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推荐文献综述论述范文汇总(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文献综述论述范文汇总一

参考文献按专著、论文等分类后顺序列出,置于致谢之后,由另页开始。

论文正文中须标识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顺序用小四号字体标识,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标)。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如:×××××[1];×××××[4,5];×××××[6-8]。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文中直接说明时,其序号应该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

参考文献题头用黑体四号字居中排写。其后空一行排写文献条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按论文引用顺序编排,文献编号顶格书写,加括号“[ ]”,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等内容。文字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

著作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翻译图书类文献——[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刊物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类文献——[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文献——[序号]□学生姓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其中:文献作者为多人时,一般只列出3 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推荐文献综述论述范文汇总二

经典文献(10条)更多 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邓宏钟 李孟军 迟妍 谭思昱2013, “慕课”对军队现代远程教育的启示《 继续教育 》王蓁 田佳欣2013,(7)慕课来了《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晚霞 》邓宏钟 李孟军 迟妍 谭思昱2013,(19)慕课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湖南教育(上旬刊)》夏菊萍2013,(25)新型交互技术加速大学教育模式变革《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21)(11)

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

中国大学到了自我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李曼丽 张羽 黄振中 《 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23日 03 版)

“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被译为“慕课”)将炸开大学的围墙,炸醒昏昏欲睡的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炸到世界几百年来最深刻的教育变革浪潮中去跳舞。”大学教育的炸弹来了!这是在危言耸听吗?2012年开始moocs的井喷现象持续发酵, 对于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革新而言,将不再是儿时伴随我们睡觉的枕边小故事。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一是教育质量,毋庸讳言,即便最顶尖的大学也在被人诟病,有人认为即使最好的大学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用“水”课挥霍着学生的青春;二是教育公平,不同大学之间课程与教学质量的巨大差异,使得大部分教育资源薄弱学校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大学教育;三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欠缺,大学毕业生在创造力上的表现远远不能满足雇主的需求。上述问题源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创新体制的僵化、以及大学质量评估和管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坦率地讲,这几个问题也是国内外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但是在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这些问题造成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使得它在中国的特殊性、迫切性更为突出。

2012年慕课在美国顶尖大学中迅速发展起来,可以初步判断,2013年如果中国高校也能采取行动赶上这趟前所未有的教育变革高铁,今后一代大学的景象会有不同!

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

网络学分获得了美国大学的承认

慕课是什么?所谓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首先,它不同于传统的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函授等形式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教学视频网络共享——公开课,更不同于基于网络的学习软件或在线应用。就目前看到的“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包括coursera、edx等)而言,可以发现,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与上述形式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它是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的以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它会不会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一定能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让我们分析一下目前能够观察到的慕课的井喷现象及其基本特点。

从2008年第一个慕课的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短短几年间,慕课就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变化。这场“风暴”始于2011年的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1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这后来孕育了目前的三大平台之一的udacity;11月另一重要平台、由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创办的coursera成立;12月麻省理工启动了mitx项目,以此为基础后来哈佛与mit合作组建了edx平台,发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同时,三大平台获得了数千万的投资支持,推出了近百门课程,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到慕课的多种形式的实践中。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11月13日,美国教育理事会(ace)同意对coursera上由顶尖大学提供的几门课程进行评估;而在今年2月,coursera宣布其5门课程进入了ace的学分推荐计划,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学分可获大学的承认。这一事件标志着慕课正式进入了正规的高等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与coursera合作的已有全球60余所大学、提供5种语言的300多门课程。

高等教育将翻天覆地

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

对于慕课风暴,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三个特点:

首先,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基于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受众非常广泛。所谓“大规模、开放式”,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数量不受限制,除了特定的证书或学分外,学习者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课程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

其次,前所未有的透明性。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变得通行无阻。在线课程让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最后是前所未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这场深远的教育变革挑战了谁

大学中照本宣科的课程将被取消

首先,慕课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因而学习者的学习会更加有效。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的高效专注时间长度在15~20分钟左右,慕课课程内容通常按照这个时长编排视频,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学生如有疑问,可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这在面授课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线观看视频时,经常会有插入的随堂测试题检验学习者的理解程度,而课后的在线测试可以及时对学习者的答题情况进行反馈,这是符合学习理论中反馈律的要求的。当然,这种近乎充分自由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有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这对于在应试教育中长大的、习惯被动式学习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慕课的学习或许真的是一场挑战。

其次,慕课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变革的可能。

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

毫无疑问,慕课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学评价与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内容相同、上课时间灵活并且费用同样低廉乃至免费的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重要指标,包括内容是否有用、丰富,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课程节奏是否合理等等。如果有一天学生可以用“脚”投票,没有人选择教学水平差的教师,这将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准备课程。即便是现在没有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可能预先或同时在线上学习一门同样的课程,这也是对现实课堂上教师的无形压力。这种评价是公开而透明的。

可以想象,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大学里许多基础性的、不需要师生点对点互动的课程将会被取代,甚至很多低水

推荐文献综述论述范文汇总(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