明天
主题节水高校示范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三
今天,我在学校洗手的时候发现有个别同学洗完手没及时把水龙头关好,清澈的水白白的浪费了。这时我就想到了今年南方的大旱灾。那里的人们没有水喝,小朋友们原本水灵灵的小脸变得干燥枯黄。农民伯伯跪在干旱的稻田里拿着水盆向上天求水。
在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浪费水的现象还是很多。如现在有的马桶冲水时就有些浪费。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刚放出的水是凉的就让它白白的流进了下水道……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有了水,我们的星球才有了蔚蓝;有了水,世界才有了盎然的生机。人们把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浪费了,就是在毁灭人类的未来。如果不想让这样的惨剧再次上演大家就要行动起来节约水资源。
我现在为同学们提几点建议,希望大家在家里能够从多方面进行节水。比如在家里可以使用节水马桶,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马桶的冲洗用水占到居民日常总用水量的40%-50%,随着居民生活用水的比例逐年增长,城市生活用水浪费也越发突出,仅坐便器每年浪费的水资源就已经构成城市浪费水资源的最主要部分。我国原来采用的9升以上马桶,不仅用水量大,跑漏水现象也十分严重,每年因此浪费的水资源达10亿立方米。如果以节水型(6升以下)马桶替代9升以上便器系统,全国按每年新增500万套计,可节水6570万吨;以全国现有马桶6000万-7000万套计,如有计划地进行改造,使用节水型马桶,一年可节水9.2亿吨,节约水费13亿元。
我为大家提供几个节水小窍门:洗漱时应缩短用水时间,用完后立即关闭水龙头;
洗澡时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尽可能先从头到脚冲洗一遍,然后全身涂香皂冲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和洗脚;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 如果家里没有节水马桶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 一水多用:洗脸水用后
节水高校示范案例心得体会精选 学校节水方案实践作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