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商行的心得体会范文 农商银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进入农商行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神农溪,发源于神农架主峰,流经湖北巴东县境内,由北向南穿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
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冲撞,水道曲折,湍急的溪流中有险滩、长滩、弯滩、浅滩六十余处。
水道虽狭急却清浅,漂流极富刺激而又安全。
神农溪流经三个风景各异的峡谷——棉竹峡、鹦鹉峡、龙昌洞峡。
两岸风光奇美,峡谷中少有开阔地,最狭处两岸相距仅7米。
船行峡中,如穿幽巷重门。
一座座高达数百米的山峰劈面压来,几乎望不见前面的水道。
我们现在乘坐的这种小木船古时叫“兰舟”,杜甫曾有“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地描述。
现代诗人郭沫若又称它为“扁舟”,有诗写道“扁舟劳济渡,同志爱何浓”。
当地船工叫它“扁豆角”,因为它形似“豆角”。
它是我国当今最古老的三种水上运载工具之一(其余两样是雅鲁藏布江的牛皮筏和福建九曲溪的小小竹排)。
这“扁豆角”船体长13米,宽1.8米,高0.7米,两头尖平底,前梢后橹,像两把大关刀,用以拨开水路,端正航向。
它载重2.5吨,吃水1尺左右,而神农溪水大都也只有1尺来深,有时船底与溪石相擦发出“嘭嘭嘭”的响声,就像陆地行舟。
不信大家可以仔细听听看!
“扁豆角”下水时要纤夫拉纤来限制它的速度,这叫“倒牵牛”。
每条木船由6名船工驾时,他们都是神农溪两岸的村民,经验丰富,技术娴熟且精通水性,而且我们都穿上了救生衣,所以请大家放心,乘船漂流是“竹竿一点,有惊无险”。
绵竹峡
这里是神农溪的第一个峡谷——绵竹峡。
绵竹峡长4公里,它以“险”著称。
大家看,这段峡谷两岸峰峦夹峙,摊谭相接,宽窄不一。
不知道大家听到什么声音没有?对,是船过险滩,船底与水中卵石相擦发出的吱吱的声音。
棉竹峡,因棉竹生长繁茂故名。
源于神农架余脉,海拔2400米的仙女山,全长17公里,沿途接纳了四条溪涧,在余家寨汇入神农溪主流,可航行河段5公里。
棉竹峡景观奇特,以险著称。
峡谷蓊郁幽深,为罕见的远古地质构造运动遗迹、标本。
两岸峰岩夹峙,层次分明,绝壁千仞。
山巅岩壁且多洞穴,相传为土家先民居住过的洞穴遗址,洞穴外大多有颓垣断壁或小石干垒遗迹可考。
岩壁间的石笋、石幔有的似从天而降,千奇百怪;有的宽达二、三百米,两岸山峰依偎,溪流最窄处不及5米,天开一线,5公里深邃大峡谷,溪流坡降度达5%。
两岸植被葱茏,猴群嬉戏,鸟语花香。
“豌豆角”扁舟依山而过,这“一里十三湾,湾湾滩连潭”。
船尾出滩,船头又进滩,航行其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的意境之中。
“半边街”、“将军把门”,“鲲鹏展翅”、“石笋集会”、“藤幔峰岩”等玲珑小景,更是栩栩如生,棉竹峡漂流,为古老的神农溪增添了异彩。
叶子坝
这里是叶子坝,又名落叶潭,因神农溪水穿过神农峡谷,至此河面陡然变宽,水流变缓,上游漂流的树叶,多在这里停留,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西天王母娘娘设幡桃盛会,仙女们采摘幡桃时,将一片幡桃树叶掉入此地,使这里北岸的滩深变成形似一片树叶而名。
叶子坝是神农峡与鹦鹉峡之间不足一公里的一个土家村落,原这里居住着近百人的土家山民,他们憨厚淳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
他们为了支援三峡大坝建设,放弃了美好的故土,多已迁往荆沙。
今天的叶子坝已是一片水光山色,非夕日的村乡袅烟。
1949年后,交通部门在此设立渡口至1990年,神农溪正式批量接待海内外游客来此漂流旅游时,这里便成为游客漂流的一个重要起点,客人从巴东县城乘车46公里,约一小时到达叶子坝停车场,游客们下车后,向下步行400米台阶,经龙王庙,便到达了叶子坝渡口。
它和龙船河是漂流途中的两个土家村落之一,相距7.5公里,这里人口不足百人,大多为土家山民,憨厚、纯朴、尚义好客,以背薪垂钓为乐,农舍土砌瓦盖,傍山为屋,竹林芭蕉簇拥,山水蓝天一色,一派水乡情趣。
劳动仍沿袭着古老的手摇纺车、水车扎花、石碾春米、凤凰榨油等原始生产工具,古老的婚丧婚娶、传统的节日喜庆,如堂戏、皮影戏、跳丧舞至今犹存,给神农
进入农商行的心得体会范文 农商银行培训心得体会范文(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