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比赛心得体会精选 参加舞蹈大赛心得体会(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舞比赛心得体会精选一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愈显重要。文化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对社区居民陶冶身心健康,增强其对社区归属感、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桑树社区一直都致力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特组织此次广场舞活动,以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为居民营造一个更为舒适温暖的社区生活环境。
二、活动主题:
舞动健康,舞动快乐
三、活动目标:
塑造多元性、普遍性的社区文化,提高居民的个人素养,陶冶其情操,增强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使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家庭更为和睦,从而促进社区的综合发展。
四、活动地点:小学操场
五、活动时间:_年6月29号下午18:00——20:00
六、参赛队伍:社区居民广场舞队、中学教师广场舞队、幼儿园教师舞蹈队、小学生舞蹈队
七、活动准备
1.6月1日开始宣传动员。
2.6月20日确定参赛者名单、团队名称、人数、舞种、负责人。对参赛团体进行跟进,以监督、协调参赛者进行排练。
3.6月20日至6月28日规划舞台布置、招募主持人、安排舞台布置人员、现场保安人员、准备相关物资等。
4. 6月20日--6月25日,确定出席嘉宾(领导、记者、评委),联系摄影师。
5.6月26日晚上7:00——9:30进行彩排。
6.6月29号18:00——20:00为比赛时间。
八、活动流程:
(一)赛前准备:
1、安装背景喷绘、氢气球、横幅、灯光、音响等设备
2、布置舞台地毯
3、布置评委席、观众席桌椅
4、停车设围栏
5、拆除排球架
(二)比赛流程:
1.开场舞(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广场舞表演)
2.主持人上台,介绍来宾,并对此次活动性质、目的、意义、比赛规则及参与人员加以简单介绍。(评分规则:三个节目表演完后开始评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计算平均分)
3.镇领导致开幕词。
4. 管区领导讲话
5. 社区领导讲话。
6.比赛正式开始,以彩排时的抽签顺序进行。(中间插入助兴表演)
7. 闭幕表演(最炫民族风)
8.公布最终结果
9.嘉宾颁奖,奖项为: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胜奖(5名)
10.活动结束,组织退场
(三)活动后期安排
1.清扫现场
2、派车送嘉宾回安置点
3. 制作dvd碟,并派送给参赛队员。
4. 做好后期宣传报道,将视频传到网上,供居民欣赏回忆。
九、经费预算:
喷 绘: 500元
拱 门: 400元
氢气球(6个):1200元
地 毯: 600元
奖 品: 一等奖(1个) 1500元
二等奖(2个)1200元
三等奖(3个) 1200元
优胜奖(5个)1000元
纪念奖(5个)1000元
评委、记者:1000元
刻 碟:2000元
共计:11600元
十、活动注意事项:
预 计 困 难
应 对 办 法
1、队员中途要求退出
领队:强调团队意识;找出原因,及时解决;
2、部分队员有事缺席
向其他队员合理解释,以打消其他队员的疑虑,尽量找人替补。
3、团体内部发生冲突
加强团队意识
4、安全问题
现场强调活动纪律,同时保安严密把守,及时解决临时状况。
5、当天天气有变,下雨
提前一周开始关注天气,若有下雨的可能,提前更改时间。
横幅标语
舞动健康 舞动快乐 创建文明社区
绽放活力 展示自我 构造和谐桑梓
桑梓镇人民政府祝贺桑树社区广场舞比赛隆重举行
桑梓管区预祝桑树社区广场舞比赛圆满成功
桑树社区居民委员会庆贺社区广场舞比赛成功举办
桑梓镇中心学校、小学、幼儿园祝贺桑树社区广场舞比赛隆重举行
喷绘图文
文字: 舞动健康 舞动快乐
桑梓镇桑树社区广场舞比赛
主办单位: 中共桑梓镇委员会
桑梓镇人民政府
桑梓管区委员会
承办单位: 桑树社区居民委员会
赞助商: 兵兵水果超市
背景图片: 音乐·舞者
主题舞比赛心得体会精选二
