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日记周末的趣事(通用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圆明园到底多壮观,无人知晓,姑且看一组数据:建造圆明园历时约一个世纪,园中有大小100多处景点,大小1000多座宫室,面积约有600个足球场大小,金银、古玩、珠宝的数量更是无法计量。
当乾隆皇帝沉浸在对大清帝国旷世杰作的自恋中时,他不会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他更不会知道表面浮华的帝国就要倒下。
圆明园,上下五千年的奇迹。原本我只在历史课本上知道圆明园,那时,只知道它是一座极尽奢华的皇家园林。可是,在观看完《圆明园》这部电影后,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她——一座荣耀与屈辱共存的伟大建筑。
推开那扇沉重的历史之门,我不禁为她的宏伟、奢华所折服,特有的皇家建筑风范,让每个见过她的人都为之倾倒。小桥流水、青山鸟语,每一处都是那么的完美。每根柱,每片瓦,每件摆设,都是艺术的结晶。整座园林就是一座世界艺术博物馆,那么的神圣,不可亵渎!
大清帝国最鼎盛的三个时代缔造了她,最后也正是堂堂的大清帝国让她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灭的悲壮结局。
战场上一个个倒下的士兵没有阻止历史那无情的车轮,他们为了国家付出了所有的一切,乃至生命而毫不吝惜,但一个曾经最强盛的帝国还是走向了终点。
圆明园被两个强盗掠夺,中国被更多的强盗肆意侮辱。看着他们贪婪的捧着抢来的财富,脸上挂着无耻的笑容,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义愤填膺。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却曾经的辉煌,更无法忘记历史给我们带来从圆明园中流失的珍宝,精品,除少数在大英博物馆,纽约博物馆,巴黎博物馆等几所国外博物馆陈列外,其余大多数已不知去向,或许它们流落在人间,或许已经消失,这些都已不再重要。
历史的教训时时萦绕在耳旁,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富强而奋斗。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五千年的礼貌,有过繁荣,有过晦暗,也有过战乱,每一个时代都有必须的背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里,各种人物,时代的伟人,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在复杂的背景下,像秦王嬴政,成吉思汗,毛泽东这些人都是当时所谓的“救世主”,并且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而我最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莫属朱棣了。
《明史》曾这样记载:“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他就是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下西洋,使明朝发展到顶峰,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皇帝或永乐大帝。
当然,不一样的人有不一样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某网友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
第一,他继承了明太祖的事业,对明太祖的政策有所调整,完善了明朝的文官制度,使明朝的事业建立在更巩固的基础上,把明朝的事业推向新的高度。第二,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明成祖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的进程。第三,明成祖既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也有残暴的一面。他的残暴不仅仅仅体此刻他夺取政权以后对于政治反对派的残酷镇压和杀戮,也表此刻他夺权以后建立的东厂对于全国政治、官僚队伍加强控制,同时造成以后宦官擅权的弊病。第四,我们说永乐盛世是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可是这个盛世又是一个艰难的盛世,这个盛世是让老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得到的。
纵观朱棣的一生,还是可圈可点的。明成祖即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疏通大运河;迁都并营建北京,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更令他闻名世界的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七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明成祖可谓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而我个人对朱棣的评价是这样的:
朱棣原本能够欢乐地享受他的幸福生活,但他野心勃勃,一心想称霸天下。而朱棣称霸天下的第一步是想篡夺当时建文帝的皇位,可是,以自我王府势单力薄的力量,怎能对付南京朝廷数以百万计的围剿军队呢?再加上篡夺皇位本来就是大逆不道,但为了称霸,朱棣不得不为自我造反朝廷“找借口”。他以“朝中有奸臣,皇帝有难,要去解救皇帝”为由,发生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的奋战,最终在公元1402年在南京称王。
是朱棣创造了永乐盛世;是朱棣派郑和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七下西洋;是朱棣命令他的谋士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而这丰功伟业背后蕴含着许多故事,也显示出朱棣的性格。在发动“靖难之役”时,朱棣曾以朱元璋的《祖训》来证明自我的合理。可是他很聪明,把其中的一句话“训兵待命”给去掉了。从这能够看出朱棣的足智多谋。《永乐大典》的撰写也说明了朱棣选用人才的独特之处,一些没有透过科举考试的人,甚至来科举考试也没参加的人最终也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谋士。当然,朱棣也有残忍的一面。他在请方孝孺写诏书时,方孝孺拒不肯写,朱棣被逼得是无可奈何,最终方孝孺被朱棣处以“诛灭十族”的惩罚。而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据记载这次是大屠杀杀了873人之多,悲惨、血腥的场面可想而知。不管怎样样,朱棣的功绩是无可非议的,可是,也正是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使中国蒙受巨大的亏损,陷入了闭关自守的状态。
走进历史人物,不仅仅加深了自我对古代的礼貌和事迹的了解,也丰富了自我的生活,何乐而不为呢?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
为了向这位伟大思想家致敬,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将于马克思诞辰纪念日(5月5日)在全国公映。
该片节选了马克思在1843年至1848年间的生活片段。这5年多时间,是马克思主义日臻完善成型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欧洲矛盾四起、学说林立和迷茫困顿的特殊时期。
影片还原了《共产党宣言》诞生的艰辛过程,同时描绘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动人友谊,以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的理想爱情。
1843年,君主专制下的欧洲饥荒肆虐、经济萧条,处处危机四伏。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秩序,创造出新的无产阶级。
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陆续成立。两名德国青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将颠覆这些组织的乌托邦思想,改造他们的斗争及全世界的未来。
