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班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想 小班教育心得体会30篇(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2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小班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以邗江区幼儿教育“六优”工程实施意见,我园幼教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遵循《幼儿园教育指纲要》精神,努力提高小班级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彰显小班级段特色,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的培养。

2、组织教师认真研讨邗江区教育“六优”工程实施意见,加强小班年级段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保教质量。3、利用每周四小班年级组活动平台,剖析研讨教材。4、加强小班年级段常规管理,突出班级特色。5、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三、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修养。

在教研组活动中,采用引领学习与相互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促使教师努力提高素质,开发潜力,及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坚持正面教育,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思想上追求先进的教育观与理念,善于学习,勇于钻研,切实做到“以幼儿发展为本,给每个孩子百分之百的关注和机会”实施个性化教育,让每个孩子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提高保教质量。

1、观摩活动,共同发展,探索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

2、利用外出观摩学习机会,传达新信息,扩大新经验,提高组员认识。

3、组织好主题活动前思考,活动中交流,活动后反思活动,做好园本改革,拟定好相关资料。

(三)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工作,增强其可操作性,平时注重资料的积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让我们的教育观念与家长达成共识,从而获得相互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教研究水平。

(四)加强班级常规管理,突出班级特色。

(1)结合年级组各班级的实际,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特色活动。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研究,分析、解决,制定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计划。

(2)各班级结合实际,创设环境,突出班级环境特色。

(3)加强班级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民主、团结、合作进取的小班组。

(4)通过教师自我学习,集体学习,换班教学等方式促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宽松有序的一日常规。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商讨确定主题:好吃的东西,制定二月份教育教学计划与游戏计划。

3、环境创设评比。

4、学习并讨论区幼儿教育“六优”工程实施意见及我园工作要点。

5、组织开展“快乐的元宵节”活动(叶秋梅)

6、小组实践活动:参观水果店、菜场(常云霞、周露)

7、年级组积极参加健身操训练。

8、加强常规管理。

9、安全教育:游戏时“喊妈妈”、躲开它们。

10、开展教师教科研积分活动。

三月份:

1、主题活动:我的玩具

2、对幼儿进行“三八”妇女节教育活动(常时云)。

3、结合季节特点开展环境创设活动。

4、幼儿实践活动——种草莓(常云霞)

5、放风筝(叶秋梅)

6、开展互听课活动

7、年级组成员参加“健身操”比赛。

8、开展亲子植树活动(周露)

9、畅想春天系列活动(一)——走进自然(常云霞)

10、安全教育活动:吃东西的时候、碗里的汤泼了。

11、召开小班级段家长会(叶秋梅)。

12、开展教师教科研积分活动。

四月份:

1、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

2、继续结合季节、主题特点,更换创设环境及增添区域材料。

3、参加卫生评比活动。

4、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向家长开放活动)(叶秋梅、周露)

5、组织开展幼儿种植实践活动——“我们的小菜园”(常云霞)

6、畅想春天系列活动(清明节——踏青)(家园合作)(常时云)

7、幼儿实践活动:种西瓜(常时云)

8、继续开展一日常规管理活动9、发放幼儿成长记录手册。

10、安全教育活动:他为什么肚子疼?药片宝宝的话。

五月份:

1、主题活动:见过的车2、继续结合主题调整环境创设与区域材料的投放。

3、“五一”劳动节庆祝活动(周露)。

4、组织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小蚂蚁的秘密(常云霞)。

5、参加区优秀教育活动评比。

6、各班对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能力发展状况作对比评析。

7、开展走进社区活动——我爱家园(叶秋梅)。

8、安全教育活动:跟着妈妈去商场、乘公共汽车。

9、各班准备庆“六一”节目。

10、饲养蚕宝宝(常时云)。

11、发放幼儿成长记录手册。

12、继续开展教科研积分活动。

六月份:

1、家园同庆“六一”庆祝会(叶秋梅)。

2、节日活动:端午节(周露)3、组织教师观摩名师基本功展示。

4、进行学期末幼儿发展水平测评工作。

5、发放幼儿成长记录手册。

6、走进自然——捉知了(常云霞)

7、安全教育活动:游泳去、太阳火辣辣。

8、幼儿实践活动:甜甜的瓜(常时云)

9、继续开展教科研积分活动。

七月份:

1、收集上缴各类过程性资料与教科研资料。

2、青年教师参加教学业务和技能技巧考核。

3、开展假期安全教育工作。

有关小班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班健康活动《小猪胖胖的野餐》。这是我们小班本学期主题七“可爱的小动物”当中的一个活动。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小猪胖胖的野餐》是取材于“好朋友”主题中的活动内容,是一个体验分享的故事。小班的孩子独占意识强,玩具等物品都不愿意与别人一起分享,虽然老师也引导孩子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或和别人商量:“你的玩具给我玩一下好吗?” “你愿意和我交换玩玩具吗?但收效甚微,我想可能是在情感上激发得还不够,孩子并没有真正体会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只知道做法并不能让小班年龄的孩子做到真正分享,所以我想到了利用故事的形式,以孩子喜欢的可爱小猪形象开展教育活动,让他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向故事中的榜样——小猪学习,关心朋友,分享快乐,感受有朋友真好,萌发幼儿这方面的情感。

根据小班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

认知目标:学说故事中的短句。

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共同分享的快乐。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与游戏活动之中,我做如下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小猪图片、故事ppt、食物、礼物袋。

2、知识经验准备:熟悉的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活动重点: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培养幼儿互相关心学会分享的情感。

活动难点:怎么分食物,整合多种教学元素,又结合计算得以一一对应,自然融合。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学法:

1、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

2、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学习情景,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把幼儿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幼儿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们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印象更为深刻。让幼儿通过表演感受小花鸭的伤心与快乐,加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4、多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听一听、学一学、唱一唱、演一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一部分:活动导入。通过出示可爱“小猪”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并提问“ 这是谁呀?”“小猪胖胖会去干什么?”引起幼儿主动思考。

将活动融入生活,结合季节特点,春天到了,自然引出小猪要去春游野餐。让幼儿猜猜看猪妈妈会给小猪准备什么好吃的食物?同时让孩子说说妈妈为什么要给小猪准备这一食品,如:准备面包,因为它能填饱肚子,准备饮料,因为旅游时会累,会口渴等,从而理解事物的关联性,渗透生活常识。

第二部分:故事欣赏。欣赏故事ppt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的,同时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幼儿期的阅读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为主,直观的画面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及注意。

第三部分:理解故事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这一环节老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并带有形象的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

以猜的方式引出小猪的这些朋友,并且猜的方式发生变化:通过声音猜,通过动作猜,通过谜语猜,这样更能抓住孩子的兴趣。而每次都需要孩子想办法来解决怎么分的问题,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同时数学方面的内容巧妙的融入其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数知识。作为一个语言活动,每次的对话学说都是重复性的语言,更适合小班年龄的孩子,更易于幼儿语言的模仿。

第四部分:分享礼

小班的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和感想 小班教育心得体会30篇(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