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工培训的感想(7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能使新生更多地了解学生会,能够积极参与学生会招新的竞选,我们学生会扩大了宣传力度,张贴出了海报及通知,学生会负责人唐建明等各部门部长利用课余时间下到各个班,并把重点放在新生的教室中。学生会各成员为了宣传力度能够到位,他们不辞劳苦、耐心地讲解着学生会的招新流程、各部门的设置及日常活动。
本次招新工作受到新生们的积极响应,报名现场异常火暴,另外还有很多人当场报名参加本次招新。
在第一轮面试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充分展现自我。首先由他们先自我介绍,紧接着是我们进行了不同的面试提问,他们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神态各异。更多的同学是以自信的勇气和自我展现个人风采。经过他们激烈的演讲,我们公正、公开、公平的评选,确定了进入复试的同学们的名单并张榜公布了他们的名字。
紧接着进入了第二轮面试,这次学生会准备更加充分得体,各方紧紧有条,各部门精细分配,统一协作,配合默契,进行了更一轮激烈的“战斗”,在此次面试中,学生会成员提出各异的问题,偶尔让他们展现下才艺,此时的他们更加展现出了胆量、素质、内涵、才华及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放映能力。
截止10月x日,各部门均通过多轮面试,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各部门试用干事名单。竞争最为激烈的是生活部,收到的报名表达52张之多,经过多轮面试有21个成了幸运儿。秘书部从13人中录取了4人,体育部从35人中录取了7人,文艺部从40人中录取了15人,学习部从23人录取了15人,曲艺杂团社从28人录取了12人,武术社从10人录取了5人。
被录取的同学将成为学生会的“试用干事”,并接受一个月(10月27号~11月24号)的考察,届时将会再淘汰部分成员。希望所有试用干事积极工作,争取正式成为学生会中的一员。
希望通过这次招新,能够为了学生会输送新的人才,提高学生会的工作能力。学生会能够更上一层楼!!!
有关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已慢慢步入正轨,我们的工作也应走上正轨了。新的学期里,文艺部将继续秉承我部严谨、活泼、开放、务实的优良作风,竭诚为同学们服务。
在那里,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做出以下规划:
一、20xx级新生纳新工作:
新学期开始了,文艺部准备招纳一批新干事,为文艺部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现已完成招新工作,计划纳六名干事,实纳七名。
二、处好部门关系:
与部门干事处理好关系,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部门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另外,在本学期里进行一些整个部门能够一齐参加的小游戏,小活动,以增进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感情。
三、增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
文艺部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而是院学生会的一部分,因此,在本学期中,文艺部将进一步加强本部成员与其它部门成员的沟通与联系,个性是对于干事,更应主动、用心与其它部门人员接触,只有各部门之间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才会有益于院学生会的发展。
四、培养新干事:
为了顺利展开工作,文艺部将大力培养干事的工作潜力,为部门更好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五、计划活动:
文艺部计划在10月底与体育部联谊举行一次两个部门的活动,以增进部门间的交流与友谊。因为今年的新生比较少,比较难举办传统的新生才艺大赛。所以,今年文艺部准备打破传统,计划在12月底举办一场元旦晚会。具体事宜将做出详细的计划并实施。
有关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金秋十月,经过土木工程系学生会的辛勤工作,截止到20xx年x月x日,土木工程系学生会招新活动终于圆满结束。现我系学生会将本次招新活动进行总结如下:
一、招新流程
本次招新分为学院本部和中兴校区两个面试点,其中本部12人,中兴35人。
本部(招募增补委员):报名——第一次面试——第二次面试(补录)
(一)招新报名
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报名人数:82人
(二)第一次面试
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16:00—18:00
地点:西教203
通过人数:7人
(三)第二次面试
时间:20xx年x月x日晚上19:00—21:00
地点:西教104
通过人数:5人
本部面试结果: 共录取12人。其中秘书部1人,组织部2人,外联部1人,纪检部2人,生活部1人, 文艺部1人,宣传部2人,体育部1人,学习科技部1人。
中兴校区:报名——第一轮海选——第二轮面试——第三轮面试
(一)招新报名
时间: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报名人数:324人
(二)第一轮面试
时间:20xx年x月x日晚19:00—22:30
地点:13栋105;14栋301;14栋201.
通过人数:116人
(三)第二轮面试
时间:20xx年x月x日19::30—22:30
地点:15栋101;14栋201.
通过人数:62人
(四)第三轮面试
时间:20xx年x月x日19:30—22:30
地点:15栋101.
