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公寓心得体会和感想 党建 公寓心得体会2000字(八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党建公寓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是抓好问题。要抓好党的基层建设,就要紧紧抓住基层党建在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节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象外科手术一样切中其要害,将其化解。反之,如果忽略了其发展变化中的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就会事倍功半,难取效果。但就目前情况看,有些党务工作者总是习惯于“两头忙”,先是定任务、开会议、下文件、提要求,之后就是等着听汇报、出成果、谈经验了。这种只注重两头而忽视过程的现象,只能使党的基层建设如悬浮列车,在文山会海里兜圈子,使“两个基础”严重削弱。二是抓住规律。对经常性的工作要经常抓:订好长期计划,坚持不懈工作,用温火、下苦功。基层工作要耐得住寂寞,不追求短期轰动效应,各项工作既要对上负责,也要对下负责,在迎接上级检查指导的同时加强对下级的帮助指导,各项工作要全面打基础,要持之以恒地抓好经常性工作的落实和督导。对于易反复的工作要反复抓:由于基层人员成分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便使一些工作具有了反复的必然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务工作者,要多杀回马枪反复抓,要努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成效不巩固不罢休。对全过程的工作要循环抓:基层党建工作要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通过认真具体的循环往复过程,形成强有力的闭合回路,使党的基层建设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三是点准穴位。基层党建工作要盯住薄弱环节下功夫,通过突破难点来带动整体工作,是提高落实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正如“水桶理论”阐述的一样,一个水桶的承载量并不取决于其最高的板块,而是决定于其最低的木板。党的基层建设是否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上真正起到了更好的作用,也并不是取决于出了多少成果和经验,而在于其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我们的党务工作者,就要在基层建设中注重发现和解决薄弱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补最低的板块,变弱势为强势,化鸿沟为平川。只有这样,才能使水桶的承载量得到上升,使党的“两个基础”得到增强。
二、抓过程,需要把握四个要件
一要知实情:党的基层干部要真正沉到基层,关心群众生活,体察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鱼水关系,要引导党员和群众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主动揭露各种矛盾,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从揭短报忧中了解实情。二要严于律已:为人要清正廉洁,处事要公道正派,不搞歪门邪道,特别在人事问题上,要严格按德才兼备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适者而用。要严明责任:对基层党建中的各方面工作,要提出严格的管理目标,强化岗位目标责任,工作要具体到人,且要做到奖罚分明。同时对工作要严于督查:对布置的各项任务要加强检查和督导,并要及时讲评和总结,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漏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三要持之以恒:基层党建工作要天天抓,工作基础年年打,真正把党的思想方针和政策渗透到基层建设的各个环节。要有不厌其烦的耐劲:有些问题可能一次难解决,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变化再次发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图一日之功,要积极稳妥地不断抓好。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劲: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在落实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一抓到底。四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一种素质和能力,是实施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前提和基础只是条件,精神和魄力才是关键。要有创新的理论作支撑:用创造性的落实为基层党建积淀思想底蕴、奠定坚实基础。要有创新的思想和对策:要敢摒弃旧的、传统的思想和做法,自觉以新的理论、新的视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探求对策,化解矛盾。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基层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梁龙宝 单位:河北冀中能源股份公司葛泉矿
(二)
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指导,是推动整个发展和创新的指南针,是企业的灵魂核心。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下面我对其简单加以陈述。第一,企业文化建设对企
党建公寓心得体会和感想 党建 公寓心得体会2000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