现代交谊舞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高雅精神文化活动,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用政府号召,没有用国家一分钱,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开展交谊舞活动,如火如荼,风靡全国。更为可贵的是,人民群众在交谊舞健身文化活动中,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创作了一批中国人原创的中国现代交谊舞的舞种,比如:《北京平四》、《南京小拉舞》、《天津吉乐》、《湖北巴山舞》、《东北新潮步》、《台湾翅仔舞》、《武汉三步踩》;改编了一批舞种,比如:《慢三》、《快三》、《慢四》、《快四》、《中国探戈》、等等。这些舞种,舞蹈语言积极健康,舞语风格或欢快活泼、或磊落大方,即保持了中华民族舞蹈文化的优秀传统风韵,又体现了现代化的时尚风采,健身健心,雅俗共赏,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中国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中国民间现代交谊舞文化活动的发展,是广大人民群众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自觉行为,人民群众在交谊舞文化活动中发挥出来的首创精神,不仅为中国舞蹈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家有关部门看到群众交谊舞文化活动的价值,组织交谊舞比赛,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要比赛,就要有一个相对的评判标准。把评判标准公开化,让人民群众也能参与评判,是中国交谊舞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交谊舞比赛健康发展的保证。
交谊舞比赛的评判标准是一种主、客观并重的标准,这和球类、棋类比赛的客观标准不同。客观标准的比赛,输赢是大家都可以看见的;而评分标准的比赛,就有很重的裁判主观意念成分。但这个主观意念应该和客观标准相对吻合,有差异是正常的,但过度背离客观标准,就不正常了。人们对舞蹈的美是有共识的,这个共识,构成了舞蹈评判的客观成分,也构成了交谊舞比赛客观的评分标准,这个客观的评分标准包涵这么四个方面:健康性、艺术性、技术性、创造性。具体的细则分为:
一. 舞蹈语言的高雅、健康
交谊舞是群众参与性舞蹈类别,不是用舞蹈来叙述故事,而是通过舞蹈语言来展示素质,抒发情怀。因此,评判交谊舞首先是:
动作高雅大方
抒发健康情怀
世界上所有文明的国家都把高雅的,抒发健康情怀的交谊舞舞种列为正规的比赛舞种,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当然不会例外。
二. 基本技术的掌握
身形端正、优美,形体线条构架科学,内聚有根,张力有度。
上、下身动作协调,腰、胯、腿用力正确,程序得当。
脚部动作,脚跟、脚掌、脚尖的正确运用。
舞伴间动作的协调,艺术的统一。
舞蹈动作展示的稳定性、柔韧性、灵活性的能力。
舞语词汇表现的饱满,流畅。
三. 对舞曲音乐的理解和再创作
从相对高点的要求上说,交谊舞不是简单地跟着舞曲音乐做动作,而是舞者用自己的舞蹈形体语言把本来只是听得见音乐演义成可以看得见的音乐。因此对舞曲音乐,除了理解,还有一个再创作的因素。
对音乐节拍的把握是否准确?
对音乐旋律是否理解?舞蹈的用词、造句是否吻合音乐旋律?
对音乐情调的理解是否准确?处理的是否得当?
交谊舞的难度和魅力就在于他是一种在现场音乐中即兴创作的舞蹈,不是事先排练好的舞蹈。因此,音乐修养的层次对一个交谊舞选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素质,也是评判高级别交谊舞选手的关键的“试金石”。
四. 舞种特性的表达
是否掌握不同舞种的基本特性?
能否准确地表现出各个舞种的不同风格?
五. 舞蹈的编排能力
舞蹈词汇的选用是否高雅、积极健康?
舞蹈整体编排的合理性、连贯性、完整性。
有一定的高难度动作。
整体舞蹈和舞曲音乐的有机融合。
六. 现场发挥的效果
选手在现场由内而外的文化素质的表现。
充满信心的竞技状态。
冷静而灵活的应变能力。
有创意的即兴发挥。
七. 综合素质的展示
符合舞蹈艺术创作规律的创造性的展示。
舞蹈语言是否有艺术美的感染力?
能否和观众、评委积极交流?
能否对比赛全场的气氛有积极地调动、烘托作用?
这个交谊舞比赛的评分标准,我们曾在“江苏省首届离、退休老干部交谊舞比赛”中运用,得到舞蹈界专家和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评判标准公开,评委评的有根有据,观众
舞比赛心得体会精选 参加舞蹈大赛心得体会(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