通过人数:35人
中兴校区面试结果:共录取35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3人,秘书部2人,组织部4人,外联部4人,纪检部4人,生活部3人, 文艺部4人,宣传部3人,体育部4人,学习科技部3人。
二、招新情况
在整个招新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前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与安排,制表、印表、报名、宣传、面试等;各部门都有条不紊的落实好自己的工作。为了宣传力度能够到位,他们不辞辛劳去到每一个班里做宣传工作,耐心地讲解着学生会的招新流程以及各部门的工作方向,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报名自己适合的部门。在面试前,我系学生会各成员由主席带领,提前布置面试会场,做好准备工作。面试过程中,同学们充分的展现出了胆量、素质、内涵、才华及语言组织能力和临场放映能力。首先由他们先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多都能应答自如。更多的同学是以自信的勇气和自我展现个人风采。经过他们激烈的演讲,我们公正、公开、公平的评选,几轮面试之后,最终确定了各部门委员的名单。
三、对干事的考核
本部经过讨论,决定让经过面试的人接受为期一个月的考核,在这一个月中尽可能多的让其参与学生会的工作,让其充分了解学生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也是学生会对干事、干事对学生会的双向选择,以便确定我部干事最终人选。
四、工作经验总结
首先,在工作中要求要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和它的意义,要端正态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生会招新工作是历年历届学生会的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会的前途命运,发展壮大。活动伊始,我们就强调各部要高度负责,认真落实。切实为学生会纳入有活力,最重要是有能力的新人。有了这一点上的认识的统一,是本次活动圆满完成的思想保证。其次,针对报名情况失衡情况,面试时充分考虑其综合实力,保留人才,合理调配。同时在面试后也为得到了新生的认可。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虽然能按照预期计划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
(一)任务分配不明确
在做面试的前期工作时,由于各委员分工较不明确,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再加上部分面试的同学迟到,导致几场面试不能够按时举行。耽误了同学宝贵的时间。
(二)报名情况的失衡
由于第一轮面试的人数较多,而我们给予每位面试者的面试时间相对较少导致面试中,报名人数填多的部门淘汰率较高,没有给候选者太多的机会。希望以后能加强前期的组织协调,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
(三)招新方式不够创新
创新招新我们还未尝试过,形式时代在进步,同学们的思想也在进步,但我们的招新形式还是沿用以前的方式,希望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能有让同学眼前一亮的策划。让同学们不再觉得学生会是一个呆板官僚的组织,而是组织正规而又不失亲切活力的团体。
基于对之前工作的总结,从中我们也认识到我们工作当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我们要克服缺点,总结经验,尽量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有同样的错误,认真用心谨慎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我们也要继续发扬我们的优势,继续发扬我们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争取再创佳绩,用我们的微薄之力为学院增光添彩。
有关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日程安排
1、7月31日前,教务部、招生就业处完成新生名单的编排及录取通知书的寄发。
2、9月9日前,20xx级新生在苏州大学迎新系统上自主填报相关信息。
3、9月12日,校本部、东校区、北校区各学院(部),阳澄湖校区、文正学院新生报到;9月13日,独墅湖校区各学院(部)、应用技术学院新生报到。
4、9月14日-9月15日,各学院(部)开展20xx级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5、9月15日晚,新生外语水平考试。
6、9月16日-9月30日,军训、体格复查(具体安排由校医院另行通知)。
7、10月8日,正式上课。
二、具体工作安排
(一)迎新管理系统
20xx级新生凭苏大通卡报到注册。新生凭刷卡后收到的“你好”app推送的报到消息(打印的报到记录单或收到的报到手机短信)办理住宿等相关手续。
各学院(部)及相关职能部门也可通过迎新管理系统实时了解报到情况,为新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具体操作说明及流程参见第四部分数字化迎新工作流程)。
(二)接站安排
1、学校在火车站(苏州站和苏州北站)、汽车北站、汽车南站分设四个“苏州大学201x级新生接待站”,将新生分别接到东校区凌云楼东广场、阳澄湖校区、独墅湖校区炳麟图书馆北广场、文正学院和应用技术学院。
2、每个学院(部)安排8名迎新接站人员,并于9月9日16:00到东校区文思楼107教室参加迎新接站人员工作会议。
3、各迎新接站人员交接班时间、地点及具体要求如下:
(1)9月12日到火车站的第一批迎新接站人员于当日早晨5:45在东校区东大门准时上车,最后一批接站人员须至晚上22:00后撤岗;12日到汽车站的第一批
新工科心得体会及收获 新工培训的感想(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