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怎么写 化学教研总结与反思(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1. 根据需处理工件选用合适的磨料,投入研磨机,视工件的实际情况大小 配好药剂pm600,并对工件进行清洗直至排水口流出清水为止。 2. 当排出之清水量至一根尾指粗细时,即关闭排水阀投入水及pm600比例 1:1,调高研磨频率进行研磨。
3. 当工件变灰白色时,对工件进行检测。如工件表面情况不甚理想(纹路过 深)对工件进行清洗,投入第二次pm600研磨工件至端面柱面光泽一至,无白雾雾及麻点黑斑的感觉。
4.研磨工件至理想效果后,对工件进行彻底清洗。投入抛光剂及防锈剂进行抛光处理30min,抛光速度视工件大小及机台大小而定。
备注:1.选用磨料之原则:不堵塞工件及不扩孔为原则。
2.工件端面刀痕过深时,退至车床组做端面研磨处理。
3.加入pm600切削一段时间后,若发现石头翻转过慢时或是石头过黏时,对研磨机内加入适量的水润滑 。
4.大锅处理量为200~250kg,小锅处理量为50~80kg。工件越长处理料越少。
5.每48hr打黄油一次,设备间隔使用每72hr打黄油一次。
一、噪音作业安全守则
(一)噪音作业劳工必需戴用听力防护具。
(二)过量噪音曝露会造成重听,听力损失永远无法治疗。
(三)听力防护具如耳罩、耳塞等在噪音未达鼓膜前予以减低噪音量。
(四)噪音工作区内戴用耳罩或耳塞以仍能听到警报信号为原则。 (五)戴用听力防护具建议
1.公司医务人员将指导如何戴用听力防护具。
2.适应戴用听力防护具,由短时间戴用而至整个工作日戴用,建议戴用时间表如下
3.若第五天以后戴用听力防护具仍觉得不舒服,找公司医务人员协助。
4.听力防护具若有损坏、变形、硬化时送安全卫生单位更换。
5.听力防护具若遗失时,应即至安全卫生单位领取戴用。
6.耳塞每日至少用肥皂水清洁一次。 (附)记住下列事项:
(一)最佳听力防护具系适合您戴用它。
(二)正确的戴用听力防护具可达良好保护的目的,小的漏泄将破坏防护具保护其有效
性。
(三)说话咀嚼东西等会使耳塞松动,必须随时戴好。
(四)耳塞保持清洁,不会发生皮肤刺激或其它反应。。
二、化学作业安全守则:
(一)工作安排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指示及标准操作法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2. 工作人员必须戴防护口罩、面具、手套、雨靴及围兜等防护器具。
3. 各种酸、易燃物及其它化学品,必须分别摆放,加以明显标示防止误取用。所有的容器必须为标准或指定使用的容器。
4. 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如有破裂应立即清出,移送安全地点,妥善处理。
5. 防护手套使用前,必须检查,检查方法如下:将手套内充气,捏紧入口,往前压使膨胀若膨胀后又萎缩或有漏气现象,即表示该手套已破裂。
6. 破裂或已腐蚀不堪的手套及使用二天以上的手套不得再使用。
7. 手套等防护具,使用后必须用清水冲洗。
8. 不得将酸类与易燃物互混或倾注于同一排出道。
9. 工作中不得嬉戏,更不得以化学品做与工作无关的试验或其它使用。
10.废酸、废弃易燃物应予适当的处理,不得随意排弃,以免危险。
11.化学品应贮放于规定地方,走道及任何通道,不得贮放化学品。
12.工作场所,应设紧急淋浴器,并应能随时提供大量的水,以应付紧急情况的冲洗。
13.随时注意安全设施及保护衣物的安全程度须要时,应更新防护具物、设施,不得误。
14.工作间不可将工作物投掷于槽内,以免酸碱泼溅于外或面部衣物。
15.酸液应置于完全不与其它物冲击处。
16.倾倒酸液时,须将酸瓶置于特制架上。
17.如有工作物不慎坠入酸液中时,须用挂钩取出。
(二)搬运:
1〃为防止搬运时化学物质的泄露,搬运前应先将盛装容器的旋盖拧紧,并穿着不浸透性防护围巾或围裙、面罩或眼罩、口罩、手套及防酸胶鞋。
2.在搬运化学物质地区 ,应把地面清理平坦干净,注意防止滑溜。
3.搬运化学物质应严防容器的碰撞、倾倒、滑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使用手推车搬运化学物质时,先检查车辆状况,且不得倒拉或跑步。
5.不幸被酸液灼伤要迅速以大量清水冲洗,并作紧急救护,必要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检查。
(三)异常事故的处理:
1. 停止作业,立即通知作业主管。 2. 确认异常事故的原因及种类。
3. 决定处理因素:依异常事故的大小、作业主管及人员采取的措施。
①修护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②由作业主管及人员自行调整异常状况。
③在有发生灾害的可能时,应即疏散作业人员。
(四)急救:
1. 最重要者应迅速洗除化学物,并迅速的将伤者移离污染场所。
2. 与皮肤接触迅速以大量的水冲去。与皮肤的触面积太广时应脱去衣服,并维持至少十五分钟以上的冲洗。
3. 与眼睛接触,即使少量进入眼睛也应以大量水冲洗十五分钟以上。可使用洗眼器,从水管流出的温和水流,或清洁容器倒出均可。在冲洗十五分钟后疼痛仍存在,冲洗仍应再延长十五分钟。伤者最好急送眼科。
4. 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主题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紫黑色:高锰酸钾浅绿色溶液
化学复习课教研心得体会怎么写 化学教研总结与反思(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