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量规使用心得体会怎么写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心得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对于评价量规使用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摘要:自我过程分为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三个内容。自我评价依赖自我估价和社会比较实现。自我美化的方式有:选择性遗忘、自我照顾归因、自我设障、缺陷补偿等。自我表现分为真实性自我表现和策略性自我表现。关键词:自我过程,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表现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是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自我观念都是根据自己过去的成功或失败、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根据自己与环境中他人的比较意识,特别是童年经历等某方面不自觉形成的。而自我过程就是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意识方向和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个体作为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有着不同的社会目的,也为此追求着不同的目标。自我过程可以分为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三个内容。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通常依赖自我估价和社会比较实现。
自我估价是指通过完成能提供有关自我能力或品质的准确信息的任务来检验自我观念的过程。当人们无法确认自己是否有某方面才能的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去做它,来检验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选择参加课外兴趣班的时候,对书法班和音乐班都很感兴趣,但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哪个,于是报了两个班。在三周体验期内,确认自己音乐方面比较有天赋,而书法学起来很吃力。所以,退了书法班,选择音乐班。这就是一个自我估价的过程。又如,目前奢侈品消费之风从自我过程角度来分析,人们通过购买和拥有奢侈品来验证自我,证明自己。
社会比较是指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社会比较可分为三类: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
在经典的社会比较理论中,festinger提出了相似性假说,认为个体想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现实生活中往往没有直接、客观的手段,这时个体就会倾向于与他人,而且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这就是“相似性假说”。
例如:,在选择报考的大学和所修的专业时,人们会重点参考和自己分数以及性格方面相似性较高的同学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wheeler等人首次提出了上行比较的观点,认为个体喜欢和比自己等级高的他人进行比较,为了与他人寻找差距,达到自我的进步的目的。collins认为个体的预期会对上行比较的效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预期自己将来会和上行比较目标不同,就会有一种对比效果,个体就会萌生一种自卑感,产生更为消极的自我评价;如果个体预期自己将来会与上行比较目标状态相同,就会有一种同化效果,提升其自我价值感。
例如:现在选秀节目出来的歌手大多会说,自己从小崇拜某一歌星,以他为榜样,相信自己以后一定能达到他的成就。但也有些认为自己一辈子也打不到偶像的成就,而灰心丧气。
该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任何消极生活事件时,个体的自尊、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这时个体倾向于和比自己处境差的人比较,以此来维持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
卡耐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若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请看看没有脚的他们,到这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其实比很多人都很幸福,很幸运了,所以要好好珍惜,这个简单,属于我们的幸福!”这就是下行比较的典例。
总之,向上同化和向下对比易产生积极情绪,向上对比和向下同化易产生消极情绪。
自我美化是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加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在自我美化的过程中,常常采用下面几种方式。
该词源于弗洛伊德的记忆抑制学说,他认为人通常会遗忘自己不愿保留的记忆。当回忆的事件有损个体自尊时,个体常常出现对回忆事件的选择性遗忘。
例如:某些曾经受到人身伤害或侵犯的人在经常与施暴者见面的情况下也记不得被侵犯的经历。又如经典的心理分析影片《爱德华大夫》中,新上任的爱德华大夫是冒名顶替者,但由于选择性遗忘他无法回忆出真正爱德华大夫的死因,在女大夫对他的梦境的分析下,才唤起了他关于凶杀案的记忆。
归因指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这种方法是通过强调个体对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例如:考试失败时把它归因于试题难度和考场上的运气,这样做自己能很快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并进入努力争取下次考试成功的良好状态。
在一些我们感到不适或感到威胁的情景下,我们无法保证自己能做得好,甚至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毁,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使自己可以避免这种潜在的危险,或者使这种危险既使成为事实但也不构成对自己的损害。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
行动式自我设障包括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学习不利的行为和事件,如不好好准备、休息不好、减少练习的时间等。自陈式自我设障指的是个体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的借口,包括考试焦虑、紧张和疾病等。抬举他人相比于前两种自我设障的策略比较特殊: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
评价量规使用心得体会怎么写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