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单位公众号信息范文 政府公众号内容(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政府单位公众号信息范文(精)一
乙 方:
一、 合同内容:甲方向乙方购买_电梯_。
二、下列文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部分:
(一)成交通知书;
(二)谈判采购文件及其图纸(如有)、补充文件(如有);
(三)供方成交的谈判响应文件;
(四)乙方在谈判过程中所作的其它承诺、声明、书面澄清等。
三、价格与支付:
(一)本次谈判的报价以人民币报价;
(二)合同价格按此次成交价格执行,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 肆拾万捌仟元整,包括所投设备及其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费用、税费及包装、运至最终目的地的运输、保险、现场吊装、检测验收、安装调试、技术支持与培训、售后服务与维保及相关劳务支出、要求现场项目施工单位配合安装施工等工作所发生的全部费用以及企业利润、税金和政策性文件规定及合同包含的所有风险、责任等各项应有费用。
(三)付款步骤:
1、合同签订后,乙方向甲方出具合同总额的5%履约保函;乙方开始生产后甲方支付相应货款的30%作为预付款;设备安装完毕,经验收使用正常后,付至合同总金额的60%。在经当地质监部门验收合格,取得“准用证”后7天内支付至合同总金额80%并无息退还履约保函。合同签订满壹年,甲方确认电梯无质量问题后,付至合同价的90%。合同签定满贰年维保期后,甲方确认电梯无质量问题,七个工作日内付清余款。
2、每次付款前乙方均须提供合格的付款申请、《苏州市吴江区政府采购合同履行验收报告》及正式的财务收据。
3、安装调试完毕,如因非乙方原因造成延误的,货款的支付最迟不超过安装调试完毕后4个月。
(四)付款方式: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或转帐支票。
四、质量与验收及其他:
(一)乙方应按照谈判采购的有关规定提供合格的材料(设备)及服务;
(二)设备质量出现问题,乙方负责包修、包退、包换,费用由乙方承担;
(三)设备的验收包括:数量、外观、质量、性能、质保单、包装和乙方承诺的其它指标;
(四)验收标准根据有关规定及技术要求,验收通过为准;
(五)乙方交付验收时应先用书面、电传等方式通告甲方及招标代理机构。
五、交货时间:自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20天内交货并安装调试完毕。
六、交货地点:按甲方指定地点。
七、售后服务:按采购文件和乙方递交的响应文件及承诺执行。
八、违约责任:
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一)甲方违约责任
1、 在合同生效后,甲方要求退货的,应向乙方偿付合同总价款的5%,作为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补偿损失的,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补足。
2、甲方逾期付款的应按照逾期付款金额的每天万分之四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
3、甲方违反合同规定,拒绝接收乙方交付的合格标的物,应当承担乙方由此造成的损失。
(二)乙方违约责任
1、乙方不能交货(逾期超过十五天视为不能交货),或交货不合格从而影响甲方按期正常使用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乙方向甲方偿付合同总价款5%的违约金,违约金不足以补偿损失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补足。
2、乙方逾期交货的,应在发货前与甲方和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协商,甲方仍需求的,乙方应立即发货并应按照逾期交货部分货款的每天万分之四支付逾期交货违约金,同时承担甲方因此遭致的损失费用。
(三)不可抗力
1、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合同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2、合同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四)合同的解除和转让
1、甲方和乙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最新政府单位公众号信息范文(精)二
同志们:
这次全市扶贫办主任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座谈会和市委会精神,深入学习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鄂发8号),总结上半年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集思广义,群策群力,奋力完成全年各
项任务目标。昨天上午,我们参观了竹溪县龙坝乡砖裕村整村推进、搬迁扶贫及烟叶产业发展情况,昨天下午竹溪县扶贫办又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的扶贫工作情况,各县市区扶贫办汇报了各自上半年的工作,畅谈了下半年的打算,刚才陈宣同志传达了全省市州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时间紧凑,内容丰富,效果很好,达到了预期目的。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_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奋力实现“三个确保”目标的冲刺年、决战年。今年以来,在市县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三干会和全省扶贫办主任会精神,着眼长远抓定位,立足当年抓落实,紧扣难点抓创新,强化责任抓落实,提升形象抓作风,全面推进能力建设、业务建设和系统建设,促进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重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整体工作彰显新的特点:
整村推进扎实开展。启动的109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已全部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实施的109个重点村已完成规划任务的80%以上,今年启动的174个重点村按要求编制了参与式扶贫规划,申报备案了项目,大部分村已启动了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正在实施的283个重点村,累计实施项目1415个。新建产业基地4.68万亩;新修和改造村组公路1105公里,硬化水泥路521.5公里;实施“一建三改”6417户;兴建各类水利设施460处,解决极端饮水困难3.07万人、安全饮水3.11万人。
