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协调资源心得体会和感想(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协调资源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合纵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

建工集团

监理单位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单位

景森工程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主题:

关于二期b区一组团工程x年11月份质量、安全、进度、资料落实情况检查协调。问题:

工程质量: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整体性不好有错漏现象,模板安装整体性不好,砼浇筑过程未严格按方案实施产生墙柱钢筋偏移、水电预埋管有破损现象。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现场卫生、孔桩孔口覆盖等不符合规范要求。进度:计划性管理严重缺失,工程进度滞后。资料:施工单位资料滞后,与现场实体不同步;技术处理方案要素不全、上报不及时、无针对性、信息沟通不畅。

协调结论:

1、施工单位严禁以包代管,现质检员、安全员、技术员、水电施工员已到位,要求配备土建施工员,加强分级管理;本周六前上报项目组织架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相关责任制度三天内落实到班组。

2、甲方与监理全程参与隐蔽验收。

3、监理提出整改要求,及时跟进检查记录整改落实情况,严格按合同执行。

4、本周五之前现场确定13#、14#、24#楼余留问题的孔桩施工方案,本月15日前完成13#、14#、24#楼剩余桩基基础施工。

5、本周六之前上报安全文明施工整改计划并送监理审查,本月12日前整改后仍达不到合同要求,按违约处理并与进度款审核挂钩。

6、本周六之前施工方、建设方对接确定水电相关问题,下周一前报8#、9#、25#隐蔽资料,下周三前报水电专项施工方案及进场材料报验手续。

7、下周一前报月度计划。

8、现场决议的技术方案、相关签证等建设方48小时内以书面指令下发监理及施工方。

9、施工单位报的工程联系单等资料,监理24小时内批复上报,建设方24小时内完成批复。

10、施工方质量、安全技术交底会议,监理全程参加,并收集相关资料。

11、本月20日之前处理完毕建工前期上报至甲方的工程签证。

有关协调资源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

业务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指部门之间的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合作以提高整体效率的运作过程,它是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少事务需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发挥合力,即使部门分工明确、边界清晰,也需要相互间有效的衔接以保障整个系统的协调运转。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对于理顺部门关系,实现协调运转,提高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工作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指导原则,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着力健全部门间协调机制的内容体系,努力构建和谐单位。

(一)充分认识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重要性

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在新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履行职能,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工作联系,仍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以推动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从工作的实际来看,在办理施工许可证等各项业务方面中,都需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过去往往由于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够健全,导致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工作业务未能衔接配合,甚至发生互相扯皮现象,难以真正形成整体合力,影响了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效能,也损害了形象。因此,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实现协调运转,提高管理效能的责任感,推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促进村镇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合理界定部门间职能分工和权限

合理界定部门职能,明确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职能进行整合、梳理和科学配置,并明确各职能部门应承担的履行职能所应负的责任。通过明确界定部门分工和权限,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合理配置调控部门职能,调整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强管理,为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奠定基础。

(三)努力提高部门间协调配合的能力

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是理顺部门关系,实现协调运转,提高效能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部门间协调配合是几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其强制性、约束力较低,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在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中,应当注重提高部门间整体协调配合的能力。

1.增强部门协调配合的意识。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度,目的是加强部门间互相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因此,各部门必须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首先认真依照规章制度行使职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同时要围绕大局齐抓共管,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认真按照协调意见分工落实。

2.规范部门间协调配合管理。应当对部门间协调配合承担牵头和配合部门应当履行职能的权责事项进行梳理并作出明确规定,统一制定协调配合制度的文本格式;规范协调配合制度的设立、组织形式、职能范围、工作内容、运行规则和纪律规定等,为进一步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打好基础。

3.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各部门在制定有关规定和处理问题时,如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主管领导牵头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认真协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主持召开协调会议,可邀请协办部门参加,协办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出席,共同协商解决有关事项。经部门间认真研究、充分协商仍达不成一致意见的问题,在报请局领导裁决时,必须明确列举有关部门不同意见的理据,以便局领导进行科学决策。

(四)建议制定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有关规定

鉴于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对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实现协调运转,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加快推进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抓紧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实施意见,对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的基本思路、总体要求、职责划分、实施办法、监督检查等作出明确规定,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成为指导、推进部门间协调配合,有效履行职能,促进工作向前推进的重要举措。

有关协调资源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时间:20xx年8月5日 9:00

有关协调资源心得体会和感想(6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