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都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本 作风建设心得体会个人总结(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描写新都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在辖区范围内进一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传达、贯彻并落实好新都区政府及有关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

二、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监管责任,居委会要对本辖区食品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加强联合执法和入场监管,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各食品经营户对食品安全工作要设专人管理,签定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解决。

三、各食品经营户在重大节日前定期进行全面自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各食品经营户在重大节日前前期进行全面自检自查,杜绝传染病源,并不断向其宣传、传授食品卫生知识。

五、各食品经营户要严格执行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主动接受街道、居委会的检查监督。

六、各食品经营户要严格执行食品准入制度,从源头把住食品安全关。

七、居委会可聘请居民代表做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让关大居民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听取他们的意见,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八、在居民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讲座和烹饪技能评比活动,使居民在参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同时也得到自身生活能力的提高。

九、及时掌握各食品经营户的思想动态,以避免可能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十、加强店铺的防火工作。各食品经营户的电器设备多、多使用明火,对电线老化问题、防火安全疏散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员工防火和火灾处理的常识培训,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十一、各食品经营户的员工,上岗必须执上岗证,严格体检制度,做好自身卫生整洁。

十二、要求各食品经营户经常开展自检自查工作,做到室内外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大老鼠、蟑螂、蚊子、苍蝇和病霉生物的防治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十三、加大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力度,做到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经常化、制度化,控制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用餐者的身心健康。

十四、加强民工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采取督促检查等有效措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十五、加强对辖区内小副食店、小饭馆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确保居民的食品安全。

十六、各食品经营户在食品卫生检查中,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并提交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十七、居委会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的对各食品经营户进行检查和抽查,对卫生不达标的单位将上报上级部门。

描写新都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xx年工作和“”发展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中共姜堰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奋起泰州、崛起苏中”决胜之年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致力稳中奋进、奋力学赶海安,认真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措施,基本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可比增长10.9%。其中一产增加值37亿元,可比增长3.5%;二产增加值246亿元,可比增长10.8%;三产增加值237亿元,可比增长11.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1︰47.3︰45.6;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95亿元,增长15.2%;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增长2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50元、16260元,分别增长9%、9.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亿元,增长12%。现代农业提质扩量。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省前移10位、跃居泰州第一。荣获20xx年度国家农业改革试点绩效评价第二名,获评首批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单位、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和全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溱潼镇、河横园区分获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镇、智能农业示范园。承办全国水稻钵苗机插现场会,创成部、省级麦油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5个、水稻示范片11个,水稻万亩示范片创建首次实现镇街全覆盖。全区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70个、村级为农服务综合体32个,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3家、家庭农场336家、适度规模经营7.28万亩。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预计完成工业开票销售463亿元,增长5%;列统企业分别完成现价产值、利税、利润1307亿元、140亿元、88.8亿元,分别增长15.7%、13.3%和15.2%。完成工业投资278亿元,增长20%;工业设备抵扣增值税1.65亿元;实施3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全区产销亿元以上企业达180家,净增列统企业23家。服务业加速发展。实现服务业税收21亿元,增长1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20%。启动三水·新都会建设,劳武物流园创成省农村物流示范基地,华东五金网、34家惠民e站①等电商平台建成使用。成功举办湿地生态旅游节和溱潼会船节,全年接待游客596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10.4%、11.1%。溱湖野生动物园、海洋世界、房车度假营地相继开工。建筑业逆势攀升。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30亿元、增加值102亿元,在姜入库税收5.16亿元,分别增长10.3%、13%、16%。新增二级以上资质企业5家。正太集团荣获首个境外工程鲁班奖。

开发开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区签约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4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48个,总投资147.2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5个,总投资10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0%,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新批外资项目6个,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累计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69亿美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列统工业产值比重41.6%,新增三部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获批省高新技术产品136项,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率达89.3%。312家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申领额和企业数均居泰州第一。荣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项。双登集团创成省级两化融合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华丽塑料和利思德新材料创成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科技大厦建成使用。成功举办“百名专家姜堰科技行”等产学研活动36场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63项,共建产学研联合体20家。全区申请专利4889件、授权2702件,组织企业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25个,1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通过验收,获批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个。组建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联盟,举办首届主题创新创业大赛,向200多名优秀人才发放购房券或生活补贴571.4万元,引进高层次人才205名,其中海外人才36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250人,“千人计划”专家、省“双创”团队②均实现零的突破。获评省科普示范区。省科技镇长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园区集聚效应凸显。“一区两园”完成工业开票销售290亿元,增长3.3%,占全区总量的62.8%;实际到账外资1.39亿美元,占全区总量的92%。开发区与科技园区实行一体化发展,分别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亿元、11.2亿元,增长14.7%、29.9%,新办亿元以上项目23个、14个。开发区创成全省两化融合示范园区,科技园区扬帆中小企业创业园成为省级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智谷软件园成功开园。装备园区开工在建5000万元以上新办项目10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晨光亿元企业孵化园、晨光中小企业创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园区“区镇合一”有序融合,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招商引资成效初显。