产业扶贫不断深入。投放小额到户贴息贷款3300万元,支持贫困农户兴建特色产业13万亩。潘口电站、竹溪周家垸电站、竹山天新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湖北(房县)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等信贷扶贫项目顺利实施。郧县、郧西、竹溪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郧县自启动互助资金试点村以来,3个试点村共吸收入社农户354户,入社资金53.54万元,借款93.15万元,项目辐射周边5个村,直接受益农户260户、1050人,试点村年人平纯收入净增360元,80%的农户住进了楼房,60%农户购买了摩托车,电话(手机)入户率达95%,成为全市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扶贫搬迁稳步实施。全市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扶贫搬迁户1363户5462人,占省办下达任务2684户10736人的50.8%;占市政府下达任务2750户11000人的49.6%。各地将搬迁扶贫与库区移民、生态移民、村庄整治、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培植了一批新典型,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扶贫培训进展顺利。共完成各类扶贫培训25625人次,占年度任务的97.5%。其中,完成3-6个月短期培训2620人,占年度任务的85.1%;长训招生工作全面展开;培训重点村支部书记220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
城区扶贫取得实效。共启动项目160个,新建产业基地2560亩,新修村组公路62公里,硬化公路25公里,实施“一建三改”20_户,解决安全饮水3000人;启动4个村整村推进工作,茅箭区廖家村、东沟村扶贫开发与低保对接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初步完成了城区农村扶贫开发调研专题报告,启动了新一轮规划编制基础工作。
扶贫奔小康试点全面启动。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办公室,完成整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项目建设。已完成柑桔密植园改造1万亩,启动了6万亩的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新发展蔬菜5000亩,新发展肉鸡养殖200户,新增肉鸡养殖250万只,新增渔业养殖4000亩;新硬化通村水泥路99公里,新硬化通组公路50公里;新解决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以“两线”、“四区”、为主战场,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程全面展开。
社会扶贫有声有色。4家中直单位和12个省直单位继续对口帮扶我市,市县两级638个单位驻村帮扶560个贫困村(其中市直155个部门帮扶133个贫困村),全市5万余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当年,中直、省直各帮扶单位计划安排项目资金4000万元,目前已到位1000多万元。市县部门累计落实帮扶资金700万元。8个省直部门和15支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结对帮扶丹江口市脱贫奔小康,共落实帮扶资金450万元以上。市老促会开展了老区专题调研、为农民工送健康、动员民营企业帮建老区村等活动。
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科学谋划扶贫开发工作。_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扶贫开发作了新的战略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今年以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紧密结合十堰实际,深入思考,广泛调研,争取领导,当好参谋,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和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开创新局面。
一是进一步巩固扶贫工作地位。多年来,扶贫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很高的定位。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十堰的重要着力点,作为“_”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今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又提出了“一统三分”战略,即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这既是指导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也是推进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路。按照“一统三分”的要求,在市委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等文件中,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扶贫工作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工作重点进一步突出,组织措施进一步强化。
二是积极谋划后十年扶贫规划。按照省办杨朝中主任提出的“十堰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好今后十年的扶贫开发战略,力争为国家和省完善扶贫战略作出贡献”的要求,今年来,我们把新阶段扶贫开发纲要完成评估和后十年扶贫规划编研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制定了方案,下发了通知,成立了工作专班,开展了调研,形成了《十堰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实施评估报告》和《十堰市后十年扶贫开发纲要》,总结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成效与经验,分析了形势与问题,提出了思路与建议,得到了省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大力争取城区新一轮扶贫政策。今年是城区农村扶贫的结帐年,同时又是新一轮城区扶贫的谋划年。上半年,市区扶贫办围绕保规划达标、保政策延续、保投入加大的目标,认真对照五年规划查漏补缺,着眼城乡统筹开展调研谋划,围绕提升水平办点示范。在年初的人大会、经济工作会上,市扶贫办积极参谋把制定新的城区农村扶贫政策写进了主要领导的报告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形成了决策性意见,市区联合开展了城区扶贫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并通过多种形式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城区农村扶贫情况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重视和认可。
(二)坚持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整合各类政策资源。我市今年启动“三个确保”重点村174个,比上一年增加63个。为确保整村推进投入力度不下降,工作水平不降低,在今年整村推进工作中,我们重点强化资金捆绑和力量整合。紧紧“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目标要求,坚持“产业至上、基础先行、素质为本、事业发展”的原则,大力统筹扶贫资金用于重点村,整合部门资金倾斜于重点村,集中信贷资金投入重点村,引导社会资金帮扶重点村,确保重点村各项投入村平达到100万元左右。全市共向省扶贫办上报了688个扶持项目,资金达6032万元。其中生产发展项目196个,资金193
政府单位公众号信息范文 政府公众号内容(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