恩格斯的出现,于金钱、于学识,都大大支持了马克思的思想实践。尔后,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一同完成了经典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一位困苦拮据仍不改其志,一位含着金汤匙又满怀抱负。时代青年的聚首,将让全世界风云变色!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最好的行动就是认真地研读著作,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共产主义处于低潮时期,要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时代课题,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各项工作。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像马克思一样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就要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马克思在面对 https:/// 窘迫的生活条件下,依然坚持为自己的初心奋斗,我们亦可以在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碍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为我们的初心奋斗。练就一身真本领,奋斗一生初心。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本年度,我担任的主要工作是历史教学,涉及到一年级2、3、6班和三年级1班。一年来,我虽然经历了生活的挫折、走过了人生的风雨,但我还是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在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表现良好,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尽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应尽的职责,受到上级、同行和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本人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特别是,我努力地学习政治理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教育活动中实践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古训。
一年来,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参加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轻松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胜任本职工作。
(1)我以坚持“六认真”来使自己常规业务精益求精;
(2)将传统教育理论与新时期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学生、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坚持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四环节”课题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收获。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旷课现象。一年来,我经历了丧妻之悲痛与困惑,遭遇了孩子的诸多不顺以及好心带来的不少痛苦,可是我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没有马虎过,我努力用醉心教学、教研和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来驱逐生活的阴影,深得学生的好评,去年学生在期末考试作文中对我的赞美可为一例。
一年来,我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1)文道结合、文理综合、宽严相济的教育风格深受学生好评,有利于师生的探究与合作。
(2)教研活动有新的收获,本期的讲课比赛获校级二等奖,“研究性学习”和“历史四环节”课题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的收获,去年下期我撰写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xxxxx的探讨》获县级三等奖,今年三月撰写的《xxxx与历史教学》已于五月选送到x参评。
(3)教学成绩显著提高,期末统一测查成绩表明,我所人各班历史成绩都有明显优势。
教育工作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我愿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精益求精、再创辉煌。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总体上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本事,渗透德育。以课标准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本事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1、今年试题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避免了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密集、覆盖面较窄的问题,可谓立意高远。
2、卷1为选择题,共计3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景。选择题得分率为70%左右,这充分说明师生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异常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供给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证。
3、卷2为非选择题,共计65分。本卷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本事、分析本事、思考本事等,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本事有待提高。其主要表此刻:
⑴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⑵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事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研究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⑶考生综合本事较差,如第38小题学生都能写出孙中山来,可是综合孙中山在民主革命中做出的贡献却不能概括全面。说明学生的综合本事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去分析、整理、概括。
⑷考生的应试本事不强。如:第41小题,很多学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思路还停留在第一小问上,不能展开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证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本事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供给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本事的提高。
2022历史电影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1、题型题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最大限度地与中考接轨。本次试卷共分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探究题三种题型。分值分配合理,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2、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遵循中招考试的要求,按照7∶2∶1的原则。在单选题中,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学生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仅有少数的几道题有必须难度,学生须在掌握较好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才能作答,分析探究题的小题设计也是如此。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本事的考查。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学生答题的得失分情景分析
1、单选题得分率较高,其他两个题型失分率较高。
2、失分情景:列举题:蒸汽机车的发明者答瓦特的较多,蒸汽机与蒸汽机车混淆。
1、基础知识问题:尽管开卷,但还是有不少学生表现出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薄弱、混乱。主要是某些学生对历史重视不够,缺乏兴趣,致使最基本的历史知识都不愿了解。
2、学生答题心切,麻痹大意。部分学生因审题不清导致失误占总失误的一半左右。
3、不少学生知识思维和实际运用本事仍然较低,语
2023年日记周末的趣事(通用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