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功能得到提升。气象主题、城东健身、北苑新村等游园建成开放,时庄河、天目山游园工程进展迅速。完成8处老旧小区或后街背巷整治。高教路南延等5条道路按期竣工,陈庄路穿越盐靖高速通道、304县道娄庄东段、205县道淤溪集镇段顺利建成,229省道改扩建南段基本贯通(其中姜八线老路半幅通车),华溪大桥、新通扬运河二号桥完成下部结构工程,229省道改扩建北段、328国道和姜高路东延等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0条59.3公里,改建桥梁38座。城区新增公共停车场3处、停车位近500个,建成5个公交回转场和30座城市候车亭。污水和天然气管网项目按序时完成,引长江水原水工程土建施工结束。高效完成渔业社等地块851户房屋搬迁工作。城区启用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智慧社区试点便民利民。城镇管理得到强化。完成土地利用总规划调整,修编开发区和科技园区融合、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城市节点等规划,城区排水、抗震防灾等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完成部分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初步方案及溱潼镇总体规划评审稿,梁徐和桥头两镇的集镇总规获批、镇区控规通过专家论证,完成《多规合一规划》③文本论证并报国家部委评审。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省优秀管理城市创建,完成“931”综合整治任务,拆除违法建设1.8万多㎡,完成人民中路、罗塘东路改造并通过省城市管理示范路现场验收。建成城区地下管网智能查询系统。强化村庄环境动态巡查、问题整改和目标考评,农村垃圾收集率、处理率均在95%以上。农村公路管养实现全覆盖。实施土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项目116个,新增耕地面积1850亩,提前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盘活闲置低效利用土地47宗1500亩。生态保护得到加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前期工作,新建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0座,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完成33家化工企业重点整治任务,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230台(套),整治燃煤锅炉534台(套),秸秆“双禁”工作成效显著,继续开展城市黑臭河道整治,疏浚区镇河道29条,关闭畜禽养殖项目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经验被环保部列入农村环境整治典型指导案例。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19件,专项整治重点环境问题72件,对725家企业进行环保信用等级评价,环境社会治理“姜堰模式”全国推广。“122333”绿化提档升级工程④全面铺开,充分利用河道、路道、建筑开展滨河绿化、箱体绿化和垂直绿化,新增造林面积6179亩,四旁植树82万株。

社会建设全面进步。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开展各类培训1.07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1.4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0.77万人;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40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1家,新增创业0.91万人,带动就业3.17万人;发放创业小额担保和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3203万元。开展社保扩面征缴专项行动,新增参保缴费1.5万人。加大社保基金清欠力度,清收1.07亿元。启动帮扶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三步走”战略。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70元、500元/人•月,集中和分散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6700元、5700元/人•年,孤儿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保障标准提高到1180元/人•月,实施医疗救助9500多人次、1900多万元,发放尊老金2060万元、重残人员救助金1432万元、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2200多万元,中天护理院等民办养老机构建成营业。改造农村危房750户,350套2.5万㎡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交付使用,基本解决人均住房23㎡以下家庭住房困难。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提速,获评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省家庭教育先进区,入选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教师发展中心创成省示范性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现代化水平全省领先,29所学校通过市级管理标准示范评估,创建数泰州第一。教育质量保持高位,中考高考再创佳绩,高考本科达线率58.3%,全省理科第一、二、五名花落姜中。改扩建校舍7万㎡,梁徐幼儿园、巴黎城幼儿园、城西实验学校投入使用。治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文体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加快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创成省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完成文体中心二期工程建设,人民公园、文化馆新馆、国民体质监测站对外开放,天目山遗址核心区保护工程稳步推进,

新都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本 作风建设心得体会个人总结(2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